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古生

作品数:50 被引量:264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阻塞性
  • 18篇阻塞性黄疸
  • 18篇黄疸
  • 15篇造影
  • 15篇病理
  • 12篇胆道
  • 12篇肝穿
  • 11篇病理学
  • 10篇活检
  • 9篇胆管
  • 9篇肿瘤
  • 9篇介入
  • 9篇经皮肝穿刺
  • 8篇细胞
  • 8篇穿刺
  • 7篇胆道活检
  • 7篇胆道造影
  • 7篇影像
  • 7篇肝细胞
  • 5篇胆道造影术

机构

  • 33篇郑州大学第一...
  • 9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郑州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49篇邢古生
  • 32篇韩新巍
  • 25篇马波
  • 25篇吴刚
  • 24篇李永东
  • 11篇高雪梅
  • 11篇马南
  • 7篇周纯武
  • 6篇王艳丽
  • 5篇王爽
  • 4篇李天晓
  • 4篇赵心明
  • 3篇欧阳汉
  • 3篇毕新宇
  • 3篇蔡建强
  • 3篇赵建军
  • 3篇赵平
  • 2篇马霄虹
  • 2篇张磊
  • 2篇管生

传媒

  • 6篇介入放射学杂...
  • 5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医药论坛杂志
  • 4篇癌症进展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放射学实践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河南医药信息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6篇2005
  • 14篇2004
  • 8篇2003
  • 7篇2002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骶骨肿瘤手术前介入栓塞治疗的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王艳丽韩新巍高雪梅马南吴刚邢古生马波
关键词:骶骨肿瘤术前介入栓塞治疗栓塞剂血管造影
阻塞性黄疸:经皮穿刺胆道造影下胆道钳夹活检与毛刷活检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比较胆道钳夹与毛刷活检的诊断敏感率 ,探索胆道疾病病理学检查新途径。方法 连续 92例阻塞性黄疸接受经皮肝穿胆道造影 (PTC)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 (PTCD)治疗。PTCD过程中 ,影像监测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 ,向胆道内引入活检钳和毛刷对梗阻段钳夹和毛刷活检 ,行组织病理学和细胞检查。结果  92例钳夹活检患者 90例成功获得组织块 ,技术成功率 97.8% (90 92 )。钳夹活检敏感率较毛刷活检敏感率高 (88.0 %比 76 .2 % ,χ2 =4 .2 5 1,P =0 .0 39)。结论 PTC下胆道钳夹活检操作简单 ,创伤小 ,敏感度高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胆道病理学诊断新途径 ,毛刷活检在胆管癌的诊断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李永东韩新巍吴刚马波邢古生
关键词:活检胆道造影阻塞性黄疸敏感率经皮穿刺
对阻塞性黄疸行胆道活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索一条胆道活检新途径 ,依据病理指导临床治疗阻塞性黄疸。方法 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PTCD)过程中 ,82例阻塞性黄疸经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 (PTC)途径向胆道内送入8F鞘管 ,引入活检钳和毛刷对梗阻段胆道钳夹活检和毛刷刷取获得标本 ,行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并进行 χ2 检验。结果  82例胆道钳夹组织块的技术成功率为 97.6 % ,活检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82例钳夹活检中 72例获得组织学诊断 ,钳夹病理学敏感率为 87.8%。胆管癌钳夹活检敏感率较非胆管恶性肿瘤高 (χ2 =4 .0 6 7,P =0 .0 4 4 )。 74例毛刷刷取中 5 6例获得细胞学诊断 ,诊断敏感率为 75 .7% ;钳夹病理学敏感率较毛刷高 ,差异有显著性 (χ2 =3.886 ,P =0 .0 4 9) ,毛刷活检可作为钳夹活检的一种补充。结论 PTC下胆道钳夹活检操作简单 ,技术成功率高 ,创伤小且并发症少 ,病理学诊断敏感性高 。
韩新巍李永东马波邢古生吴刚马南
