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屈宁

作品数:2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13篇编纂
  • 11篇历史编纂
  • 10篇史学
  • 9篇清初
  • 8篇历史编纂学
  • 8篇编纂学
  • 7篇明史
  • 5篇清初史学
  • 3篇章学诚
  • 3篇中国史
  • 3篇中国史学
  • 3篇理学
  • 3篇考证学
  • 3篇纪事
  • 3篇纪事本末
  • 3篇国史
  • 3篇本末
  • 3篇编纂思想
  • 2篇新五代史
  • 2篇修史

机构

  • 20篇山东大学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国家图书馆

作者

  • 25篇屈宁
  • 4篇陈其泰
  • 3篇王曼
  • 1篇张爱芳
  • 1篇徐成

传媒

  • 3篇人文杂志
  • 3篇淮阴师范学院...
  • 2篇求是学刊
  • 1篇史学集刊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东岳论丛
  • 1篇文史哲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学海
  • 1篇江海学刊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史学理论研究
  • 1篇史学史研究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中国高校社会...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李焘的历史编纂学成就——以《续资治通鉴长编》为中心被引量:1
2014年
两宋之际,私家修史之风尤盛,李焘所撰《续资治通鉴长编》为一时之代表作。此书远绍《春秋》,近承《通鉴》,下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诸书,不仅史料价值颇高,而且编纂体例灵活而不失谨严,注重吸收纪传、纪事本末诸体之长,言事相兼而人物突出,寓论于史,褒贬自现,叙事从容、紧凑,是继《通鉴》之后再次出现的编年体史书的高峰。
陈其泰屈宁
关键词:《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代编年体历史编纂
方东树礼学思想评议
2007年
清代为汉学复兴时代,训诂、考据之学成为乾嘉时期学术的主流,宋学则处于被压制的地位。直到嘉道之际,汉学逐渐衰弱,宋学始有反弹之势。宋学代表人物方东树高举反汉大旗,对汉学家“舍理言礼”说进行了驳斥,对礼、理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辨析。考辨方氏礼学思想,不仅有助于了解其整体学术思想与脉络,亦可从中窥探当时汉宋之学的关系问题。
屈宁
关键词:方东树礼学思想汉学
《新五代史》编纂思想考论被引量:1
2018年
作为一部以私修身份巍然入列正史的著作,《新五代史》既是欧阳修本人在史学上的代表作,也是北宋中叶的政治危机、社会矛盾和学术思潮等在史学领域的鲜明映照,堪称学者个人学术旨趣与时代变动的有机结合。其编纂思想的核心旨趣在于借助"存其大要"和"不没其实"的史料采撰原则,尝试对五代历史治乱兴衰之故作出可永为世鉴的规律性探讨。这既是其明显区别于《旧五代史》之处,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北宋前期史学由草创而臻于精审的发展趋势。
屈宁
关键词:《新五代史》《旧五代史》编纂思想理学
史学探索的魅力——陈其泰教授访谈录被引量:1
2016年
初冬时节,我借陈其泰教授来山东大学讲学的机会,有幸对他进行了一次早已期盼的采访。陈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从事中国史学史教学和研究多年,撰著有《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史学与民族精神》、《清代公羊学》、《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等著作多部,又主编有《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在学界很有影响。
陈其泰屈宁
关键词:中国史学史公羊学中国近代史学中国文化传统历史编纂学考证学
再论明末清初史学思想的嬗变被引量:1
2022年
明末清初史学思想的嬗变主要表现为:经史关系上,从经先史后转向经史并重,史学的独立性大为增强;史学逻辑和方法上,从以道统事、理在事外转向因事见道、借事言理,从重视史书书法转向重视历史事实,并随着对“事”之考证的深入,进而表现出对历史文本本身的关注;历史认识上,从凿空生义转向知人论世。这些特征根植于理学衰颓的学风背景下,是史学走出理学时代的缩影。明末清初的史学不仅对乾嘉史学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了此后“经体史用”“六经皆史”“论古必恕”等学说的思想基础,而且,其史学专门化的研究趋向,历史文本分析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朦胧的史学史意识,以及历史主义的认识论,都被近代史家继承发扬。
屈宁
关键词:明末清初理学史学经史关系
阮元与中国科技史撰著的开端
2013年
乾嘉时期,在中西文化的频繁对撞下,阮元撰成《畴人传》一书,为中国古代首部科技史著作。此书以鲜明的"会通"意识,对中国古代天算之学的源流沿革作了系统梳理,在晚清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学术影响,开启了中国科技史研究之先河。阮元历史编纂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对古代科技成就作贯通总结,显示出可贵的理性精神。其中西文化观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明显的局限。
屈宁王曼
关键词:科技史乾嘉时期历史编纂
清初历史编纂学的时代特点和创新价值被引量:2
2010年
清初历史编纂学成就卓著,不仅在当代史记载、学术史撰著、旧史补作等诸多领域,为后世保存了大量丰厚的历史资料,而且呈现出异于前代的鲜明时代特点,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反思和批判精神,深厚的历史意识和民族思想,并在历史编纂体例和方法上取得了重要创新,对后世具有重要启发价值。
屈宁
关键词:清初历史编纂学明史历史意识
《新五代史》编纂思想考论
作为一部以私修身份巍然入列正史的著作,《新五代史》既是欧阳修本人在史学上的代表作,也是北宋中叶的政治危机、社会矛盾和学术思潮等在史学领域的鲜明映照,堪称学者个人学术旨趣与时代变动的有机结合。其编纂思想的核心旨趣在于借助"...
屈宁
关键词:《新五代史》《旧五代史》编纂思想理学
述往思来:《新唐书》的编纂思想和特点
2017年
《新唐书》是北宋中叶官方修史的重要成果,既有不屑五代衰世而借重修唐史以争正统的政治色彩,又有取法后王、以唐为鉴而巩固当朝统治的现实诉求,故其在"述往"之余,更着眼于"思来";不沾沾于史料保存,更注重历史思想层面的思索,具体反映在历史编纂方面,便是极为重视有唐一代的理乱兴衰和典章经制,在总结唐朝历史治乱问题上得出了许多深刻认识。同时,由于北宋与五代修史环境截然有别,文治大兴,所据文献见闻益广,故在一定程度上又可补《旧唐书》之阙。
屈宁
关键词:《新唐书》《旧唐书》历史编纂学
走近真实的章学诚——陈其泰先生《文史通义选读》书后
2023年
陈其泰先生近来选读的《文史通义》,是继叶瑛先生校注本之后又一部成体系的经典导读之作,其特点主要有三:一是以“章氏遗书本”为底本,选篇精当,在版本和篇目上突破了以往注本多囿于“大梁本”的局限,且名为选读,实则所论远超篇目所及,体现出对章氏学术体系的贯通性思考。二是以历史、纵贯的眼光审视章氏的思想,将其学术主张严格置于乾嘉学术史和古代史学史的双重背景下加以考察,对于章氏思想的生成和意义作深刻揭示。三是从方法论的高度总结章氏治学经验,对于章氏勇于立言的精神、强烈的现实关怀和突出的辩证思维等,作了深刻阐释。此三项,不唯有助于深化对章学诚思想及其时代的认识,对于加强史学史和思想史的研究亦有重要的范式意义。
屈宁
关键词:章学诚《文史通义》乾嘉时期历史考证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