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阚静

作品数:50 被引量:304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1篇动脉
  • 17篇冠状
  • 17篇冠状动脉
  • 14篇心肌
  • 12篇护理
  • 11篇介入
  • 9篇心肌梗死
  • 9篇梗死
  • 7篇心病
  • 7篇介入治疗
  • 7篇冠心病
  • 6篇细胞
  • 6篇急性心肌梗死
  • 5篇血管
  • 5篇超声
  • 4篇动脉介入治疗
  • 4篇动脉造影
  • 4篇血管内超声
  • 4篇造影
  • 4篇冠状动脉造影

机构

  • 2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0篇江苏省人民医...
  • 8篇南昌大学第一...
  • 2篇常熟市第一人...
  • 2篇张家港市第一...
  • 2篇太仓市第一人...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0篇阚静
  • 31篇陈绍良
  • 17篇叶飞
  • 15篇段宝祥
  • 14篇常芸
  • 11篇刘玲玲
  • 11篇林松
  • 9篇刘玲玲
  • 8篇徐海梅
  • 8篇张俊杰
  • 7篇刘彦
  • 6篇刘志忠
  • 6篇赵莹莹
  • 6篇田乃亮
  • 5篇单守杰
  • 5篇林玲
  • 5篇朱中生
  • 4篇陈峰
  • 4篇马玉玲
  • 3篇龚玲丽

