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其泰

作品数:174 被引量:255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0篇历史地理
  • 22篇文化科学
  • 12篇哲学宗教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政治法律
  • 3篇矿业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1篇史学
  • 33篇编纂
  • 29篇历史编纂
  • 24篇文化
  • 23篇编纂学
  • 22篇史学史
  • 20篇历史编纂学
  • 17篇学术
  • 16篇史学理论
  • 15篇史学史研究
  • 14篇史记
  • 14篇民族
  • 13篇中国历史
  • 13篇中国史
  • 13篇中国史学
  • 13篇国历
  • 13篇国史
  • 13篇《史记》
  • 12篇考证学
  • 8篇司马迁

机构

  • 16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2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山东大学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国家图书馆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亚琛工业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图书馆出...
  • 1篇德国波鸿鲁尔...

作者

  • 173篇陈其泰
  • 4篇屈宁
  • 3篇张爱芳
  • 2篇吕新生
  • 2篇张峰
  • 1篇付国彬
  • 1篇姚志昌
  • 1篇李惠彬
  • 1篇李文海
  • 1篇陈启能
  • 1篇陈祖武
  • 1篇卓新平
  • 1篇李尚英
  • 1篇唐大放
  • 1篇庞卓恒
  • 1篇张广智
  • 1篇安静波
  • 1篇焦险峰
  • 1篇郭成康
  • 1篇谭超

传媒

  • 3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0篇史学理论研究
  • 6篇北京行政学院...
  • 5篇浙江学刊
  • 5篇东岳论丛
  • 5篇史学史研究
  • 5篇廊坊师范学院...
  • 4篇工程设计学报
  • 4篇求是学刊
  • 4篇孔子研究
  • 4篇历史研究
  • 4篇江海学刊
  • 4篇人文杂志
  • 4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社会科学战线
  • 3篇中国史研究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史学月刊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高等学校文科...

