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雨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语言接触
  • 2篇汉语
  • 2篇方言
  • 1篇语气
  • 1篇语气词
  • 1篇语区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关系
  • 1篇语音
  • 1篇语音特点
  • 1篇事态助词
  • 1篇童谣
  • 1篇助词
  • 1篇字句
  • 1篇族群互动
  • 1篇族源
  • 1篇借词
  • 1篇汉语方言
  • 1篇方言词
  • 1篇方言词汇

机构

  • 7篇兰州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7篇雷雨
  • 1篇敏春芳
  • 1篇高霞

传媒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方言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甘肃高师学报
  • 1篇韶关学院学报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童谣中反映的生命繁衍观念被引量:1
2014年
童谣主要是以儿童为传承者,通过游戏谣、知识谣、滑稽谣、生活谣等形式来反应儿童的成长生活,对幼儿的成长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启发作用的一种民间歌谣形式,独特的"胎教"功用,是引导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步入人生的启蒙者。试分析童谣中体现的生命繁衍意识,借以唤醒人们对童谣审美价值的深入认识,并对童谣的教育和传承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雷雨
关键词:童谣传承
内蒙古晋语区的“来”被引量:2
2014年
内蒙古晋语区的"来"区别于普通话,可用作句末事态助词,表示曾经做过、发生过某件事或某个过程是过去完成了的,指明句子的事态;也可以用作语气词,用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句末,表示情绪性语义,同时语气词"来"也可以用于句中表示提顿语气。
雷雨
关键词:事态助词语气词
从语言接触的角度看唐汪话的语音特点被引量:2
2017年
唐汪人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经历了从汉人到穆斯林的自然转化,族群的互动以语言为沟通手段并发生语言接触。唐汪话作为一种混合语,其语音演变和《中原音韵》《切韵》密切相连,在接触中变异简化,母语对目标语的干扰引起语言的匹配和回归。以语音为切入点,结合族群交往历史和语言演变历程,对唐汪话进行语言调查,可为西北语言接触研究提供一种范例。
雷雨
关键词:语音特点语言接触
临夏回民汉语的“S是+N是/不是是”句被引量:3
2016年
临夏回民汉语中的"S是+N是/不是是"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判断句。本文认为这种句式是西北汉语方言在语言接触的历史条件下,与甘肃临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不断"协商"、"重叠"的产物。
敏春芳雷雨
关键词:语言接触
青海祁连县汉语方言词汇特点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青海祁连汉语方言是当地汉族、回族以及各少数民族转用的汉语共同语,具有西北接触方言的普遍特征。祁连方言词汇特点主要表现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保留丰富的古语词、吸收少数民族母语词汇(蒙古语借词、藏语借词、回族经堂语词汇)。本文在此基础上,从方言与文化的视角,列举分析特殊的风物词及其与祁连地区丰富灿烂的地域文化的关系。
雷雨冶淑贤
关键词:方言词借词
内蒙古西部方言语言接触研究述评被引量:4
2014年
语言接触是指不同的语言或方言在一定的环境中,经过长期或短期的频繁交际而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一种语言现象。内蒙古西部方言区的语言具有晋语的某些共同特点,同时又融合吸收了周边蒙语、满语等少数民族语言。文章从语言接触方面对前贤的文章作整体梳理,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不足之处。
雷雨高霞
关键词:语言接触汉语方言
蒙古回回“托茂人”族群互动中的语言关系被引量:1
2017年
托茂人族群是以蒙古人为群体基础,通过迁移、通婚等途径,融合了穆斯林群体,最终形成非单一的民族群体,是蒙元时期蒙古人伊斯兰化的结果。族群的互动以语言为沟通手段并发生语言接触,语言的变迁又印证了族群演变的轨迹。青海托茂人的语言由使用蒙古语进而转用汉语的历程,以及族群互动中显现的语言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族源研究的缺陷,有力地支撑了托茂人是伊斯兰化的蒙古人的观点。
雷雨
关键词:族源语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