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茂林

作品数:9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沙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颅内
  • 2篇出血
  • 1篇新生儿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状况
  • 1篇心理状况调查
  • 1篇血乳
  • 1篇血乳酸
  • 1篇血乳酸监测
  • 1篇血性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灌流
  • 1篇医护
  • 1篇医护工作
  • 1篇医护工作者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治疗
  • 1篇隐球菌

机构

  • 9篇长沙市中心医...
  • 2篇长沙市妇幼保...

作者

  • 9篇邓茂林
  • 5篇邓湘辉
  • 3篇唐建生
  • 3篇刘祝钦
  • 2篇周虎
  • 2篇杨勇
  • 2篇杨卓
  • 2篇王振
  • 2篇肖慧
  • 2篇胡珏
  • 2篇王允
  • 2篇伍小霞
  • 1篇李圆菲
  • 1篇黄立新
  • 1篇周朝阳
  • 1篇徐伟
  • 1篇王淑芳
  • 1篇黎津伶
  • 1篇黎园
  • 1篇何润芝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国际神经病学...
  • 2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3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侧脑室引流治疗隐球菌脑膜炎颅高压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42例侧脑室引流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恶性颅高压的效果。方法对42例确诊为隐球菌脑膜炎合并严重颅高压(〉350mmH2O)的患者采用侧脑室微创引流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自主症状及脑脊液压力、脑脊液蛋白、白细胞数等指标,判断侧脑室引流术的治疗效果。结果42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41例患者的症状和观察指标均有明显好转,1例死亡。结论侧脑室引流术可以明显降低隐球菌脑膜炎合并严重颅高压患者的颅内压,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王振徐伟黎津伶胡珏肖慧邓茂林唐建生黄立新刘祝钦
关键词:脑膜炎
血乳酸监测在颅内肿瘤术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血乳酸在颅内肿瘤术后的意义。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颅内肿瘤患者107例,术前行血气分析,术后0、3、6、12、24、48、72小时行血气分析,记录血乳酸值。监测术后3小时ICP及平均动脉压。计算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ICP)。结果部分颅内肿瘤患者术后血乳酸有不同程度增高,与术后是否并发脑出血及脑灌注压低有相关性(P<0.05)。结论颅内肿瘤患者术后血乳酸增高并非一定提示容量不足,血乳酸动态监测评价术后患者颅内情况有重要意义。
邓茂林邓湘辉
关键词:血乳酸颅内肿瘤
脑电双频指数的早期目标导向镇静在ICU重症患者镇静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将脑电双频指数(BIS)引入ICU重症患者镇静策略并替代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对比实行早期目标导向镇静(EGDS)和标准化镇静(STDS)的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以及90 d死亡率。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住ICU机械通气≥48 h的重症患者(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20例、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32例),均分别随机分为EGDS组及STDS组;分析第一时间段两组患者的RASS与BIS的相关性,得出EGDS组患者达到RASS-2~1时的BIS为73.65±7.87,STDS组患者达到RASS-3^-1时的BIS为64.14±7.25;以上述BIS为导向分别运用于第二时间段内的两组患者镇静策略中,记录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以及90 d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4.12±137.96) h vs (155.33±64.86) h,P=0.08],EGDS组的住ICU时间长于STDS组(P<0.05),EGDS组的90 d死亡率高于STDS组(P<0.05)。结论 BIS与RASS有较好的相关性,能用于住ICU患者的镇静评估;引入BIS的EGDS与STDS的比较,仍需大样本研究。
邓湘辉何润芝强蕾李圆菲伍小霞杨勇周虎王允石磊邓茂林周朝阳王淑芳陈琼
关键词:清醒镇静危重病人医疗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TOAST分型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TOAST分型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64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对照组150例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TOAST分型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年组T...
胡珏赵志鸿唐建生邓茂林黎园刘祝钦
关键词:青年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
