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亮

作品数:11 被引量:108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鱼类
  • 3篇群落
  • 3篇群落结构
  • 3篇黄河
  • 3篇黄河口
  • 2篇调沙
  • 2篇调水调沙
  • 2篇多样性
  • 2篇优势种
  • 2篇鱼类群落
  • 2篇珠江口
  • 2篇类群
  • 2篇长江口
  • 1篇大型底栖动物
  • 1篇底栖动物
  • 1篇营养级
  • 1篇鱼类群落结构
  • 1篇生理代谢
  • 1篇生物量
  • 1篇水域

机构

  • 10篇上海海洋大学
  • 5篇山东省海洋水...
  • 5篇山东省海洋资...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11篇郑亮
  • 4篇李凡
  • 3篇吕振波
  • 2篇徐炳庆
  • 1篇徐宗法
  • 1篇李少文
  • 1篇王田田
  • 1篇姜美洁
  • 1篇张焕君
  • 1篇张爱波
  • 1篇刘元进
  • 1篇任中华
  • 1篇丛旭日
  • 1篇张文斌
  • 1篇张莹

传媒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海洋渔业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2013年中...
  • 1篇2012年中...

年份

  • 7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莱州湾沉积物有机质来源被引量:10
2014年
应用C/N、δ13C、δ15N解析了莱州湾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发现湾内有机质主要存在海洋、河口浮游植物以及陆地有机质3种来源。通过C/N、δ13C定量示踪,发现海洋浮游植物是湾内沉积物有机质的最主要来源,相对含量在41.6%—58.5%之间。河口浮游植物有机质、陆源有机质相对含量波动较大,分别在3.8%—43.8%、0—53.5%之间。海洋浮游植物有机质在整个海湾都表现出较高含量。近岸河口附近海域往往表现出高含量的河口浮游植物有机质特征,陆源有机质含量较高区域大都集中在黄河口周围海域,高河口浮游植物有机质以及高陆源有机质特征在黄河口周围海域均有出现。
张明亮姜美洁付翔吕振波郑亮
关键词:C/N
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水域鱼类分类学多样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为了解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水域鱼类分类学多样性及物种之间的差异关系,根据对3个河口水域鱼类的调查资料,采用Nelson分类系统对鱼类名录进行系统整理,运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各分类单元相似性指数和物种相对丰富度指数方法,对3个河口水域鱼类物种组成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3个河口水域共有鱼类1210种,其中黄河口水域198种,长江口水域338种,珠江口水域1009种,各水域鲈形目种类最多,且目级相对丰富度也以鲈形目最高;等级多样性指数(Δ+)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均以珠江口水域最低,说明珠江口水域鱼类较其他2个河口水域鱼类群落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且不同分类阶元间物种分布较均匀;相似性分析表明,黄河口水域和珠江口水域鱼类相似性在各分类阶元均最低,说明两个河口水域之间鱼类种类组成差异较大。
郑亮吕振波李凡徐炳庆李敏利杨福芝
关键词:长江口水域珠江口水域
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及邻近海域鱼类分类学多样性研究
为了解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及邻近海域鱼类分类学多样性及群落之间的差异关系,本文根据3个河口及邻近海域鱼类调查研究的现有资料及历史资料,并采用Nelson分类系统对鱼类名录系统整理,从分类学多样性和各分类单元相似性及相对...
郑亮吕振波李凡陈建强
文献传递
莱州湾游泳动物群落种类组成及多样性被引量:35
2013年
为了解莱州湾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现状及变化,作者于2010–2011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0月)和冬季(12月)在该海域进行了8航次底拖网调查,对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与多样性进行了研究。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85种,包括鱼类55种、甲壳类25种、头足类5种;鲈形目最多(28种),十足目(24种)次之。游泳动物种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是鱼类种数变化引起的,甲壳类和头足类种数季节变化较小。优势种分析表明,目前莱州湾中上层鱼类以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和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为主,底层鱼类以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和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为主,甲壳类以口虾蛄(Orgtosaquilla oratoria)、日本虫寻(Charybdis japonica)和日本褐虾(Crangon hakodatei)为主,头足类以枪乌贼(Loliolus sp.)