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内障
  • 4篇白内障
  • 3篇植入
  • 3篇手术
  • 3篇人工晶状体
  • 3篇晶状体
  • 3篇超声
  • 3篇超声乳化
  • 2篇人工晶状体植...
  • 2篇吸除
  • 2篇吸除术
  • 2篇晶状体植入
  • 2篇骨折
  • 1篇多焦
  • 1篇多焦点
  • 1篇多焦点人工晶...
  • 1篇眼眶
  • 1篇眼眶爆裂性骨...
  • 1篇眼球内陷
  • 1篇眼外科

机构

  • 7篇济南施尔明眼...

作者

  • 7篇陈伟
  • 4篇蔡婉婷
  • 3篇刘冬梅
  • 3篇蔡宛亭
  • 3篇毕宏生
  • 2篇解孝锋
  • 1篇王兴荣
  • 1篇董卫红
  • 1篇马晓华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评价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透明角膜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将119例(130只眼)白内障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循规性散光组,C组为逆规性散光组;A、B两组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C组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比较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情况。结果A、B、C三组术后90d平均手术性角膜散光度分别为(0.64±0.65)D、(0.75±0.58)D和(0.69±0.55)D,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角膜散光度A组较术前增加0.07D,B、C两组较术前减少0.34、0.37D,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透明小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角膜散光度小,角膜地形图可准确反映角膜曲率变化,对指导术前角膜切口位置的选择及评价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刘冬梅毕宏生蔡婉婷陈伟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角膜地形图散光
17.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整复治疗
研究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术前常规行眼眶水平位、冠状位CT检查及复视分析,了解眼眶骨折位置,范围及眶内容物嵌顿情况;以高密度聚乙烯片(Medpor)作为植入材料,经不同入路开眶术对22例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
陈伟蔡宛亭解孝峰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两种手术方法的探讨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介绍 2种小瞳孔下行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摘出和瞳孔成形的手术方法。方法  30例 34只葡萄膜炎严重后粘连并发性白内障的眼接受了该 2种手术。手术方法 :(1)剪除瞳孔区机化的前囊膜 ,瞳孔缘剪开 ,水分离核 ,囊袋内晶状体圈匙反转娩出晶状体核 ,人工晶状体 (IOL)植入 ;(2 )上方虹膜根部切除 ,分离并剪开上方虹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 ,IOL 植入。最后缝合上方虹膜 ,人造圆形瞳孔。结果 术后 34眼瞳孔均在 3.0~3.5 m m,并保持圆形 ,均无后囊膜破裂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视力均比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 ,在采用所介绍的 2种手术方法后能获得良好的视力和圆形瞳孔 。
蔡婉婷董卫红陈伟
关键词:白内障摘出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葡萄膜炎白内障
透明晶体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18例
2001年
陈伟蔡宛亭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超声乳化高度近视晶体
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的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评价晶状体囊袋张力环 (capsular tension ring,CTR)在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的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9例 (10只眼 )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的患者行白内障手术 ,术中连续环形撕囊后植入 CTR,超声乳化术摘除白内障 ,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 所有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均位于正位。术后 3个月矫正视力 >0 .8者 2只眼 ,0 .5~ 0 .8者 6只眼 ,0 .4者 1只眼 ,0 .2者 1只眼。除白内障手术固有的并发症外 ,未见 CTR引起的其他并发症。结论 在晶状体悬韧带异常患者的白内障手术中应用 CTR,有利于保持囊袋的完整 ,便于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植入 ,防止术后人工晶状体的的偏位 ,术后视力恢复快。
毕宏生刘冬梅蔡婉婷陈伟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韧带白内障手术囊袋张力环CTR后房型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 探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MIOL)在白内障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在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 ,30例 (36只眼 )白内障患者植入MIOL(试验组 ) ,32例 (40只眼 )白内障患者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 (SIOL) (对照组 )。观察患者的术后视力、焦距深度、角膜散光度数、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手术并发症及视觉不良症状 ,随访时间 6 0~ 18 0个月。结果 术后 6个月裸眼近视力≥ 0 5者试验组占 80 6 % (2 9/36 ) ,对照组占 2 5 0 % (10 /4 0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矫正近视力和远视力、裸眼远视力两组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在 +1 0 0~ - 1 0 0D调节范围内 ,视力≥ 0 5者试验组占 97 2 % (35 /36 ) ,对照组占 97 5 % (39/4 0 )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在 - 1 5 0D和 - 2 5 0~ - 3 5 0D调节范围内 ,视力≥ 0 5者试验组 [97 2 % (35 /36 )、88 9% (32 /36 ) ]明显多于对照组 [0 0 % (0 /4 0 )、0 0 % (0 /4 0 ) ](P <0 0 5 )。在视力≥ 0 5的术眼中 ,焦距深度试验组为4 5 0D ,对照组为 2 0 0D。术后 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角膜散光度数与术前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低频段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试验组 (2 8 4 9± 6 4
毕宏生马晓华蔡宛亭王兴荣陈伟刘冬梅解孝锋
关键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08年
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片(Medpor)作为植入材料,经不同入路开眶术对22例眼眶爆裂性骨折进行整复。术后22例眼球内陷患者中19例被矫正、3例欠矫,17例眼球运动受限患者中11例眼球运动不再受限、5例轻度受限、1例明显受限,20例复视患者中7例复视消失、7例改善、6例无效。术后眶下神经麻痹3例。认为手术是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较好方法;手术疗效与手术时间,填充物体积、位置,嵌顿的眶内容物是否充分松解有关。
陈伟蔡婉婷解孝锋
关键词:眶骨折眼球内陷眼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