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如山
-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1
- 供职机构:苏州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0例COPD患者血浆内皮素-1的测定
- 1996年
- 30例COPD患者血浆内皮素-1的测定陆如山曾刚沈红军苏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15006)内皮素(Endothelin,ET)是日本学者Yanagisiwa等于1988年发现的一种新的活性肽,具有强大的收缩血管及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有ET-1、ET-2...
- 陆如山曾刚沈红军
- 关键词:COPD阻塞性肺疾病内皮素1
- 颈部动脉超声检测在脑梗塞中的应用
- 1997年
- 应用Acuson128XP/10彩色多普勒电脑声像仪对3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颈部动脉的超声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梗塞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内径增宽(P<0.001);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期末流速显著降低(P<0.001);而搏动指数除颈外动脉外,则明显增高(P<0.001)。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分叉处内膜-中膜厚度(BIMT)增厚(P<0.001)。表明颈部动脉内径增宽,IMT及BIMT增厚,颈动脉内膜有粥样斑块形成,提示有动脉硬化存在。颈部动脉超声检测不能确切地作出脑梗塞的定位,但对于了解颅内血供有一定的帮助。治疗前后的检测,可能有助于疗效的判断。
- 方建新邵素凤曹荣福陆如山曾刚沈延政邓学东
- 关键词:脑梗塞超声波诊断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分级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0年
- 回顾性单盲法分析 10 6例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入院后首次心电图 ,参照室性心律失常Lown和Woff分级分组 ,观察QT离散度 (QTd)与室性心律失常恶性程度的关系 ,探讨QTd对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 ,QTd在AMI患者各亚组间和AMI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 (P均 <0 0 1) ,且AMI组QTd与所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rs’ =0 .5 73)。认为QTd值检测 。
- 马前军陆如山方彩英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QT离散度室性心律失常
- 异搏停和东茛菪碱联合治疗哮喘持续状态10例疗效报告
- 1995年
- 联合应用异搏停和东茛菪碱治疗哮喘持续状态10例,结果症状在10~30min 内缓解。两药联合应用可减少用药剂量,避免不良反应。
- 陆如山
- 关键词:哮喘异搏停联合用药
- 慢阻肺及肺心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被引量:27
- 1995年
- 慢阻肺及肺心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苏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15001)陆如山,曾刚苏州医学院缪竞诚,徐兴娣,徐培君,顾冠彬,张云,盛伟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阻肺)是一种常导致肺心病的感染性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与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密切关...
- 陆如山曾刚曾刚曾刚徐培君缪竞诚张云盛伟华
-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细胞免疫
- COPD及肺心病患者白细胞介素-2与自然杀伤细胞等的活性改变被引量:1
- 1994年
- 将20例COPD患者分为发作组、缓解组和肺心组、非肺心组,测定IL-2活性、淋巴细胞转化、T细胞亚群(共四项)和NK细胞活性。结果显示,COPD患者IL-2、淋转及CD3+率下降,NK活性代偿性增强,发作组与缓解组组间差异不大,若按肺心和非肺心重新分组,则七项指标在普遍出现异常的基础上,有五项组间差异明显,肺心组CD3+率、CD4+率下降更为显著,CD8+率升高,NK活性更高。结果表明,COPD在反复发作并演变成肺心病的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免疫功能和NK细胞活性的明显改变。
- 陆如山曾刚缪竞诚徐兴娣徐培君顾冠彬张云盛伟华
- 关键词:肺心病杀伤细胞肺疾病
- 臀位的预防与处理中诸因素探讨
- 1992年
- 分析154例臀位的发生与产前检查、产前矫正及与地区的关系,结果,农村臀位高于城市,其原因是农村孕妇不重视产前检查所致。分析其臀位的处理与臀位种类、胎儿体重、新生儿出生评分的关系,认为加强产前检查与产前纠正胎位的必要性;并就不同臀先露应有不同的分娩方式、如何提高臀位阴道分娩水平及降低新生儿损伤及死亡的诸问题进行讨论。
- 李梅丽陆如山
- 关键词:臀位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