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家骅

作品数:203 被引量:1,027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0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07篇心脏
  • 65篇手术
  • 57篇瓣膜
  • 56篇外科
  • 46篇动脉
  • 43篇心脏病
  • 42篇风湿
  • 42篇风湿性
  • 38篇心脏瓣膜
  • 36篇风湿性心脏
  • 36篇风湿性心脏病
  • 33篇外科手术
  • 29篇外科治疗
  • 28篇主动脉
  • 27篇二尖瓣
  • 26篇心肌
  • 25篇置换术
  • 24篇动脉瓣
  • 22篇主动脉瓣
  • 17篇术后

机构

  • 198篇第二军医大学
  • 7篇复旦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苏州市第二人...
  • 2篇解放军第45...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85...
  • 1篇加拿大多伦多...

作者

  • 203篇郝家骅
  • 189篇张宝仁
  • 140篇朱家麟
  • 110篇徐志云
  • 85篇梅举
  • 55篇王志农
  • 48篇邹良建
  • 41篇于伟勇
  • 29篇陈如坤
  • 28篇孙道华
  • 25篇汪曾炜
  • 21篇邹良健
  • 20篇王连才
  • 18篇李莉
  • 16篇陆方林
  • 13篇武士英
  • 12篇韩林
  • 11篇蔡凯华
  • 11篇王尔松
  • 11篇王军