高危新生儿视网膜黄斑出血与屈光发育异常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高危新生儿视网膜黄斑出血与屈光异常的关系,并分析屈光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7-01/2018-01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高危新生儿1229例2458眼于出生后7d内进行RetCamⅢ眼底照像检查,并于1~1.5岁进行屈光筛查,分析高危新生儿屈光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高危新生儿中视网膜出血未累及黄斑者205眼(A组),其中屈光异常者6眼(2.93%);视网膜出血累及黄斑者57眼(B组),其中屈光异常者17眼(29.82%);无视网膜出血者2196眼(C组),其中屈光异常者40眼(1.82%),B组患儿屈光异常率高于A组和C组(均P<0.001),而A组与C组之间无差异(P=0.2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黄斑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屈光发育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视网膜黄斑区出血的新生儿中屈光发育异常率较高,黄斑出血和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导致屈光发育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此类新生儿群体加强观察和干预。
杨卓邓茂林任姗钱红艳
关键词:高危新生儿视网膜出血黄斑屈光异常
小脑出血治疗方法选择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收治小脑出血患者89例,根据患者小脑出血量的多少、是否破入脑室、是否有脑干受压等选择药物治疗、侧脑室引流术、小脑血肿微创穿刺术。结果:89例小脑出血患者中,好转及治愈72例,有效率80.9%,死亡17例,病死率19.1%。结论:根据血肿量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治疗及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刘祝钦王振肖慧邓茂林唐建生
关键词:小脑出血微创脑积水
奥氮平过量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奥氮平过量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并随访服用奥氮平超过20mg/天42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奥氮平过量的临床特征及相关治疗、预后。结果奥氮平剂量250mg/天以下(28例),出现常见不良反应:锥体外系表现(15例),焦虑(26例),血糖升高(12例)等;奥氮平剂量250mg/天以上(14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意识障碍(12例),呼吸抑制(10例),低血压(8例),继发多发脑梗死(3例),凝血机制异常(8例),肌溶解(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合并肝、肾、凝血、呼吸、循环功能)(8例)。死亡病例(4例)。抢救成功患者(10例)均早期行血液灌流治疗。结论服用奥氮平剂量250mg/天以上者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尽早行血液灌流治疗。
邓茂林邓湘辉
关键词:奥氮平血液灌流
10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医护工作者心理状况调查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突发公共事件下一线医护工作者的心理状态,为预防临床一线医护工作者心理障碍提供资料。方法应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突发事件下医护工作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心理评估,对各因子进行分析。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103例一线医护工作者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因子分值均高于中国成人常模数值;女性总分值、强迫症状、焦虑因子测评结果分数均高于男性;35-44岁年龄组与45~52岁年龄组强迫症状因子测评结果分数明显增高,35~44岁年龄组焦虑因子测评结果分数明显增高;护士组在强迫症状、焦虑因子分值高于医生组;高级职称躯体化单因子结果高于中级职称组,而强迫症状、焦虑因子中级职称组高于高级职称组;饮食、睡眠评估,88例出现异常。结论应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一线医护工作者心理健康评估,重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一线医护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邓茂林杨卓邓湘辉杨勇周虎伍小霞王允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医护工作者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TNF-α、IL-1β和IL-6对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诊断和预后的意义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IL-6在评估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入住本院重症医学科患者(75例),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又分为ICUAW治愈组和ICUAW未愈组。分别在机械通气后第3天、机械通气后第10天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监测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分析TNF-α、IL-1β和IL-6对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诊断和预后的作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机械通气第3天、机械通气后第10天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ICUAW未愈组与ICUAW痊愈组在机械通气后第10天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比较,ICUAW未愈组明显高于ICUAW痊愈组(P <0. 05)。机械通气第3天危重症多发性神经病(CIP)、危重症肌病(CIM)、危重症肌肉神经病(CIMN)之间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TNF-α、IL-1β和IL-6与ICU获得性肌无力发病存在相关性,机械通气患者持续TNF-α、IL-1β和IL-6水平增高,提示预后不良。
邓茂林杨卓邓湘辉
关键词:白介素-1Β白介素-6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