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业春

作品数:78 被引量:223H指数:8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6篇细胞
  • 28篇淋巴
  • 21篇形态学
  • 20篇肿瘤
  • 18篇树突
  • 18篇树突状
  • 17篇树突状细胞
  • 15篇形态学观察
  • 14篇小鼠
  • 14篇淋巴结
  • 14篇淋巴细胞
  • 14篇免疫
  • 11篇蛋白
  • 11篇肿瘤浸润
  • 9篇浸润淋巴细胞
  • 8篇肿瘤浸润淋巴...
  • 8篇抗原
  • 8篇黑色素
  • 8篇黑色素瘤
  • 7篇胃癌

机构

  • 76篇哈尔滨医科大...
  • 6篇齐齐哈尔医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哈尔滨商业大...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市第一...
  • 2篇医学部
  • 2篇黑龙江护理高...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冈山大学
  • 1篇嘉兴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解放军第21...

作者

  • 76篇贺业春
  • 45篇谢遵江
  • 29篇刘颖
  • 23篇贾立敏
  • 22篇刘丽
  • 9篇高江涛
  • 9篇方传龙
  • 9篇杨春林
  • 7篇申立山
  • 7篇郑金华
  • 7篇郭文广
  • 6篇朱保国
  • 5篇张湛波
  • 5篇刘文庆
  • 4篇宋承鑫
  • 4篇纪长伟
  • 4篇张亿倬
  • 3篇周海兵
  • 3篇张云芳
  • 3篇海力斯

