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宛亭

作品数:9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济南施尔明眼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内障
  • 3篇白内障
  • 3篇超声
  • 3篇超声乳化
  • 2篇植入
  • 2篇手术
  • 2篇睫状
  • 2篇睫状体
  • 2篇近视
  • 2篇晶状体
  • 2篇角膜
  • 2篇高度近视
  • 1篇多焦
  • 1篇多焦点
  • 1篇多焦点人工晶...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性
  • 1篇新生血管性青...
  • 1篇眩光
  • 1篇眩光敏感度

机构

  • 9篇济南施尔明眼...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蔡宛亭
  • 5篇毕宏生
  • 3篇王兴荣
  • 3篇马晓华
  • 3篇陈伟
  • 2篇解孝锋
  • 2篇刘冬梅
  • 1篇王宝晶
  • 1篇刘冬梅
  • 1篇潘雪梅
  • 1篇季鹏
  • 1篇董卫红
  • 1篇张建华
  • 1篇高红
  • 1篇卢秀珍

传媒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年份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早期手术的临床观察
<正>目的:探讨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早期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外伤性睫状体脱离伴离断口者16眼抗炎三天后行睫状体缝合术,术前、术后7行UBM检查,术后第1天、3 天、7天、15天、30天测眼压。结果:术前UBM示睫状体...
刘冬梅蔡宛亭陈伟王桂敏马先祯
文献传递
17.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整复治疗
研究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术前常规行眼眶水平位、冠状位CT检查及复视分析,了解眼眶骨折位置,范围及眶内容物嵌顿情况;以高密度聚乙烯片(Medpor)作为植入材料,经不同入路开眶术对22例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
陈伟蔡宛亭解孝峰
玻切联合青光眼阀植入与睫状体联合视网膜冷冻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对比研究
<正>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并视网膜光凝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与睫状体联合视网膜冷冻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2006年4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人,其中DR21例、...
毕宏生蔡宛亭解孝锋马晓华
文献传递
铒激光乳化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角膜内皮影响的对比观察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比较激光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角膜内皮形态、密度及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对 35例白内障病人行激光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并与同期进行的 39例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眼的角膜内皮损失率、六边形细胞百分率及角膜厚度的变化相比较。结果 :激光组术后 1周、1个月及 3个月角膜内皮损失率分别为 7.5 6 %、5 .12 %及 5 .2 6 % ,均明显小于超声组的 12 .31%、 11.37%及 12 .0 4% ;激光组六边形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5 2 .49%、 5 3.2 8%及 5 3.0 1% ,均明显大于超声组的 45 .30 %、 46 .6 1%及 45 .92 % ;角膜厚度增加率激光组为 10 .2 6 %、 4.6 2 %及 2 .45 % ,与超声组的 12 .6 9%、 5 .6 9%及2 .92 %相比无统计学差别。结论 :激光乳化术较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损伤小 。
毕宏生卢秀珍王兴荣蔡宛亭王宝晶潘雪梅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角膜内皮白内障摘除术
透明晶体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18例
2001年
陈伟蔡宛亭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超声乳化高度近视晶体
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眼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PACIOL)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眼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方法15例(29只眼)超高度近视眼患者植入Phakic6H2型PACIOL。术后观察患者的视力、屈光度数、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晶状体位置、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手术并发症及视觉不良症状。结果术后3个月时患者裸眼视力≥0.5者占79.3%(23/29),6个月时占82.6%(24/29);术后3个月时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8者占69.0%(20/29),6个月时占69.0%(20/29),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患者裸眼视力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两行及两行以上者占70.0%(20/29),6个月时占72.4%(21/29)。术后3、6个月时屈光度中位数均为-1.00D,较术前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6个月时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相比,3个月与6个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ACIOL与角膜内皮和晶状体均保持了有效的安全距离,且弹性襻均位于前房角。术后6个月时,各频段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3只眼,6个月时2只眼均可见PACIOL表面炎性反应物沉积;1只眼瞳孔呈轻度椭圆形;8只眼发生PACIOL旋转。3例(5只眼)主诉夜间出现眩光症状,其他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满意程度较高。结论PACIOL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眼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是补充角膜屈光手术不足的有效眼内屈光手术,但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毕宏生马晓华蔡宛亭刘冬梅季鹏
关键词:高度近视前房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 探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MIOL)在白内障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在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 ,30例 (36只眼 )白内障患者植入MIOL(试验组 ) ,32例 (40只眼 )白内障患者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 (SIOL) (对照组 )。观察患者的术后视力、焦距深度、角膜散光度数、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手术并发症及视觉不良症状 ,随访时间 6 0~ 18 0个月。结果 术后 6个月裸眼近视力≥ 0 5者试验组占 80 6 % (2 9/36 ) ,对照组占 2 5 0 % (10 /4 0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矫正近视力和远视力、裸眼远视力两组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在 +1 0 0~ - 1 0 0D调节范围内 ,视力≥ 0 5者试验组占 97 2 % (35 /36 ) ,对照组占 97 5 % (39/4 0 )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在 - 1 5 0D和 - 2 5 0~ - 3 5 0D调节范围内 ,视力≥ 0 5者试验组 [97 2 % (35 /36 )、88 9% (32 /36 ) ]明显多于对照组 [0 0 % (0 /4 0 )、0 0 % (0 /4 0 ) ](P <0 0 5 )。在视力≥ 0 5的术眼中 ,焦距深度试验组为4 5 0D ,对照组为 2 0 0D。术后 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角膜散光度数与术前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低频段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试验组 (2 8 4 9± 6 4
毕宏生马晓华蔡宛亭王兴荣陈伟刘冬梅解孝锋
关键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被引量:31
2002年
目的 评价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初发性及复发性翼状胬肉 76例 87眼 ,术后随访 6~ 48月 ,平均 2 6月。结果  76例 87眼 ,术后均无胬肉组织复发 ,被胬肉组织侵袭的角膜透明或遗留薄翳 ,无新生血管长入。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为受损的角膜缘提供新的健康的干细胞 ,可有效防止翼状胬肉的复发 。
董卫红王兴荣蔡宛亭张建华高红
关键词: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移植
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在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指征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早期有症状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对比敏感度(contrastsensitivity,CS)和眩光敏感度(glaresensitivity,GS)的变化,为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最佳矫正视力在0.5—1.0的42人共63眼,检查、分析患者术前1d及术后3w的视力、CS和GS。结果术前不同视力患者各频段的CS比较,仅高频段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低、中频段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各频段GS比较,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术后3周时视力、CS和GS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虽然术前矫正视力为0.9~1.0的11眼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不同视角的CS及GS较术前均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视力、CS、GS的变化与白内障的类型、混浊程度、部位、瞳孔大小密切相关,其客观量化仍需深入探讨。结论CS及GS检查可早期、灵敏、全面地反映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视功能状态,为早期有症状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确定手术时机提供科学依据,亦是评价手术疗效的有效标准。
毕宏生马晓华蔡宛亭解孝锋
关键词:眩光早期白内障外科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