年份

  • 6篇2023
  • 15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13篇2019
  • 14篇2018
  • 11篇2017
  • 11篇2016
  • 11篇2015
  • 9篇2014
  • 10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1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唯物史观与创造性阐释传统学术精华被引量:2
2018年
以什么态度对待先辈们遗留下来的学术遗产,是人类文化演进史上必然遇到,并且必须正确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只讲“守成”、原封不动地照搬?或是视之如敝屣、一脚踢开?还是批判地继承、创造性地运用?历史经验证明,如果采取前两种错误态度,就会直接导致文化处于停滞不前、墨守成规、毫无创造力的状态,或者误入歧途,对历史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态度,最严重的后果甚至造成文化的浩劫。只有采取批判继承、创造性发展的科学态度,才能保证文化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思想路线不同,后果便是天壤之别。正因为如何对待文化遗产在理论指导上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因此唯物史观的创立者和推进者一向予以高度重视,根据不同时期出现的倾向和经验教训,提出重要的理论主张,为文化发展指明方向。在19世纪90年代,法国和德国一些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士教条式地认为,只有经济因素才是唯一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的因素,而完全否认政治、哲学、宗教等思想学说也对社会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恩格斯对这种错误观点及时提出严肃的批评,他强调思想学说(包括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等)在演变历程中的继承性特点,指出一个时代的学术思想必然是接受了前代思想家的直接影响。
陈其泰
关键词:唯物史观传统学术马克思主义者文化演进历史经验
学问家的预见
2003年
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新旧嬗变的进程中,清朝嘉庆、道光时期是一个关键性的年代。关键性年代,必有瑰玮闳肆的学术产生焉。正是时代造就了龚自珍、魏源这两位杰出的学者,他们自觉地担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无情地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制度。
陈其泰
关键词:专制制度嘉道年间治理黄河西北史地科举制度
《国语》的史学价值和历史地位被引量:1
2015年
《国语》记载了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诸多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并深刻总结其历史经验。它又以记载春秋时期贤士大夫的"嘉言善语"为重要特色,成功地创设了"记言"为主的史书体裁,承裁着古代中华民族的智慧。《国语》历史叙事有很高的技巧,成功地将"记言"与"记事"相结合,以对比手法叙述事件、刻画人物,揭示出历史的深刻内涵,多角度、多层面反映客观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并提供了"纪事本末法"叙述历史的范式。产生于战国初年的《左传》、《国语》两部名著,标志着先秦史学的发展达到重要的阶段,并为中国史学即将出现更加成熟的巨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其泰
关键词:先秦史学历史叙事历史编纂学
两汉之际阴阳五行说和谶纬说的演变被引量:4
1994年
两汉之际阴阳五行说和谶纬说的流行,是汉代思想史上值得研究的特殊现象。汉代的阴阳五行说肇始于董仲舒,至西汉后期而盛行,大讲灾异,推演比附,以至皇帝下诏、大臣的更换、不同政治集团之间互相攻击都要引用阴阳灾异。成、哀以后,由于社会局面动荡,险象丛生,图谶之说又大肆传播,王莽篡汉,即利用这种妖妄邪说作欺世惑众的工具。至东汉光武“宣布图谶于天下”,谶纬即被视为“国宪”,敢于表示不信者甚至有被杀头的危险!阴阳五行说和图谶说实际上都是为神化皇权统治而制造出来的,打的是“尊经”、“崇圣”的旗号,但它们与原始儒学中具有积极意义的部分相对立,也是思想史上的一股浊流。面对汹汹浊流,儒学内部具有卓识的、正直的人物勇敢地加以批评抵制,才避免了民族文化思想因迷信邪说盛行而倒退。
陈其泰
关键词:阴阳五行说谶纬灾异光武帝《汉书》
新历史考证学的演进路径及其宝贵启示
新历史考证学是20世纪影响至巨的史学流派,而对它经历了怎样的演进路径?新历史考证学者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性治学经验是什么?在今天对我们又有何宝贵的启示?上述诸项迄今均尚未得到清晰的解答。这些问题的探索不惟对于总结20世纪中...
陈其泰
关键词:新历史考证学演进路径治学经验
新时代中国古代史学科建设问题被引量:1
2019年
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是对全国史学工作者的巨大鼓舞,是推动中国史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如何建设新时代中国古代史学科,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陈其泰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学科设问中国历史史学工作者史学发展党中央
从“文化视角”到探索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锻造——治史心路回眸被引量:1
2023年
治学理念是研究者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主观抉择总结出来的,治学理念形成之后,应当在研究工作中得到认真践行,并且与时俱进,予以提升、发展,这对学术工作的创新有重要作用,需要认真地反思和总结。“从文化视角研究史学”是从学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治史理念,主要是将历代史学名著的成就置于一个时代的社会思潮、文化走向之中,考察史家对时代特点的认识;同时又通过史学名著,考察中国文化传统如何得到继承和发扬,展现出怎样的特质和魅力,对推动社会前进和学术发展产生了什么作用。运用这一双向考察的理念与方法,对中国史学演进道路和史学名著进行创造性阐释,发掘其非凡成就、哲理内涵和宝贵价值。在此基础上,考察传统学术的精华何以通向马克思主义,探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点”和“传统思想中的闪光点”相贯通的内在逻辑。继而,探索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如何锻造,这也是对“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双向考察”这一理念的进一步践行和提升。
陈其泰
关键词:治学理念文化视角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成就三题
1994年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成就三题陈其泰范文澜先生是浙江绍兴人,1893年11月15日诞生。他在抗日战争以前即是有名的大学教授和国学家,著有《群经概论》、《正史考略》、{文心雕龙注》等。抗战爆发,他走出大学课堂,脱下教授的长衫,着上戎装,来到抗日游击区,...
陈其泰
关键词:《中国通史简编》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统治阶级土地所有权古文运动
晚清公羊学复兴的社会文化条件与演进特点
2019年
春秋公羊学在传统儒学体系中独树一帜,而其历史命运腾挪跌宕,在西汉时期盛行于世,东汉以后曾消沉一千余年,到了清朝嘉道年间重新复兴,至戊戌维新时期再度风靡于世。围绕晚清公羊学复兴这一中心课题,深入地分析、总结以下各项:晚清社会环境何以与公羊学的学术宗旨相呼应、相激荡;公羊学复兴所经历的重振声势—改造发展—达到高潮三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晚清公羊学名家有哪些理论精华;公羊学说为何能与西方政治思想相糅合,而被锻造成为维新变法的理论武器。着力探讨以上问题,不仅能深入揭示出晚清社会进程和学术变迁的实质性内涵,而且能更好地展示出公羊学说这一传统学术的独特魅力,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陈其泰
关键词:春秋公羊学晚清社会庄存与刘逢禄
《汉书·五行志》平议被引量:4
1993年
东汉初班固所撰《汉书》,是传统史学中继《史记》而起的巨著。其中的十篇志,从总体说,历来备受学者们所推重。清代以前,对十志进行考订注释之作前后继出。近代以来不同学科的研究者,注重用近代眼光加以诠释,阐发其中的价值。故当代著名史学家对这十篇志给以极高的评价,称:“《汉书》的精华在十志”,“十志规模宏大,…后世正史多有志书,大体有所增减。”十志“将书志体完善起来”。唯独其中《五行志》一篇,却是颇受讥议。唐代刘知几著《史通》,专门写了《五行志错误》、《五行志杂驳》两篇。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也批评说:“班氏《五行志》不作可也。”今人论著中有的也视《五行志》是宣扬灾异迷信之作。那么,《五行志》设置的性质是什么?它在哪些方面具有值得重视的史料价值?对于刘知几的批评又应该如何认识?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
陈其泰
关键词:灾异班固哈雷彗星刘知几日食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