为主。枪乌贼、矛尾虾虎鱼、斑鰶在2年调查中均为优势种,鳀(Engraulis japonicus)已不再是莱州湾的优势种类。Shannon-Wiener指数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其季节间差异显著(F=6.003,P<0.001),而年间差异不显著(t=0.446,P=0.657>0.05);调查海域西南部的站位Shannon-Wiener指数较低,而东北部则较高。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莱州湾游泳动物种数特别是鱼类种数呈下降趋势,目前,软骨鱼类及硬骨鱼类中的河口种、溯河洄游种、大型经济种、鲆蝶类和东方鲀类等种数已显著减少;群落优势种沿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黄鲫(Setipinna taty)、鳀、赤鼻棱鳀、枪乌贼不断向更小型化的方向演替。增殖放流种类在调查中均有渔获,仅鮻(Liza haematocheilus)于2010年冬季成为该季节优势种,表明增殖放流活动并未较大程度改变莱州湾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目前夏季是游泳动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的季节,也略高于1982–2006年调查结果,可能与伏季休渔政�
李凡张焕君吕振波徐炳庆郑亮
关键词:优势种多样性
莱州湾海域虾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被引量:7
2014年
根据2010年5月(春季)、8月(夏季)、10月(秋季)和12月(冬季)在莱州湾海域(37°12′~ 37°40′N、119°05′~120°00′E)进行的4次虾类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该海域虾类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捕获虾类13种,隶属于8科12属,其中冬季种类数最多(11种),其余季节种类数均为8种.优势种组成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四季共有优势种为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1种,其余为季节性优势种;相对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夏季资源量最高,其次为春季和冬季,秋季最低,平均网获质量的变化范围为0.82~3.55 kg&#183;h-1,平均网获尾数为509~1234 ind&#183;h-1.春季虾类资源量空间分布比较均匀,夏季、秋季和冬季资源量主要分布在黄河口及其附近海域;虾类种类Margalef丰富度指数(D)的变化范围为0.22 ~0.69,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0.30~0.78,Pielou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26 ~0.46,且多样性指数均以冬春季节较高,夏秋季节较低.多元统计分析表明,冬季莱州湾虾类群落结构可划分为3个组群:莱州湾东南部近岸组群(A族群)、西部近岸组群(C族群)和湾口组群(B族群).ANOSIM分析表明,冬季3个组群之间差异极显著,两两之间差异亦极显著;各组群典型种与组群间分歧种对群落结构的影响明显;组群的划分与各水域环境关系较为密切.本研究旨在为莱州湾虾类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及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增殖放流提供科学依据.
任中华郑亮李凡吕振波
关键词:虾类群落结构多样性
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8
2014年
为了解黄河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变化,根据2012年调水调沙前、中、后3航次底拖网调查数据,研究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群落组成、优势种、空间分布及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3次调查共捕获鱼类39种,隶属8目23科37属。鱼类栖息水层类型组成变化较大,前调查优势类群以底层鱼类为主,中调查和后调查以中上层鱼类为主,而适温类型组成则较稳定。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明显,前调查平均生物量(6.4±1.9)kg/h,各站位分布较均匀;中调查平均生物量(62.1±29.1)kg/h,高值主要分布在近岸海域;后调查平均生物量(48.2±17.2)kg/h,高值主要分布在近河口及东南调查海域。3次调查丰富度指数(D)依次升高,但各航次间差异不显著(P>0.05);多样性指数(H?)以前调查最高,中调查最低,各航次间差异极显著(P<0.01);均匀度指数(J?)变化趋势和多样性指数一致。研究认为黄河调水调沙导致的泥沙沉降对底层鱼类产生了不利影响,而淡水和营养盐的注入,对中上层鱼类特别是浮游生物食性鱼类则产生了有利影响。
郑亮吕振波李凡张岚于文宋
关键词:调水调沙黄河口优势种群落结构
莱州湾鱼类种类组成及季节变化
根据2010年和2011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0月)和冬季(12月)在莱州湾进行的20站位底拖网调查数据,对鱼类生态类型组成及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周年共捕获鱼类55种,全部为硬骨鱼类,隶属于8...
