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海艳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黄河科技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文学
  • 1篇电影
  • 1篇虚无
  • 1篇虚无思想
  • 1篇雪国
  • 1篇阅读审美
  • 1篇审美
  • 1篇审美分析
  • 1篇审美重构
  • 1篇生命
  • 1篇情节
  • 1篇外国文学
  • 1篇文学作品
  • 1篇无思
  • 1篇肖像描写
  • 1篇美国文学
  • 1篇描写
  • 1篇教育
  • 1篇教育模式
  • 1篇经典文学

机构

  • 5篇黄河科技学院
  • 1篇江门职业技术...

作者

  • 5篇马海艳
  • 1篇蒲晓彬

传媒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出版广角
  • 1篇芒种
  • 1篇黄河科技大学...
  • 1篇新课程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人物动态肖像描写的途径探析被引量:1
2009年
人物动态肖像描写是叙事性文本建构中人物肖像描写方式之一,是借描摹运动中的人物的容貌、衣饰、神情、姿态、风度等外貌特征来塑造人物的内在特性,在人物肖像描写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物肖像描写实现"动态"的路径,一是人物动态肖像在文本情节发展过程中一步一步地显露出来,二是人物动态肖像在人物的运动中完成。
蒲晓彬马海艳
关键词:情节
非裔美国文学在电影中的审美重构
2016年
非裔文学在美国文学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内在的艺术价值早已得到了电影人的肯定。但是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差异、时代之间的差异等,势必导致非裔美国文学在搬上大银幕时会被进行审美重构,原作品之中的元素、风格乃至立意等组成部分都有可能被调整,从而使它们能更容易地为当代观众所接受。文章从审美感官上的置换重构,角色定位上的变异重构,社会意义上的转化、深化重构三方面,分析非裔美国文学在电影中的审美重构。
马海艳
关键词:美国文学电影审美重构
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与阅读审美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阅读并赏析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不仅有利于学生熟悉西方文化背景,还有利于学生发现中西文化的不同,尤其是对部分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有助于学生体会西方文学语言在人物刻画、主体结构和语言特色方面的独特魅力。本文立足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特点,阐述了帮助学生鉴赏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马海艳
关键词:鉴赏阅读审美
大学外国文学教学模式研究
2015年
外国文学一直是大学教育中的热门专业,尤其是对于文学专业来说,外国文学不仅是一门必修课程,也是文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本文针对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对大学外国文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对新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马海艳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育模式
川端康成《雪国》中的虚无思想被引量:1
2015年
川端康成的虚无思想从本质上看不仅是东方传统文化中虚无精神的体现,而且是西方现代虚无艺术手法的彰显,而将东西方两种文化特性加以融合的最终成果,就是《雪国》这部巅峰之作的问世。《雪国》整部作品都洋溢着作者对美学的另类追求,充满了虚无、纯洁、悲哀的感情基调与色彩基调。将东方的虚无思想展露无遗,同时其虚无思想也与日本民族的“物哀”精神息息相通,无法割裂开来,可以说,《雪国》这部作品是展现日本民族精神特性的经典之作。本文从爱情的虚无、死亡的虚无和美的虚无这三个方面着手,对川端康成的小说《雪国》中的虚无思想进行深入的探讨。
马海艳
关键词:爱情生命虚无思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