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胚胎
  • 7篇受精
  • 7篇体外
  • 7篇体外受精
  • 6篇妊娠
  • 6篇胚胎移植
  • 5篇激素
  • 3篇妊娠率
  • 3篇细胞
  • 2篇多囊
  • 2篇多囊卵巢
  • 2篇多囊卵巢综合
  • 2篇多囊卵巢综合...
  • 2篇释放激素
  • 2篇受体
  • 2篇体外受精-胚...
  • 2篇排卵
  • 2篇综合征
  • 2篇粒细胞
  • 2篇卵巢

机构

  • 11篇中国福利会国...
  • 5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计划生...

作者

  • 14篇陈军玲
  • 12篇孙晓溪
  • 12篇李路
  • 10篇程利南
  • 9篇王永卫
  • 8篇石林特
  • 5篇高晓红
  • 3篇陈炳锦
  • 3篇陶皆惟
  • 2篇张雯碧
  • 1篇孙贻娟
  • 1篇陆湘
  • 1篇顾一春
  • 1篇黄亚
  • 1篇张琳
  • 1篇刘素英
  • 1篇陈国武
  • 1篇张璇

传媒

  • 3篇生殖医学杂志
  • 3篇生殖与避孕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华生殖与避...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7
  • 3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率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04年
目的:探讨影响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29个接受冷冻胚胎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9个冷冻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27.1%,胚胎种植率12.8%;三种不同移植方案、常规体外受精(IVF)、单精子卵母细胞浆内注射(ICSI)所冻存的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0、30~34、35~44岁三个年龄组胚胎种植率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妊娠率以30~34岁组为最高(38.6%),35~44岁组明显下降(13.6%),三年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移植≥2个胚胎的子宫内膜厚度、平均移植胚胎数、累积胚胎评分、累积胚胎评分/胚胎移植数以及至少移植有1个4-细胞Ⅰ级胚胎者,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患者的年龄、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目、胚胎形态及生长速率是影响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率的重要因素.
李路孙晓溪陈军玲石林特高晓红王永卫陶皆惟程利南
关键词:冷冻保存胚胎移植妊娠率
高龄患者IVF-ET周期不同促排卵方案的临床结局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高龄妇女IVF-ET助孕治疗中5种促排卵方案(长方案、短方案、拮抗剂方案、克罗米芬方案及自然周期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2014~2015年收治的年龄≥35岁患者采用5种不同方案促排卵后行IVF/ICSI-ET助孕的5 031个周期的实验室及临床结局。将患者根据不同的年龄分为3组:35~39岁、40~42岁、>42岁,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促排卵方案的Gn用量、天数、获卵数、MⅡ卵数、有效胚胎数、正常受精率、有效胚胎率、周期取消率、新鲜移植及冻融移植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等指标。结果 (1)各不同年龄组的促排卵方案中,患者的基本情况除了自然周期组的基础FSH和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外(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各年龄组均表现为:长方案组的Gn天数最长、克罗米芬方案组的Gn用量最少、自然周期组的周期取消率最高,与同年龄组的其他方案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临床妊娠率在35~39岁组的短方案组及自然周期组冻融周期较低(分别为33.70%和27.45%),在40~42岁组的拮抗剂方案组及自然周期组冻融周期妊娠率较低(分别为18.95%和13.33%),与同年龄组的其他方案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42岁组各促排卵方案间临床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早期流产率在各年龄组的不同促排卵方案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克罗米芬方案在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与长方案相当的前提下,Gn用量及天数较少,不失为高龄患者较推荐的一种促排卵方案。
张雯碧孙贻娟陈军玲李路孙晓溪
关键词:高龄控制性促排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重组卵泡刺激素与高纯度尿提取卵泡刺激素在辅助生殖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比较重组卵泡刺激素 (rFSH)与高纯度尿提取卵泡刺激素 (uFSH)在促超排卵周期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2 0 2例接受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的不育患者 ,随机分为rFSH组 1 0 0例及uFSH组 1 0 2例。两组均采用黄体期长方案促超排卵。卵泡监测、取卵、IVF、ET等均按本中心常规进行。观察两组用药时间、用药剂量、获卵数、妊娠率及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发生率等。 结果 rFSH组与uF SH组比较 ,使用FSH天数及安瓿数显著减少 (P <0 .0 5) ,分别为 ( 1 2 .5± 2 .4)及 ( 1 4 .6±1 .7)、( 2 8.7± 7.6)及 ( 3 2 .6± 4.9) ,hCG日直径 >1 0mm的卵泡数、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及可冻存胚胎率显著增多 (P <0 .0 5)。临床妊娠率 (分别为 42 %及 3 7.3 % )、胚胎种植率、多胎率、重度OHSS发生率 (分别为 3 %及 2 %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虽然两组种植率及妊娠率无差异 。
李路石林特陈军玲王永卫程利南
关键词:卵泡刺激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泡发育
外源性性激素对妊娠及胎儿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张琳陈军玲程利南