关键词:钳夹胆道活检敏感率阻塞性黄疸胆道病理学诊断
CT与MRI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癌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6
2010年
目的比较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及3.0T M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细胞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60例临床疑似HCC患者接受CT及MR检查,39例确诊为HCC,共59个病灶。CT采用平扫加三期增强,MR采用LA-VA技术双动脉期、双门脉期、双静脉期及延迟期共7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观测数据行Alternative-free-response ROC(AFROC)曲线分析,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z),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CT增强扫描的Az平均值为0.8120±0.0118,M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Az平均值为0.9093±0.00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cm的HCC病灶组,CT和MR增强扫描的平均灵敏度分别为63.89%和80.55%。在1~3cm组和〉3cm组,CT和MR增强扫描诊断的灵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所有病灶中,CT多期增强扫描的灵敏度低于MR动态增强扫描(83.62%vs8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阳性预测值(PPV)也低于MR扫描(93.07%vs96.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诊断HCC病灶方面,MR动态增强扫描与CT增强扫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于小于1cm病灶,MR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的灵敏度显著高于CT增强扫描。
邢古生王爽欧阳汉马霄虹周纯武
关键词:肝肿瘤磁共振成像诊断显像
婴幼儿先天性多发体动脉-肺动脉瘘大咯血的栓塞治疗被引量:1
2003年
韩新巍邢古生李永东
关键词:婴幼儿大咯血栓塞
肝细胞肝癌的CT及MR比较影像学分析
第一部分: 目的:本研究通过非酒精性脂肪肝背景下的肝细胞肝癌(HCC)的CT及MR扫描,对化学位移T1WI双回波成像进行定量评估,并与CT所见对比;并总结在脂肪肝背景下肝细胞肝癌的T1WI表现特征。 ...
邢古生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
文献传递
胆管癌致肝右叶严重萎缩一例被引量:2
2003年
韩新巍邢古生李永东
关键词:胆管癌病理诊断胆囊癌
外伤性颞浅动脉-眼上静脉瘘介入治疗一例
2004年
韩新巍吴刚黄玮高雪梅马南王艳丽邢古生马波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
小肠恶性肿瘤的病理及影像学诊断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小肠肿瘤包括十二指肠肿瘤及肠系膜小肠(即空肠、回肠)肿瘤,约占胃肠道肿瘤的1%~2%。西方国家发病率高于亚洲国家,总的小肠癌年龄调整发病率约1/10万人,流行率约0.6%。
邢古生周纯武
关键词:小肠肿瘤
CT动脉单期与MR双动脉期诊断肝细胞癌对比分析
2010年
目的以螺旋CT、3.0TMR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行增强扫描,对比CT单动脉期与MR双动脉期扫描对HCC病灶的显示能力。方法39例HCC患者59个病灶纳入本研究,并完成CT及MR检查。根据病灶大小,分为〉3cm组(n=20)、1~3cm组(n=27)及〈1cm组(n=12)。CT单动脉期采用25S延迟扫描;MR双动脉期采用肝脏加速容积采集(LAVA)技术,延迟时间分别相当于第17秒和24秒。比较CT动脉期和MR双动脉期对HCC病灶的显示能力。结果CT动脉期和MR双动脉期对小于〈1cm组HCC病灶的敏感度分别为50.00%(6/12)和75.00%(9/12),MR双动脉期的敏感度显著高于CT动脉期(P=0.04);在1~3cm组,CT动脉期与MR双动脉期的敏感度分别为66.67%(18/27)、81.48%(22/27)(P〉0.05);在〉3cm组,CT动脉期与MR双动脉期的敏感度均为95.00%(19/20)。结论对小于1cm的HCC灶,MR双动脉期扫描对病灶的检出效能高于CT单动脉期扫描。
邢古生王爽欧阳汉马霄虹周纯武
关键词:肝肿瘤X线计算机诊断显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