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秋云

作品数:9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地形
  • 4篇小流域
  • 3篇微地形
  • 2篇地表
  • 2篇地表温度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太阳辐射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壤
  • 2篇芒萁
  • 2篇红壤
  • 1篇地形指数
  • 1篇养分
  • 1篇影像
  • 1篇影像方法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生态恢复

机构

  • 9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建省湿润亚...

作者

  • 9篇王秋云
  • 7篇陈志强
  • 7篇陈志彪
  • 3篇张晓云
  • 2篇李小飞
  • 2篇李荣丽
  • 2篇黄美玲
  • 2篇郑丽丹
  • 2篇马秀丽
  • 2篇魏胜龙
  • 1篇宋锐涛
  • 1篇杨满根
  • 1篇张永贺
  • 1篇罗玮祥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亚热带水土保...
  • 1篇亚热带资源与...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流域生态恢复度计算——以福建长汀朱溪小流域为例被引量:17
2015年
以福建省长汀县朱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分析以及遥感影像提取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数据。利用Matlab7.0软件建立BP神经网络生态恢复模型,定量评价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程度。选择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全N、全P、全K、容重和p H)、植被结构(植被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热环境(地表温度)等4个方面的9个指标建立退化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并作为生态恢复模型的输入层数据,生态恢复度作为输出层数据。使用Matlab7.0进行数据预处理、样本训练、样本检验并建立生态恢复模型。利用建立的生态恢复模型对整个朱溪小流域生态恢复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生态恢复模型预测结果与流域生态恢复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定量评价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程度具有可行性。朱溪小流域内生态恢复程度极低的区域面积仅占0.94%,95.48%区域为中等恢复程度,说明生态保护措施已初见成效;生态恢复程度高的区域面积仅占3.62%,意味着未来仍需加强治理和保护工作。
李荣丽陈志彪陈志强张晓云郑丽丹王秋云
关键词:BP神经网络生态恢复
福建省水土流失核心区辨识与分区阻控
陈志强陈志彪陈明华吴清泉李小飞柴鹏宋锐涛黄美玲王秋云
该项目综合运用水土保持学、恢复生态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学科理论,以及地理信息系统、遥感、GPS、景观分析、地统计模型和凸壳模型等技术手段,以ALOS和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生成福建省水土流失现状图,开展了水土流失数量变化、...
关键词:
关键词:水土流失防治地理信息系统
红壤侵蚀区微地形上芒萁分布与地形湿度指数特征被引量:2
2016年
南方红壤侵蚀退化区由于土壤侵蚀在均匀坡面上形成细沟、浅沟、切沟等不同规模的侵蚀沟,以及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微地形。为研究芒萁分布与地形湿度和地表起伏的关系,本研究在实测微地形生成高精度DEM的基础上,进行地形湿度指数的计算;在以地形位置指数和坡度为主要判定依据划分坡位的基础上,采用随机采样的方法,调查实验样区芒萁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在地表起伏的微地形上,芒萁趋向于分布在0~15°坡度的沟谷和缓坡范围内;沟底芒萁生物量、生长密度、高度分别为沟坡的2.25倍、1.57倍和1.68倍。模拟结果显示,地形湿度指数:沟谷〉缓坡〉陡坡〉脊部;有芒萁覆盖区与无芒萁覆盖区的地形湿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13和1.15,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基于上述结果,为研究南方红壤严重侵蚀退化区芒萁的生长蔓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魏胜龙陈志彪陈志强王秋云马秀丽鄢新余
关键词:微地形芒萁
南方红壤严重退化区芒萁生长与微环境因子关系分析
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当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南方红壤区的生态恢复是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代表性区域之一。芒萁作为南方红壤侵蚀区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的先锋植被,在生态恢复与重建中具有...
王秋云
关键词:微地形土壤养分芒萁太阳辐射地表温度
文献传递
