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忠明

作品数:97 被引量:379H指数:14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37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6篇农业科学
  • 22篇生物学
  • 7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8篇蛤仔
  • 39篇菲律宾蛤仔
  • 16篇杂交
  • 16篇贝类
  • 16篇存活
  • 11篇性状
  • 11篇蛤蜊
  • 10篇杂种
  • 10篇杂种优势
  • 10篇稚贝
  • 10篇滩涂贝类
  • 9篇养殖
  • 9篇苗种
  • 9篇家系
  • 8篇生长发育
  • 8篇亲贝
  • 8篇牡蛎
  • 7篇性腺
  • 7篇育种
  • 7篇早期生长发育

机构

  • 79篇大连海洋大学
  • 32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大连水产学院
  • 1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獐子岛集团股...

作者

  • 97篇霍忠明
  • 89篇闫喜武
  • 64篇杨凤
  • 46篇张国范
  • 44篇张跃环
  • 12篇姚托
  • 10篇赵力强
  • 8篇王昭萍
  • 8篇梁健
  • 8篇赵越
  • 8篇王琦
  • 8篇方蕾
  • 7篇于瑞海
  • 7篇聂鸿涛
  • 7篇孙焕强
  • 6篇张兴志
  • 5篇左江鹏
  • 5篇刘振
  • 5篇王金海
  • 5篇杨鹏

