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梅果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中药新药发现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学成
  • 5篇化学成分
  • 3篇化学成分研究
  • 2篇脂溶性
  • 2篇石油醚
  • 2篇酮酸
  • 2篇槲寄生
  • 2篇五指毛桃
  • 2篇浸膏
  • 2篇浸泡
  • 2篇浸泡液
  • 2篇环己烷
  • 2篇己烷
  • 2篇固形物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收缩
  • 1篇心肌收缩力
  • 1篇药用
  • 1篇药用功效
  • 1篇游离脂肪

机构

  • 8篇广东食品药品...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广东省药物研...

作者

  • 10篇陈梅果
  • 7篇杨燕军
  • 5篇沙聪威
  • 2篇沈小钟
  • 2篇何盛江
  • 2篇胡英杰
  • 2篇黄姗姗
  • 2篇焦豪妍
  • 2篇刘瑶
  • 2篇曾庆钱
  • 2篇沈小玲
  • 1篇杨瑞仪
  • 1篇朱冬宁
  • 1篇胡玲

传媒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五指毛桃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分离鉴定五指毛桃(Ficus hirta Vahl)的化学成分,阐明其功效的物质基础.方法:应用中压制备色谱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五指毛桃中分离并鉴定出...
杨燕军代军陈梅果
关键词:五指毛桃化学成分药用功效
文献传递
五指毛桃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分离鉴定五指毛桃(Ficus hirta Vahl)的化学成分,阐明其功效的物质基础。方法应用中压制备色谱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五指毛桃中分离并鉴定出9个化...
杨燕军代军陈梅果
关键词:五指毛桃补骨脂素芹菜素壬二酸
文献传递
树豆内酯A粗品皂化产物的化学结构鉴定被引量:4
2017年
对天然产物树豆内酯A进行皂化反应以期获得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活性的天然药物先导物树豆酮酸A。利用含有树豆内酯A和球松素各约50%的粗品,经0.65%KOH含水乙醇回流3.5 h皂化,产物经柱层析分离纯化获得皂化产物;通过理化和波谱学分析鉴定产物的化学结构。分离并鉴定了全部5个皂化产物,除了预期产物树豆酮酸A以外,其余4个低得率的副产物结构分别为1-(2,6-二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酮(2)、球松素查尔酮(3)、cajanotone(4)和1个新化合物(1),化合物1鉴定为CAA的异构体,命名为树豆酮酸B(Cajanonic acid B)。这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树豆(Cajanus cajan)叶生物活性成分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胡阳亮沈小玲陈梅果胡英杰
关键词:皂化
瘤果槲寄生化学成分的研究(Ⅱ)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进一步研究瘤果槲寄生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各种色谱技术对瘤果槲寄生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理化数据分析和光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出8个三萜及三萜皂苷化合物,分别为羽扇豆醇硬脂酸酯(Ⅰ)、羽扇豆醇棕榈酸酯(Ⅱ)、β-香树脂醇乙酸酯(Ⅲ)、常春藤皂苷元(Ⅳ)、丝石竹酸(Ⅴ)、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Ⅵ)、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1)-β-D-吡喃葡萄糖苷(Ⅶ)、3-O-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Ⅷ)。结论化合物Ⅰ~Ⅷ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Ⅳ~Ⅷ为首次从槲寄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杨燕军沙聪威陈梅果
关键词:瘤果槲寄生化学成分
一种有机酸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酸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与应用,其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苦蘵的茎、叶、果粉碎,用溶剂浸泡提取,得浸泡液,除去浸泡液中的溶剂,得浸膏;2)粉碎浸膏,用石油醚或环己烷充分溶解浸膏中的可溶部分,过滤;重复...
杨燕军沙聪威陈梅果焦豪妍沈小钟刘瑶何盛江曾庆钱黄姗姗
枫香槲寄生三萜及三萜皂苷类成分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进一步研究枫香槲寄生Viscum liquidambaricolum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ODS中压制备、Sephadex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采用理化数据分析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枫香槲寄生分离并鉴定出8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杨梅二醇(myricadiol,1),马斯里酸(maslinic acid,2),2α,3β,23-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2α,3β,23-tr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3),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6′-O-甲酯(oleanolic acid 3-O-β-D-glu-curonopyranoside-6′-O-methyl ester,4),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oleanolic acid 3-O-β-D-glucuropyranoside,5),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oleanolic acid 3-O-β-D-gluc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ide,6),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3-O-β-D-glucuronopyranosyl-oleanolic acid-28-O-β-D-glucopyr-anoside,7),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3-O-β-D-glucuronopyranosyl-oleanolic acid-28-O-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亦为首次从槲寄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杨燕军陈梅果沙聪威
关键词:枫香槲寄生化学成分三萜类
5-羟基-7-甲氧基色原酮在制药中的新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5-羟基-7-甲氧基色原酮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心肌缺血的药物中的应用。研究发现5-羟基-7-甲氧基色原酮对心肌缺血具有显著的治疗或预防效果,其可显著增加冠脉流量、减慢心率和增加心肌收缩力,还可显著增强机体耐缺氧和...
杨燕军沙聪威陈梅果
文献传递
树豆酮酸A抑制3T3-L1细胞脂肪合成与分解的作用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树豆酮酸A(caianonic acid A,CAA)对小鼠3T3-L1脂肪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诱导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CAA作用48 h后进行总脂肪、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含量测定。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CAA明显降低3T3-L1脂肪细胞总脂肪和甘油三酯含量,抑制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的释放,下调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ormone sensitive lipase,HSL)和脂肪甘油三酯脂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基因的表达,但增加乙酰辅酶A氧化酶(acyl CoA oxidase,ACOX)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CPT-1)基因的mRNA水平。结论 CAA通过抑制脂肪吸收与合成相关基因(ACC、FAS、LPL)的表达,减少脂肪细胞甘油三酯的合成,抑制细胞过度肥大。同时,下调脂肪分解限速酶基因(HSL、ATGL)mRNA水平,促进脂肪酸氧化关键基因(ACOX和CPT-1)的表达减少游离脂肪酸的释放,改善脂肪细胞的脂质代谢平衡。
秦佑杨瑞仪陈梅果沈小玲胡英杰
关键词:脂肪合成脂肪分解脂肪酸氧化游离脂肪酸
一种有机酸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酸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与应用,其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苦蘵的茎、叶、果粉碎,用溶剂浸泡提取,得浸泡液,除去浸泡液中的溶剂,得浸膏;2)粉碎浸膏,用石油醚或环己烷充分溶解浸膏中的可溶部分,过滤;重复...
杨燕军沙聪威陈梅果焦豪妍沈小钟刘瑶何盛江曾庆钱黄姗姗
文献传递
苦蘵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研究苦蘵(Physalis angulata L.)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并通过光谱方法及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苦蘵中分离获得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酸浆苦素A(1)、酸浆苦素B(2)、酸浆苦素E(3)、酸浆苦素P(4)、豆甾-5-烯-3β-醇(5)、麦角甾-5,24(28)-二烯-3β-醇(6)、菜籽甾醇(7)、豆甾烷-22-烯-3,6-二酮(8)、孕甾-5-烯-3-醇-20-羧酸(9)、麦角甾-5,24(28)-二烯-3β,23S-二醇(10)、麦角甾-5,25(26)-二烯-3β,24ξ-二醇(11)、正十六酸(12)、正十七酸(13)。结论除化合物2、3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10、12~13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
杨燕军陈梅果胡玲朱冬宁
关键词:酸浆苦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