传媒

  • 60篇第二军医大学...
  • 25篇中华胸心血管...
  • 15篇中华外科杂志
  • 15篇中国胸心血管...
  • 14篇解放军医学杂...
  • 9篇中国循环杂志
  • 6篇中华心血管病...
  • 6篇中国心脏起搏...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华心律失常...
  • 4篇中国医师协会...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第八届华东六...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国外医学(心...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华临床医药...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7篇2004
  • 9篇2003
  • 11篇2002
  • 12篇2001
  • 16篇2000
  • 25篇1999
  • 14篇1998
  • 38篇1997
  • 8篇1996
  • 16篇1995
  • 12篇1994
  • 7篇1993
  • 2篇1992
2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的病理解剖及手术治疗被引量:4
1997年
在近16年中共手术治疗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34例,占同期主动脉瓣置换(AVR)的18.9%。行AVR32例,因主动脉瓣钙化或赘生物累及二尖瓣行双瓣置换(DVR)2例,同期行二、三尖瓣环成形,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等14例。术后住院死亡4例,无晚期死亡。结果显示中国人二叶主动脉瓣以男性居多,左、右二叶型较前、后二叶型常见。50%以上有假性交界,冠脉开口位置基本正常,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关闭不全(AR)和AS是其三大合并症。外科治疗应注意掌握好手术时机、心肌保护、辅助心功能及防治心律失常。
徐志云张宝仁朱家麟郝家骅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病理学外科手术
腹膜透析治疗成人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附98例报道)
本文对采用腹膜透析治疗成人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我国腹膜透析是治疗成人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且宜尽早进行.
徐激斌徐志云张宝仁郝家骅邹良建梅举王志农于伟勇
关键词:心脏手术手术并发症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
文献传递
应用自体心包行器质性三尖瓣病变瓣膜成形术被引量:9
2003年
徐志云张宝仁邹良建梅举郝家骅王志农
关键词:自体心包瓣膜成形术手术方法体外循环
IABP在术后危重心脏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报告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治疗术后危重心脏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 12例心脏手术后并发心源性休克及低心排的患者应用IABP治疗。其中双瓣置换术 2例 ,二尖瓣置换加冠状动脉搭桥术 1例 ,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术 8例 ,冠状动脉搭桥术加左室室壁瘤切除重建术 1例。结果  8例顺利脱离IABP ,成功率为6 6 .7% (8/ 12 )。结论 IABP是抢救危重心脏病患者的有效措施 ,对危重心脏病有适应证者应及早使用。
徐忠恒钱永跃郝家骅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心脏手术危重心脏病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
主动脉瓣心内膜炎伴瓣周脓肿的手术治疗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主动脉瓣心内膜炎合并瓣周脓肿的方法与疗效。方法1991年6月至2006年6月手术治疗21例主动脉瓣心内膜炎合并瓣周脓肿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9.2岁(14-60岁);自体主动脉瓣心内膜炎15例,人造心脏瓣膜心内膜炎6例。术中采用补片修补主动脉壁及瓣周缺损者9例,其中包括升主动脉左侧壁脓肿清除后形成瘘道,致主动脉与主肺动脉相通者3例;1例因主动脉壁及瓣周组织破坏严重难以用补片修补者,行Bentall手术,3例以自体心包或牛心包片重建主动脉瓣环,8例未作补片修补。全组行主动脉瓣置换术20例,Bentall术1例,所用21只人造心脏瓣膜均为机械瓣。结果2例(9.5%)人造瓣膜心内膜炎患者,术后早期死于多器官衰竭。长期存活19例,术后随访3月-15年(平均5.7年),无晚期死亡,未见心内膜炎复发及瓣周漏。结论主动脉瓣心内膜炎合并瓣周脓肿手术治疗的原则为彻底清除感染病灶,妥善处理主动脉瓣病变,改善心脏等器官功能,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抗感染与预防再感染。
梅举丁芳宝鲍春荣郝家骅谢晓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置换
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细胞内肌浆网钙离子转运功能变化的机制
1999年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内肌浆网Ca2+转运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19例风心病患者(风心病组)和6例意外脑死亡者(对照组)心肌肌浆网钙泵蛋白和兰尼碱受体含量,同时采用草酸盐易化的肌浆网Ca2+摄取法测定两组心肌肌浆网的Ca2+摄取功能,采用测定“裸露”心肌束的咖啡因敏感性方法测定风心病患者心肌肌浆网的Ca2+释放功能。结果:风心病组钙泵蛋白和兰尼碱受体相对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显著减少23%(P<0.01)和10%(P<0.05),心肌匀浆肌浆网Ca2+摄取量和摄取率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并且风心病患者钙泵蛋白相对含量变化与肌浆网Ca2+摄取率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81,P<0.01),“裸露”心肌束的相对Ca2+释放速率变化也明显低于正常水平,且与兰尼碱受体相对含量变化密切相关(r=0.67,P<0.05)。结论:风心病心肌细胞内肌浆网Ca2+摄取和释放功能下降的机制主要与肌浆网的Ca2+摄取和释放蛋白含量变化有关。
于伟勇张宝仁朱家麟郝家骅陆方林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细胞肌浆网转运功能
49例儿童心脏瓣膜替换术的经验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报告儿童心脏瓣膜替换术的经验。方法:49例儿童心脏瓣膜替换者,男34例,女15例,年龄5~14(平均116)岁。其中行二尖瓣替换术32例、主动脉瓣替换术10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5例、三尖瓣替换术2例,所用心脏瓣膜均为机械瓣。同期处理合并的心脏病变。结果: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低心输出量综合征5例,呼吸衰竭2例,心律失常2例。其中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612%。随访05~13(平均547)年,晚期死亡3例(652%)。结论:儿童心脏瓣膜替换时,人工心脏瓣膜尽量选用成人型号,术后常规行华法林抗凝。
梅举张宝仁郝家骅徐志云邹良建邵文玉
关键词:心脏瓣膜替换术儿童心脏外科手术手术方式
风湿性三尖瓣病变的瓣膜成形术被引量:5
1994年
作者报道49例风湿性三尖瓣病变的成形术,占同期三尖瓣病变的13.5%。以狭窄为主26例,以关闭不全为主23例;后瓣与隔瓣交界融合9例,前瓣与隔瓣交界融合7例,前后瓣交界融合5例,混合存在5例。合并瓣下结构病变17例,联合其它心脏瓣膜手术:双瓣置换33例,二尖瓣置换15例,主动脉瓣置换1例。手术采用闭合后瓣的二叶化手术或节段性DeVega成形术;交界融合切开加瓣环成形术;瓣下结构粘连分离加腱索乳头肌劈开加瓣环成形术。术后早期死亡3例,其余46例术后随访2个月~7年(平均4.2年)。术后半年超声复查右房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三尖瓣轻到中度反流8例,无反流38例(82.61%),心功能转为I级34例、II级10例、III级2例,无晚期死亡。
郝家骅张宝仁陈如坤朱家麟孙道华邹良建徐志云钱伟梅举余伟勇
关键词:成形术三尖瓣风湿性心脏病
抗CD_4单抗、环孢素和供体脾细胞诱导大鼠移植心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1996年
本实验采用大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研究了抗CD_4单抗、环孢素 A(CsA)和供体脾细胞(DSC)诱导大鼠移植心特异性免疫耐受的作用。
徐志云张宝仁朱家麟郝家骅陈如坤
关键词: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环孢素脾细胞
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迷宫和二尖瓣手术围术期的血液动力学监测
1996年
采用Swan-Ganz漂浮导管,对14例同时行迷宫和二尖瓣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在术前和术后24h、48h及1个月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结果:①术后24h、48h、1个月的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左室每搏作功指数(LVSWI)和右室每搏作功指数(RVSWI)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01)。②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毛楔压(PAWP)、中心静脉压(CVP)、左心作功指数(LCW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右心作功指数(RCWI)等,术后与术前以及不同时间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MPAP、PAWP、CO、CI、SI、SVRI、LVSWI的异常发生率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或<0.0001。迷宫术后CO较术前明显提高,左房压力恢复正常,肺血管压力降低。以上表明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迷宫和二尖瓣术后CO、左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无围术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提示血液动力学监测对及时了解泵功能状态、指导治疗和评价手术疗效是非常?
李莉汪曾炜张宝仁朱家麟郝家骅王志农韩林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血液动力学迷宫手术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