关键词:性激素类药物妊娠试验外源性胎儿先天畸形激素替代治疗WILSON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颗粒细胞中的表达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发育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成熟与未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p75NTR、TrkA的表达,以了解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NGF、p75NTR、TrkA蛋白在颗粒细胞的表达。并与生殖内分泌正常(IVF)患者进行比较。结果54例标本(IVM-PCOS9例,IVF-PCOS16例,IVF—Norma129例),NGF蛋白阳性49例,3组间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PCOS—IVF组表达最强,其余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kA蛋白阳性41例,绝大多数IVF病例呈阳性,而IVM仅2例中、低表达,IVF—PCOS与IVF-Norma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GF蛋白、TrkA蛋白高表达组E2水平显著高于中、低表达组(P〈0.05)。p75NTR蛋白51例阳性,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人类发育卵泡、成熟卵泡颗粒细胞存在NGF表达,TrkA主要在成熟卵泡表达,NGF—TrkA可能参与卵泡发育、成熟,NGF过度表达可能是PCOS的病理机制之一。
陈炳锦程利南王永卫石林特陈军玲李路孙晓溪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神经生长因子颗粒细胞TRKAP75NTR
NGF及其受体mRNA在PCOS患者颗粒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PCOS患者的成熟与未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中NGF及其受体p75NTR、TrkAmRNA的表达,以了解神经营养素及其受体在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NGF、p75NTR、TrkAmRNA在颗粒细胞中的表达。结果:54例标本(IVM-PCOS 9例,IVF-PCOS16例,lVF-Normal 29例),44例存在NGF mRNA不同程度的表达,三组间表达强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达强度依次为IVF-PCOS、IVM-PCOS、IVF-Normal;36例有TrkA mR-NA不同程度的表达,绝大多数IVF病例呈阳性,而IVM仅1例阳性,IVF-PCOS组表达较IVF-Normal强(P<0.05);44例存在p75NTR mRNA不同程度的表达,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发育卵泡、成熟卵泡颗粒细胞中存在NGF表达,TrkA主要在成熟卵泡表达,NGF-TrkA可能参与卵泡发育和成熟,NGF过度表达可能是PCOS的发病机制之一。
陈炳锦程利南王永卫石林特陈军玲李路孙晓溪
关键词:颗粒细胞TRKAP75NTR
赠卵体外受精临床疗效的评估
2004年
目的 探索卵巢功能不良妇女采用赠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至2002年在我院接受赠卵IVF-ET治疗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供卵者采用长周期GnRH-a/Gonal-F/HMG/hCG超促排卵方案,受卵者采用激素替代治疗(HRT)或GnRH-a/HRT方案,应用戊酸雌二醇(E_2V)10~31d。供卵者经阴道取卵与受者丈夫的精子行体外受精及胚胎培养48~72 h,于供卵者hCG日始受卵者肌注黄体酮,取卵后48~72 h行胚胎移植。移植后黄体酮及E_2V维持至妊娠10周后逐渐减量至12周停药。妊娠失败者择期行冷冻胚胎移植(FET)。结果 28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16例(57.1%),7个FET周期,临床妊娠4例(57.1%)。妊娠早期流产2例(12.5%),继续妊娠5例。已分娩9例。结论 赠卵IVF-ET是治疗卵巢功能不良妇女的有效方法;卵子质量是影响胚胎发育、临床妊娠率的重要因素;受孕者多胎及产科并发症发生率上升。
李路陈军玲石林特高晓红王永卫陶皆惟孙晓溪程利南
关键词:体外受精卵子赠送胚胎移植激素替代治疗不孕症
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2009年
目的:探讨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在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应用。方法:自然或小剂量FSH刺激至卵泡直径达到10mm注射hCG,36h后经阴道穿刺获取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24~48h,成熟卵母细胞进行ICSI。结果:11例PCOS患者共获卵141个,平均12.8个,培养24~48h后共96个达到MⅡ期,成熟率68%,ICSI后受精共59个,自然受精6个,ICSI受精率68%,自然受精率67%,46个发生卵裂(其中6个为自然受精),ICSI卵裂率68%,优质胚胎(Ⅰ~Ⅲ级)37个,自然受精6个均为优质胚胎。移植后14天,2例血hCG阳性,移植后28天探及子宫内单个孕囊并见原始心管搏动。IVM失败后4例原克罗米芬抵抗者,3例诱导排卵成功,其中1例妊娠,另1例经HMG两个周期妊娠。结论:①IVM是PCOS不孕治疗的新选择;②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可以自然受精;③经阴道卵巢穿刺可以作为PCOS手术治疗的一种方式。
陈炳锦程利南王永卫刘岚石林特陈军玲李路孙晓溪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体外成熟体外受精超促排卵卵母细胞克罗米芬
两种精子优化处理方法在体外受精中的应用选择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评价Isolate密度梯度离心法和上游法两种活动精子处理方法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效果。方法:本中心2003.01-12完成的253个IVF-ET周期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地比较了两种精子分离方法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Isolate离心法和上游法两组比较,受精率分别为84.13%和94.06%,有显著差异(P<0.01);卵裂率93.81%和97.01%,有显著差异(P<0.01);优秀胚胎率62.80%和56.62%,差异显著(P<0.05);临床妊娠率53.5%和4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VF-ET治疗不孕不育中,Isolate离心法分离的活动精子在受精和卵裂上不如上游法,在优质胚胎率上优于上游法,但两者的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故两者同样适用于IVF精子处理。
黄亚王永卫陶皆惟陈军玲孙晓溪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妊娠
低剂量缓释型去普瑞林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评价被引量:2
2005年
李路孙晓溪陈军玲高晓红王永卫程利南
关键词:低剂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