传媒

  • 15篇水产学报
  • 11篇大连海洋大学...
  • 5篇海洋与湖沼
  • 4篇海洋科学
  • 4篇大连水产学院...
  • 3篇生态学报
  • 2篇水产科学
  • 2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南方水产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 1篇2007年全...
  • 1篇2008年全...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8
  • 9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13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13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菲律宾蛤仔家系的建立及早期生长发育被引量:19
2010年
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建立33个菲律宾蛤仔家系(11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和33个全同胞家系),并对各家系蛤仔的卵径、受精率、孵化率及生长、存活和变态的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家系蛤仔的卵径、受精率无显著差异(P>0.05,n=90),但孵化率有明显差异(P<0.05,n=90)。在不同时期各家系蛤仔的生长情况不同。幼虫期间,9日龄C2生长最快比生长最慢的F2平均壳长大28.24%,且差异显著(P<0.05,n=90)。D3绝对生长最大比平均值高37.24%。稚贝期间,40日龄I1生长最快比生长最慢的B3平均壳长大78.29%,且差异显著(P<0.05,n=90)。I1绝对生长也最大比平均值高87.61%,其中400~500μm个体占30%,500μm以上个体占53.33%,家系内个体趋于大型化,而B1、B3家系内个体生长性状出现衰退现象,趋于小型化,300μm以下个体分别占整个家系的83.33%、90%。在相同时期各家系蛤仔的存活率不同。幼虫期间,9日龄I2存活率最高比平均存活率高94.14%,E3存活率最低比平均存活率低72.65%。稚贝期间,40日龄时各家系稚贝的存活率较高,都在85%以上。变态期间,同胞家系出现变态延迟及变态规格小型化现象。附着变态时间从第15天延迟至22天,变态平均规格为(193.18±12.15)μm,K1变态最小规格为(183.00±14.42)μm,以K为父本的3个家系变态规格普遍偏小,表现出父本效应。各家系变态率不同,存在明显差异,E3家系变态率最高为(94.33%±0.58%),B2家系变态率最低为(7.33%±2.08%)。综合33个同胞家系的各项指标,I1早期生长抗逆性状最优,可进一步作为优良品种选育的育种材料。
闫喜武霍忠明张跃环杨凤张国范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家系发育
应用PCR-DGGE技术研究四角蛤蜊的细菌多样性被引量:4
2011年
应用PCR-DGGE技术对盘锦某滩涂四角蛤蜊Mactra venerformis体内的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使用SDS裂解法提取样品的总DNA,采用大多数细菌通用引物F338GC/R518从总DNA中成功扩增出16S rDNA片段,然后对PCR产物进行DGGE分析,并将DGGE图谱上部分条带回收、再扩增、克隆和测序;将所测序列在GenBank核酸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用BLASTN分析DNA序列获得相似性最近的细菌。DGGE图谱显示,四角蛤蜊体内的细菌种类比较丰富,且不同时间样品细菌的优势菌群结构有一定的差异。将所测条带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细菌种群中包括支原体属Mycoplasm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弧菌属Vibrio、红球菌属Rhodococcus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及不可培养的细菌。
马悦欣王颖杨凤闫喜武霍忠明
关键词:四角蛤蜊细菌多样性
四角蛤蜊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效果分析被引量:54
2011年
以随机选取的123只野生四角蛤蜊为材料,对其形态性状(壳长X1、壳高X2、壳宽X3)和重量性状(活体质量Y、软体质量Z)进行了测量,然后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数量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和软体质量的直接影响依次为壳宽>壳长>壳高。壳宽是影响活体质量和软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302 5和0.224 7。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估计活体质量、软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Y=-19.537+0.244X1+0.266X2+0.732X3、Z=-2.456+0.035X1+0.035X2+0.089X3。
闫喜武王琰郭文学霍忠明张跃环杨凤张国范
关键词:四角蛤蜊形态性状重量性状通径分析
常见滩涂贝类高产抗逆品种选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见滩涂贝类高产抗逆品种选育方法,具体的说是选择二龄野生型滩涂贝类作为亲本建立同胞家系,从子一代选育出生长最快,存活率最高和产量最高的家系。通过子一代家系内选优繁育,将生长最快和存活率最高的两家系间群体杂交...
闫喜武霍忠明张跃环杨凤张国范张澎赵力强赵生旭
文献传递
常见滩涂贝类亲本生态促熟的方法
常见滩涂贝类亲贝生态促熟的方法,选择环境适宜的生态虾池;以健康的贝类个体作为亲本个体;采用底播的养殖方式进行种贝促熟;定期观察贝类的性腺发育状况,直至性腺发育成熟,并确定成熟期的长短。这样,可以使贝类的性腺提前成熟,并且...
闫喜武张跃环霍忠明杨凤张国范张澎王金海刘洋
文献传递
香港巨牡蛎与近江牡蛎杂交及回交子代早期生长发育比较被引量:14
2013年
为评估香港巨牡蛎与近江牡蛎杂交及回交育种的可行性,以香港巨牡蛎与近江牡蛎为实验对象,比较了两种牡蛎杂交与回交子代的受精率、孵化率、幼虫及稚贝的生长和存活率。结果表明,香港巨牡蛎卵子可以与近江牡蛎精子受精,受精率为47.33%±2.52%,但近江牡蛎卵子与香港巨牡蛎精子不受精。在回交实验中,香港巨牡蛎(H♀)与近江牡蛎(A♂)的杂交牡蛎(HA)与香港巨牡蛎(HH)或近江牡蛎(AA)都可以正常交配,但各回交组受精率明显低于两牡蛎自交组。幼虫期,HA幼虫存活率明显低于两牡蛎自交组HH和AA;HA幼虫生长快于AA,但慢于HH;A♀×HA♂回交组和HA自繁组的幼虫存活率为0。稚贝期,HA稚贝存活率与HH、AA自交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HA稚贝生长快于HH,但慢于AA。另外,研究发现H♀×HA♂回交组幼虫和稚贝的生长与HA差异不显著,优于其它回交组。
霍忠明王昭萍梁健刘振沈建平张跃环姚托苏家齐于瑞海
关键词:香港巨牡蛎近江牡蛎杂交存活
一种贝类远缘杂交子代遗传鉴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贝类远缘杂交子代遗传鉴定的方法,该方法是以EPIC-PCR法为基础;首先选择目的基因,比对该目的基因中内含子的长度多态性,选择长度存在差异的内含子,并且在该内含子两端的外显子上设计引物,最后对两远缘...
王昭萍霍忠明于瑞海
文献传递
培育密度及饵料种类对四角蛤蜊幼虫生长、存活及变态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在水温22.8~24.6℃,盐度24~25,pH 7.82~8.36的条件下,研究了培育密度及饵料种类对四角蛤蜊幼虫生长、存活及变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培育密度(5、10、15、20、30个/ml)下,幼虫的生长速度、存活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30个/ml试验组幼虫不能发育至匍匐幼虫;5、10、15、20个/ml试验组幼虫的变态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各阶段的发育时间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不同的饵料种类及投喂方式,即单独投喂金藻(J)、小球藻(Q)与混合投喂[JQ11(J:Q=1:1)、JQ12(J:Q=1:2)、JQ21(J:Q=2:1)]对幼虫的生长速度、存活率、变态率及幼虫各阶段发育时间的影响也不同,单独投喂效果较差,混合投喂效果相对较好。在四角蛤蜊苗种生产过程中,培育密度10个/ml较为合理,且混合投喂比单独投喂效果更好。
赵越王金海张丛尧刘洋闫喜武王琦霍忠明姚托张跃环杨凤张国范
关键词:四角蛤蜊培育密度饵料种类存活变态
菲律宾蛤仔北方土著群体黄渤海潮间带滩涂高效养殖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菲律宾蛤仔北方土著群体黄渤海潮间带滩涂高效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菲律宾蛤仔黄渤海潮间带滩涂高效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蛤仔苗种在我国苏北沿海以北池塘培育至壳长不低于2.5cm、全湿重不低于2....
霍忠明闫喜武陈雷方蕾赵雯刘括
文献传递
壳宽型菲律宾蛤仔新品系制种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壳宽型菲律宾蛤仔新品系制种方法:在自然群体中采集若干粒菲律宾蛤仔,并分别测量每个菲律宾蛤仔的壳宽与壳长值,将其壳宽与壳长的比值按照由大至小的方式排列,并选取排在前10%的个体作为一代亲贝,利用一代亲贝构建宽...
霍忠明闫喜武张兴志刘辉杨凤张国范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