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传玲

作品数:26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会议论文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杆菌
  • 12篇不动杆菌
  • 11篇鲍曼不动杆菌
  • 10篇基因
  • 8篇耐药
  • 8篇ARMA
  • 7篇阳性
  • 7篇基因阳性
  • 6篇碳青霉烯
  • 6篇碳青霉烯酶
  • 6篇青霉烯
  • 6篇球菌
  • 6篇多重耐药
  • 5篇耐药鲍曼不动...
  • 5篇多重耐药鲍曼...
  • 5篇MLST
  • 4篇毒力
  • 4篇毒力基因
  • 3篇亚胺培南
  • 3篇舒巴坦

机构

  • 25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作者

  • 26篇马传玲
  • 24篇周铁丽
  • 19篇张亚培
  • 15篇张环
  • 15篇叶建中
  • 8篇徐春泉
  • 6篇李小四
  • 6篇张晓蕾
  • 5篇陈栎江
  • 5篇吴庆
  • 5篇李梅梅
  • 4篇曹建明
  • 4篇孙瑶
  • 3篇凌志远
  • 2篇温鸿
  • 2篇刘俊
  • 1篇邹安庆
  • 1篇张威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第一次全国中...
  • 1篇纪念中国微生...
  • 1篇第四届中国临...

年份

  • 4篇2015
  • 13篇2014
  • 9篇201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laOXA-23和armA基因阳性的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研究
目的 了解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40株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自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菌株的鉴定及药敏通过Vitek 2compact微生...
马传玲张环叶建中张亚培周铁丽徐春泉
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及ESBL基因检测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现状;检测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基因携带情况.方法: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8月~2012年12月临床分离的250株鲍曼不...
马传玲张环陈栎江叶建忠张亚培周铁丽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产NDM-1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流行特性研究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产NDM-1(New Delhi metallo-beta-lactamase-1)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耐药机制及流行特性分析。方法 PCR筛查确认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中产NDM-1菌株,改良Hod...
李梅梅刘俊尉骁孙瑶张亚培马传玲周铁丽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NDM-1
bla_(OXA-23)和armA基因阳性的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研究
目的了解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40株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自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菌株的鉴定及药敏通过Vitek 2 compact微生...
马传玲张环徐春泉叶建中张亚培周铁丽
关键词:碳青霉烯酶MLST
文献传递
变形菌多重耐药性与整合子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变形菌多重耐药与敏感菌株中Ⅰ类、Ⅱ类、Ⅲ类整合子的分布情况,初步分析整合子与变形菌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形成的关系。方法 PCR方法检测临床分离的50株MDR变形菌和同期分离的46株敏感菌中3类整合子的分布情况,并扩增可变区,以了解基因盒的存在情况。用SPSS17.0软件分析实验数据。结果 MDR菌株和敏感菌株中整合子的携带率分别为26.0%(13/50)和2.2%(1/46);耐药种数在5种以上的菌株中整合子检出率为44.4%(8/18),5种以下的为15.6%(5/32)。结论 MDR菌株的整合子携带率高于敏感菌株,且耐药种数越多的菌株中整合子的检出率越高,整合子与变形菌多重耐药的产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张亚培章嫣芸李梅梅叶建中马传玲周铁丽
关键词:多重耐药整合子基因盒
肠球菌生物膜形成特性及利奈唑胺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  1.了解2012年至2014年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临床感染分布情况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控制肠球菌感染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  2.研究肠球菌生物膜形成特性及其与毒力基因的相关性,为...
马传玲
关键词:肠球菌毒力基因生物膜特性利奈唑胺耐药机制
摩根摩根菌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和16S rRNA基因的流行分布的研究变区启动子的分布
One hundred Morganella morganii clinical isolates were recovered from inpatients a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
张晓蕾周铁丽吴庆张亚培叶建中张环马传玲曹建明
关键词:METHYLASEFLUOROQUINOLONEAMINOGLYCOSIDESPLASMID
舒巴坦与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联合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评价舒巴坦与亚胺培南对临床分离的8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棋盘设计法测定舒巴坦与亚胺培南单用及联合应用对临床分离的80株多重...
张环陈栎江马传玲张晓蕾李小四周铁丽
关键词:舒巴坦亚胺培南
文献传递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精子制动活性以及毒力基因分布研究
目的:探讨不育症患者精液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精子活力的影响及其携带的毒力基因谱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09~2011年期间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共89例,分析其对正常人精子的影响,同时琼脂稀释法...
叶建中李小四凌志远吴庆张亚培马传玲周铁丽
关键词:不育症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粪肠球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测定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FQ)对粪肠球菌ATCC29212及其同源耐药突变体、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防耐药突变浓度(MPC)和突变选择窗(MSW),比较其抗菌活性及防耐药突变的能力。方法采用4种FQs(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筛选粪肠球菌ATCC29212同源的第一步耐药突变体,用加替沙星筛选第二步耐药突变体;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粪肠球菌ATCC29212及其同源耐药突变体、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MIC、暂定MPC(MPCpr)和MPC,并计算MIC90、MPCpr90、选择指数SI(MPCpr90/MIC90及MPC/MIC)。结果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粪肠球菌ATCC29212的MPC分别为1.2、1.2、5.6和6.4μg/m L,选择指数分别为3.4、6、8和8;对30株环丙沙星敏感的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MPCpr90分别为2、1、4和4μg/m L,选择指数分别为4、4、8和8;而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对15株环丙沙星中介耐药株的MPCpr90分别为32和16μg/m L,选择指数均达到了32。4种FQs药物对ATCC29212第一步耐药突变体的MIC及MPC值均较其源菌株升高;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对第二步耐药突变体的MPC已高达32μg/m L;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第一步耐药突变体的MSW较源菌株增宽。结论对于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ATCC29212及其同源的耐药突变体,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抗菌活性均高于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且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限制粪肠球菌耐药突变体被选择出来的能力强于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结合药动学参数,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能限制下一步耐药突变株的产生,而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则很容易筛选出下一步耐药突变株。但对于第二步耐药突变株,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则很容易筛选出对这两种药物也耐药的菌株。因此,临床上为延长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的使用寿命,对于环丙沙星非敏感的菌株应避�
马传玲温鸿尉骁李梅梅孙瑶周铁丽
关键词:粪肠球菌氟喹诺酮类防耐药突变浓度耐药突变选择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