福建省长汀县朱溪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以朱溪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GIS和FRAGSTATS软件,对朱溪小流域东部和西部进行了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林地为朱溪小流域的基质景观,主要分布于东部;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人文景观主要分布于西部;②东部景观优势显著,基本上以大斑块为主,呈聚集性分布,异质性低,多样性指数小,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大,林地优势突出;西部景观类型分布相对均衡,多样性指数大,破碎化程度大;③人为活动与地形为东部、西部景观格局形成的主导原因。西部人口分布密集,地势低,东部人口分布稀少,地势高,在其长期影响下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景观格局。
王秋云陈志彪陈志强郑丽丹张晓云李荣丽
关键词:土地利用GIS
福建省长汀县朱溪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以朱溪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GIS和FRAGSTATS软件,对朱溪小流域东部和西部进行了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林地为朱溪小流域的基质景观,主要分布于东部;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人文景观主要分布于...
Wang Qiuyun王秋云Chen Zhibiao陈志彪Chen Zhiqiang陈志强Zheng Lidan郑丽丹Zhang Xiaoyun张晓云Li Rongli李荣丽
关键词:土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SWAT模型的无资料流域产流产沙模拟被引量:5
2014年
准确预报无资料地区的产流产沙,对土壤侵蚀治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了研究南方红壤侵蚀区无观测资料流域的产流产沙情况,以福建省长汀县朱溪小流域为研究区,其次一级流域游屋圳子流域和高陂塅子流域分别为参证流域和无观测资料流域。采用相对误差(Re)、决定系数(R2)以及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Ens)评价了SWAT模型在游屋圳子流域的产流产沙模拟的适用性,基于地形指数判定了两子流域的水文相似性。结果表明:SWAT模型适用于游屋圳子流域的产流产沙模拟;游屋圳子流域与高陂塅子流域具有水文相似性,说明两子流域间可以进行模型参数移植;经模型参数移植,模拟得2010年高陂塅子流域年径流量为1.32×107m3,年产沙量为2 200 t。模拟结果不仅为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治理提供参考,也为其他无资料流域的产流产沙模拟提供方法借鉴。
王秋云陈志彪杨满根张晓云陈志强罗玮祥
关键词:SWAT模型地形指数
南方稀土采矿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含量及其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30
2013年
通过野外采样调查和室内ICP-MS测定,研究福建省长汀县稀土采矿区蔬菜地土壤和主要蔬菜中重金属的含量以及评价蔬菜摄入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蔬菜地土壤中Cd、Cu和As均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平均超标10.71,1.12,0.29倍。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值为373.66,处于强度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蔬菜主要受到重金属As和Cd污染,与食品卫生标准值相比,分别超标10.926,1.016倍。蔬菜和井水摄入对人体可能产生健康风险的重金属有As、Cd和Pb,其影响程度依次为As>Cd>Pb,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重金属对儿童造成的健康风险明显高于成年人。稀土采矿地部分蔬菜对土壤中重金属具有较大的吸收和累积能力,当地菜农应合理选择具有低积累的蔬菜品种,以减轻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李小飞陈志彪陈志强张永贺王秋云黄美玲
关键词:重金属土壤蔬菜
微地形上太阳辐射模拟及与地表温度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在微地形上进行太阳辐射模拟对于探讨起伏地表微气候因素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微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及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利用实时动态差分仪(real-time kinematic,RTK)实地测量实验样区的微地形,生成分辨率为0.1 m×0.1 m的分米级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模拟微地形下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分布;同时结合地面温度实测数据,建立地表温度与太阳辐射的关系。结果表明:微地形下太阳辐射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沟脊大,沟底小;阳坡大,阴坡小;坡度越大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越少;实验样区接受太阳辐射量大小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地形遮蔽效应对太阳辐射影响程度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地表温度与太阳辐射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22。
魏胜龙陈志彪陈志强王秋云马秀丽鄢新余
关键词:太阳辐射地表温度微地形微气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