传媒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4篇江苏医药
  • 4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江西医药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现代仪器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护理杂志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药物洗脱支架术后不同性别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接受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的598例冠心病患者,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肿瘤、肺源性心脏病、血流变学检查异常者,共有444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214例在术后9个月完成血液流变学检测随访。用ZL9000PLUS型血流变测定仪测定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结果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9个月时,患者的全血黏度均明显升高,但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轻度降低,男性组红细胞沉降率和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除去血细胞比容的影响后的红细胞沉降率校正值)明显减小,但女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降低男性红细胞聚集,从而减少男性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
阚静陈绍良林玲徐海梅赵莹莹刘彦陈峰
关键词: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药物洗脱支架
桡动脉穿刺术的临床护理36例被引量:15
2002年
刘玲玲常芸阚静陈绍良宋杰
关键词:护理桡动脉穿刺术
VSD联合桥式交叉皮瓣移植术修复小腿创面的护理
目的探讨采用VSD联合桥式交叉皮瓣移植术修复小腿皮肤缺损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2013年11月~2015年1月应用VSD联合桥式交叉皮瓣移植术修复小腿皮肤缺损24例。
阚静
关键词:VSD小腿损伤护理
经不同途径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效果被引量:39
2013年
目的 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短期和长期效果。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PCI的≥80岁冠心病患者共488例。根据介入途径的不同,将患者分为TRI组(经桡动脉途径,共235例)和TFI组(经股动脉途径,共253例)。比较两组患者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果 TFI组与TRI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对比剂用量、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术后2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RI组血管并发症[17.9%(42/235)比26.9%(68/253),P〈0.05]、围手术期TIMI大出血[1.3%(3/235)比4.7%(12/253),P〈0.05]、围手术期TIMI小出血[5.1%(12/235)比15.8%(40/253),P〈0.01]的发生率均低于TFI组,PCI术后卧床时间[3.6(2.8~4.2)h比24.4(24.0~25.1)h,P〈0.01]和住院时间[3.0(3.0~4.0)d比5.0(5.0~6.0)d,P〈0.01]短于TFI组,需要更改介入治疗途径的比例TRI组高于TFI组[11.5%(27/235)比2.0%(5/253),P〈0.01]。 结论 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PCI的短期及长期效果与经股动脉途径相似,但需要更改介入途径的比例较高。
尤威叶飞陈绍良张俊杰田乃亮林松刘志忠王蓉阚静许田刘玲玲林玲徐海梅
关键词:桡动脉股动脉
血管内超声指导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对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ULTIMATE CKD亚组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评估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长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ULTIMATE研究,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从2014年8月到2017年5月在国内8家中心入选1448例置入DES的冠心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接受IVUS或冠状动脉造影指导支架置入)。本研究选取ULTIMATE研究中有基线血肌酐值的患者1443例,分为CKD组和非CKD组。CKD的定义为Cockcroft-Gault(CG)公式得出的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 m^(-2)至少3个月。主要终点是术后3年靶血管失败(TVF),包含心原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和临床症状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并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计算HR及其95%CI,同时检验交互作用。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TVF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入选1443例置入DES的冠心病患者,其中CKD组349例(24.2%),非CKD组1094例。CKD组中采用IVUS指导支架置入者180例,造影指导支架置入者169例;非CKD组中采用IVUS指导支架置入者543例,造影指导支架置入者551例。3年临床随访率为98.3%(1418/1443)。术后3年时,CKD组的TVF发生率为12.0%(42/349),高于非CKD组的7.4%(81/1094)(P=0.01),其差异主要来源于CKD组更高的心原性死亡率[4.6%(16/349)比1.5%(16/1094),P<0.001]。CKD组中IVUS指导下置入支架者的TVF发生率低于造影指导下置入支架者[8.3%(15/180)比16.0%(27/169),P=0.03]。而非CKD组共81例发生TVF,其中IVUS指导下置入支架者的TVF发生率与造影指导下置入支架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32/543)比8.9%(49/551),P=0.06],不存在交互作用(P=0.4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VUS指导(HR=0.56,95%CI 0.39~0.81,P=0.002)、CKD(HR=1.83,95%CI 1.17~2.87,P=0.010)和支架长度(每增加10 mm)(HR=1.11,95%CI 1.04~1.19,P=0.002)是置入DES术后3年发�
高晓飞陆曙韩冷钱雪松葛震孔祥权阚静张俊杰陈绍良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斑块形态特征的血管内超声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通过应用血管内超声 (IVUS)对急性心肌梗死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脉斑块的比较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粥样斑块的形态特征。方法 :实验分 2组 ,急性心肌梗死组 :5 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男 4 3例 ,女 16例 ,平均年龄 6 0± 9岁 ;稳定性心绞痛组 :5 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男 38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6 2± 10岁。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 ,通过血管内超声评价斑块的偏心性、线状夹层、低回声血栓、无回声暗区及斑点状回声物质等形态特征。结果 :两组患者斑块偏心性及钙化无显著性差异 ,但低回声血栓 (急性心肌梗死组 15 %vs稳定性心绞痛组 0 % ) ,线状夹层 (37%vs 4 % ) ,无回声暗区 (31%vs 0 % ) ,斑点状回声物质(90 %vs 0 % )急性心肌梗死组较稳定性心绞痛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低回声血栓 ,线状夹层 ,无回声暗区 ,斑点状回声物质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斑块的形态特征 。
张航陈绍良单守杰叶飞周陵段宝祥刘玲玲阚静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内超声斑块破裂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诱导
2013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诱导的条件、规律及转化细胞特点。方法取兔骨髓,分离、提纯、培养及扩增BMSCs的第3代细胞,并随机分为3组:内皮细胞组(A组),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0μg/L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5μg/L;平滑肌细胞组(B组),加全反维甲酸(AT-RA)10-8 mol/L和双丁酰环磷腺苷(db-cAMP)0.5×10-3 mol/L;对照组(C组)为基础液10%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液。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法对第3代BMSCs表面抗原测定,并对诱导2周后的细胞进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α-actin)鉴定。结果 2份第3代BMSCs样本表达CD44+和CD34-。诱导24h,BMSCs形态和排列方式明显变化;1周后,细胞体积增大,多呈纺锤形;2周后,细胞体积变小,短柱状,相邻细胞的突起紧密接触。A组细胞呈短梭形或扁圆形,融合后呈"铺路石样",vWF阳性。B组细胞生长较缓慢,呈长椭圆形,SM-α-actin呈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结论 VEGF和AT-RA可诱导BMSCs向内皮样及平滑肌样细胞转化。
刘彦陈绍良徐祖玲张升霞阚静张瑶俊杨少华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
ACS患者血清中IL-6和IL-6R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其受体(IL-6R)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124例ACS患者和42例健康人血清中IL-6和IL-6R含量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CS患者血清IL-6和IL-6R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人,且AMI明显高于UAP患者(P<0.01)。血清IL-6和IL-6R含量呈正相关(r=0.998,P<0.01)。结论:检测ACS患者血清中IL-6和IL-6R的含量有助于ACS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分析。
刘彦刘志忠张俊杰阚静葛震陈亮毛文星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受体
一种胫骨外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胫骨外固定支架,属于骨科治疗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包括两个竖向钛合金连杆,两个所述竖向钛合金连杆之间设置有若干横向钛合金连杆,横向钛合金连杆与竖向钛合金连杆之间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组件...
闵锐阚静凌芬芬
降脂治疗逆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通过血管内超声了解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退缩及其成分的影响。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至少有一支主要冠状动脉存在20%~50%狭窄(目测)的70名患者,利用Excel表格按1∶1比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mg/d,35例)组和氟伐他汀(80mg/d,35例)组。通过血管内超声灰阶成像(C-IVUS)和虚拟组织学成像(VH-IVUS)脱机分析软件分别测量降脂治疗12个月前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管腔体积及成分的变化。结果 56例(80%)患者完成全部随访过程,阿托伐他汀组及氟伐他汀组各28例。经过12个月的降脂治疗,阿托伐他汀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由(3.43±0.65)mmol/L降至(2.11±0.41)mmol/L(P<0.001),下降(36.9±14.7)%;氟伐他汀组LDL-C由(3.36±0.69)mmol/L降至(2.75±0.85)mmol/L(P=0.002),下降(16.1±30.3)%,两组间LDL-C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阿托伐他汀组斑块体积由(351.0±152.2)mm3减至(314.4±112.9)mm3(P=0.001),下降(8.5±12.9)%;氟伐他汀组斑块体积由(294.6±87.6)mm3增至(308.4±91.5)mm3(P=0.001),增加(4.7±9.2)%,组间斑块体积变化的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阿托伐他汀组斑块体积下降百分比与LDL-C下降百分比呈正相关(r=0.586,P=0.001)。坏死核心(NC)比例阿托伐他汀组由(13.8±3.9)%下降至(10.8±6.9)%(P=0.023),而氟伐他汀组由(12.7±3.4)%增至(15.0±7.8)%(P=0.111),组间NC比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阿托伐他汀20mg降脂治疗可显著缩小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体积,并可减少斑块坏死核心比例,斑块体积下降百分比与LDL-C下降百分比呈正相关,而氟伐他汀80mg不能阻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谢向荣陈绍良张厚军单守杰刘志忠阚静
关键词:降血脂药冠状动脉疾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