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爱华

作品数:28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CT
  • 5篇CT定位
  • 4篇图像
  • 4篇肿瘤
  • 4篇肝脏
  • 4篇穿刺
  • 3篇射频
  • 3篇射频消融
  • 3篇射频消融治疗
  • 3篇消融
  • 3篇消融治疗
  • 3篇肝穿
  • 3篇X线
  • 3篇X线计算
  • 3篇X线计算机
  • 3篇病变
  • 2篇断层扫描
  • 2篇多层面CT
  • 2篇影像
  • 2篇三维适形

机构

  • 28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28篇郭爱华
  • 21篇王开祥
  • 18篇徐元昌
  • 12篇关静
  • 8篇顾明
  • 3篇黄之杰
  • 3篇白小红
  • 2篇何次
  • 2篇袁树斌
  • 2篇胡朝芬
  • 2篇蔡炬
  • 1篇盛金平
  • 1篇黄茂清
  • 1篇柯振武
  • 1篇田朝艳
  • 1篇何乾文
  • 1篇樊玲
  • 1篇蒋锐
  • 1篇徐宏图
  • 1篇高玉川

传媒

  • 13篇西南军医
  • 6篇西南国防医药
  • 4篇成都军区医院...
  • 2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年份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X刀CT定位扫描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2004年
郭爱华徐元昌黄之杰关静王开祥高玉川韩志刚
关键词:X刀三维适形放疗
帕金森病定向术后影像学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总结立体定向丘脑毁损术治疗128例帕金森病的影像学改变及影响疗效的因素分析。方法:128例帕金森病病人均采用温控射频热凝制造丘脑腹外侧核毁损灶。结果:本组病例症状完全控制95例(74.21%),症状控制伴有肢体麻木、情感、智能障碍27例(21.09%),无效5例(3.90%),恶化1例(0.78%)。结论:经统计学处理显示CT定位靶点法与脑室造影定位法对疗效影响无显著性差异。靶点定位、毁损灶大小与手术疗效、并发症密切相关。
袁树斌顾明徐元昌黄茂清曾凡俊陈礼刚吴敏清郭爱华
关键词:帕金森病丘脑毁损术立体定向外科
RIS和PACS工作流程探讨被引量:3
2005年
徐元昌蔡炬关静郭爱华王开祥
关键词:医院管理
对577例CT造影剂副反应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分析离子型造影剂与非离子型造影剂常规注射速度和非离子型造影剂常规注射速度与低速度注射所产生的副反应。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 离子型造影剂 32 83例 ,非离子型造影剂 2 6 88例常规注射速度注射和非离子型造影剂 1984例低速度注射 ,统计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与结论  (1)离子型造影剂比非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发生率高 ,副反应程度也是离子型造影剂较非离子型造影剂严重。 (2 )常规注射速度注射较低速度注射的副反应发生率高 ,低速度注射副反应程度更加轻微。
王开祥郭爱华关静江泽琴
关键词:离子型造影剂非离子型造影剂
颅内前联合—后联合间线与体表听眦线相关性探讨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 AC— PC间线与体表 MC线之间的关系 ,为脑立体定向颅内靶点毁损术 CT定位提供一条体表扫描基线。方法 分析 90例 X线脑室造影头颅片 ,测量 AC— PC线与 MC线之间的夹角 ,确定 CT定位扫描基线。并用此基线对一组锥体外系疾病患者进行立体定向术前 CT定位 ,观察定位效果 ,验证可靠性。结果  AC— PC线与 MC线的夹角为 7°~ 13°(9.92 5± 1.2 4)°。 AC- PC线与 MC线向前开放 10°角的角边线 (MB线 )基本平行。本研究中 CT治疗组靶点命中率为 91.8% (脑室造影组 87.3% ) ;随访观察 CT组的总有效率为 95 .3%。结论  1体表 MB线与颅内 AC- PC线呈恒定的平行关系 ;2脑立体定向颅内靶点毁损术治疗锥体外系疾病 CT定位时 ,可用 MC线向前开放 10度角边线 ,即体表MB线作为扫描基线。
徐元昌顾明柯振武郭爱华王开祥
关键词:立体定向神经外科CT定位
CT引导肺穿刺活检23例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病理诊断结果与穿刺术中遇到的问题。结果腺癌7例,鳞癌8例,结核3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小细胞肺泡癌1例,神经鞘瘤1例,未采集到标本1例,穿刺未成功1例。阳性率91.3%。结论CT引导肺穿刺活检临床诊断价值高。
王开祥江泽琴关静郭爱华
关键词: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CT影像诊断
多排探测器CT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优越性被引量:1
2004年
关静徐元昌郭爱华王开祥胡朝芬何次
胸部小剂量螺旋CT扫描的价值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胸部小剂量螺旋CT扫描的价值。方法对76例受检者在行常规剂量胸部螺旋CT扫描后再进行小剂量螺旋CT扫描,而后对两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显示正常胸部结构方面两组图像无明显差异。结论胸部小剂量螺旋CT是有价值的,特别适合于大规模体格检查,有取代常规胸部X线体检可能。
蒋锐顾明田朝艳何乾文王开祥郭爱华
关键词:胸部小剂量X线计算机
64排CT对肺部弥漫性疾病的诊断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肺部弥漫性病变的CT表现。方法:利用64排螺旋CT对56例肺部弥漫性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CT特点。结果:肺部弥漫性病变影像表现复杂,诊断极其困难。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的三维重建(横断、冠状、矢状),可清晰显示病变特点,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对肺部弥漫性病变的正确诊断。
黄之杰郭爱华樊玲
关键词:肺部弥漫性疾病64排螺旋CT
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术CT随访扫描技术探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治疗肝癌术后CT随访的时机和扫描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治疗肝癌术中的87例患者,在术后1周至6个月的CT扫描方法和CT表现。结果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治疗肝癌术后毁损灶在不同时期的CT表现各不相同。毁损灶在早期(一个月内)CT表现呈混合密度,中央区以稍高密度为主,而周围则呈低密度,病灶边界不清。增强扫描时中央区大部无强化,而边缘则呈不均匀强化。半年后随访病灶则呈边界清楚不强化的低密度影。结论早期CT随访判定局部是否存在出血,毁损灶大小,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后期强化扫描对病灶的残留和复发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后期CT随访时应常规进行螺旋双期扫描。
郭爱华徐元昌王开祥关静顾明
关键词:断层扫描射频消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