郑亮李凡吕振波徐炳庆王田田
关键词:生物量
缺氧胁迫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生理代谢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的方法,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在缺氧(DO〈2mg·L-1)胁迫20d后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同时对菲律宾蛤仔在正常充氧(对照组)和缺氧状态下(缺氧组)的耗氧率、排氨率(NH3-N)、CO2排出率和O:N进行研究,以期了解缺氧条件下菲律宾蛤仔生理代谢特征及其代谢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缺氧胁迫20d后菲律宾蛤仔组织结构与对照组相比出现差异,缺氧组个体组织中分布有零星的深紫色圆斑点,可能是由于缺氧引起菲律宾蛤仔脂质代谢发生异常,形成脂质沉积;在22℃水温条件下,随着缺氧胁迫时间的推移,缺氧胁迫对菲律宾蛤仔耗氧率、排氨率、CO2排出率影响显著;在缺氧胁迫2d时,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排氨率和CO2排出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0.566、0.079和26.236mg·g-1·h-1,菲律宾蛤仔耗氧率和排氨率在缺氧胁迫2d达到最低值,而CO2排出率在第20d达到最低值,为7.422mg·g-1·h-1,约为对照组的1/2;缺氧组的O:N比值范围是6.25—12.11,且在缺氧20d达到最高值,为12.11。由此可知,缺氧胁迫对菲律宾蛤仔的组织结构和生理代谢产生了影响,缺氧组的菲律宾蛤仔组织结构异常、活力下降,生理代谢功能降低,研究结果可为菲律宾蛤仔养殖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张文斌吕振波张莹陈建强李凡郑亮丛旭日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缺氧耗氧率排氨率
基于稳定碳氮同位素的莱州湾4种鳀鲱科鱼类营养级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为研究莱州湾4种鳀鲱科鱼类营养级, 根据2011年夏季(8月)和秋季(10月)莱州湾底拖网调查取得的样品, 测定了130 尾样品的稳定碳氮同位素值。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δ13C值范围为-21.97‰-11.67‰, δ15N值范围为8.54‰-15.9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各种类间稳定碳氮同位素比值差异显著(P〈0.05)。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和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的δ15N值随叉长变化而有显著变化(P〈0.05), 但黄鲫(Setipinna taty)和赤鼻棱鳀(Thrissa kammalensis)的δ15N值随叉长的变化不明显(P〉0.05)。青鳞小沙丁鱼营养级范围为2.80-4.88, 平均营养级为3.52±0.46; 斑鰶营养级范围为2.71-4.29, 平均营养级为3.34±0.33; 赤鼻棱鳀的营养级范围为3.38-4.42, 平均营养级为3.97±0.28; 黄鲫的营养级范围为3.28-4.13, 平均营养级为3.76±0.23。根据稳定碳氮同位素结果,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斑鰶的稳定碳同位素值范围较宽(-20.92--11.67), 几乎涵盖了其余3种鱼类的稳定碳同位素范围(-21.97--16.68), 表明斑鰶栖息水层分布较广, 和传统的中上层鱼类有明显差异; (2)斑鰶营养级随叉长增加而降低, 青鳞小沙丁鱼营养级随叉长增加而增加, 黄鲫和赤鼻棱鳀营养级随叉长变化不明显; (3)与胃含物分析方法相比, 赤鼻棱鳀营养级偏高0.7左右, 可能与赤鼻棱鳀摄食较多底层虾类有关, 其他3种鱼类稳定同位素测定结果略高, 但基本相当。本研究结果可为认识莱州湾渔业生物的营养关系以及构建食物网提供依据。
王田田吕振波李凡徐炳庆张爱波郑亮
关键词:黄鲫营养级
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被引量:14
2014年
2011年对莱州湾20个站位进行了4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177种大型底栖动物,以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为主。使用Brey经验公式进行大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计算。结果表明: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年均丰度为3057.69 ind·m-2,生物量为3.45 g·m-2(去灰干质量),次级生产力为5.60 g·m-2·a-1(去灰干质量),P/B值为1.59 a-1。相关分析表明,除生物量和丰度之外,叶绿素a含量是影响次级生产力的重要环境因子。群落组成中以个体小、生活史短、代谢快的底栖动物为主。通过估算得出,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约为3.48×104t·a-1(去灰干质量),约1.93×105t·a-1(鲜质量)。
李少文李凡张莹刘元进徐宗法郑亮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P环境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