传媒

  • 16篇现代生物医学...
  • 10篇哈尔滨医科大...
  • 9篇解剖学报
  • 8篇解剖科学进展
  • 5篇解剖学杂志
  • 3篇黑龙江医学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解剖与临床
  • 2篇解剖学通报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国外医学(免...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伤残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11篇2007
  • 9篇2006
  • 9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 2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8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叶)的淋巴流向
1982年
关于肺的淋巴流向国外已有不少报道,但对肺各叶输出淋巴管所注入的局部淋巴结,意见尚不一致[1-6]。而国人尚无有关这方面的材料,故特作此观察。所用材料是50具(男38具,女12具)1—6岁小儿的新鲜尸体。打开胸前壁,向肺胸膜下和器官内注射30%普鲁士蓝氯仿溶液和中性黄氯仿溶液。其中30例采用蓝、黄两色隔叶注射。将尸体置于5%福尔马林液中固定,一周后进行解剖、绘图并记录。
杨春林贺业春
关键词:主动脉弓淋巴组织呼吸器官左肺上叶淋巴流向右肺下叶
人皮肤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形态学研究
2001年
目的 探讨人皮肤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形态特征。方法 用光镜、电镜观察了 12例人皮肤癌不同病程癌组织中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分布和形态特点。结果 皮肤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主要分布于乳头层及网织层浅层。内皮细胞多数形态高大 ,细胞器丰富 ,胞质多见绒毛状突起 ,胞膜近基膜侧出现节段性高电子密度带。少数内皮细胞低矮扁平 ;病变晚期 ,线粒体肿胀 ,W P小体增多 ,胞膜上节段性高电子密度带减少。部分血管壁不完整 ,基膜不连续。结论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内皮细胞的活化 ,有利于淋巴细胞的穿越 ,随病程进展 ,内皮细胞发生损伤 ,淋巴细胞穿越减少。
方传龙谢遵江贺业春
关键词:皮肤癌淋巴细胞形态学
伤寒杆菌和柯萨奇病毒诱导小鼠肠道粘膜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建立适用于实验的免疫鼠模型 ,并确定建立免疫鼠模型的最佳剂量和时相。方法 用免疫血清学测定和光镜及电镜方法研究经口伤寒杆菌 (salmonellatyphi,ST)和柯萨奇病毒 (coxsackievirus ,CV)诱导的小鼠肠道粘膜免疫应答。结果 ST和CV均可引起肠道粘膜免疫应答。ST经口灌注造模较为适宜的剂量为 10 3 个菌 /ml,CV的剂量为 10 -12 单位 /ml,两者第 2次灌注后 7天为最佳时相。此时小鼠回肠和回肠集合淋巴小结及肠系膜淋巴结内淋巴细胞明显增多 ,集合淋巴小结明显增大 ,淋巴细胞增殖活跃 ,且未发生病理改变。结论 ST和CV是研究肠道粘膜免疫建立免疫鼠模型较理想的实验工具。
谢遵江刘文庆方传龙贺业春张湛波
关键词:伤寒杆菌粘膜免疫肠道粘膜
肝血管三维超声立体断层成像和三维超声能量成像的解剖学基础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通过肝立体解剖断层、三维超声立体断层图和三维超声能量图三种方法,对肝血管的立体走行和空间位置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创建肝叶、肝段和段内血管的三维超声立体图像,为肝占位性病变的精确定位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①选用经甲醛液浸泡固定的尸体肝标本15例,按肝叶间裂和段间裂及其2cm平行线进行切割,对断层面上血管的立体走行及空间位置关系进行观察、记录并拍照;②以肝立体断层解剖图为基础,用三维超声立体断层成像法和三维超声能量成像法,采集正常人体肝叶、肝段和段内血管的三维超声立体构筑图像。结果:①获得了22幅肝三维立体断层解剖图,在不同层面显示了肝不同部位的血管立体走行和空间位置关系。②利用三维超声立体断层成像法和三维超声能量成像法采集了正常人体肝各肝段和段内血管的三维立体断层图,显示的血管走行和空间位置与三维立体断层解剖图一致。结论:肝血管三维立体断层解剖图可作为三维超声立体断层成像和三维超声能量成像的解剖学依据。
石惠杰吴长君贺业春刘丽张雪菊刘露阳张春梅焦明德
关键词:成像解剖学
镀银染色研究大鼠肠系膜淋巴结网状纤维支架
2008年
目的:研究淋巴结内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网的形态、密度、排列方式及其空间联系,探讨淋巴结基质的组织构筑与功能。方法:用镀银染色光镜观察法观察健康、成熟Wistar大鼠肠系膜淋巴结的基质网状结构。结果:淋巴结的基质结构主要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组成,网状纤维由很多细束的原纤维组成。淋巴结内丰富的网状纤维互相交织,且与血管、淋巴窦和淋巴迷路管壁纤维网以及与被膜相延续,在整个器官内形成了三维、连绵不断的网状纤维网,构成淋巴结的结构支架。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网的形态、密度、排列方式及其空间联系等有区域性差别,大致可分为被膜及被膜下窦区、浅层皮质区、深层皮质区和髓质区。各个结构区间的纤维网互相连续。结论:淋巴结内网状纤维的排列与相关的网状细胞紧密相联,形成不同形式的网状纤维网,构成了淋巴结的结构支架,为细胞的居留和迁移提供结构支持和适宜的微环境。
郭文广朱保国贺业春贾立敏
关键词:网状纤维淋巴结镀银染色
树突状细胞在S-180肉瘤模型鼠体内的分布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等因子的表达
2006年
目的通过研究小鼠树突状细胞在体内的迁移、分布、形态特征及一些因子的表达情况,探讨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在S-180肉瘤模型鼠体内的表达及其在树突状细胞迁移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光镜、透射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染色方法,观察肿瘤模型鼠中树突状细胞的分布和形态学特征;分析上皮型钙黏附分子(E-cadherin)、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T细胞特异性趋化因子(Rantes)、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和趋化因子受体7(CCR7)的表达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树突状细胞在肿瘤模型鼠中,分布于肿瘤局部和腋窝淋巴结(ALN),在数量上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其ICAM-1、MCP-1、Rantes、MIP-1β和CCR7表达明显上调,E-cadherin的表达下降;分别与对照组数密度和面密度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肿瘤抗原诱导下,ICAM-1、MCP-1、Rantes、MIP-1β和CCR7表达升高,有趋化树突状细胞向淋巴组织或肿瘤局部迁移和聚集的作用;而E-cadherin表达下降可能有利于树突状细胞的迁移。
谢遵江贺业春贾立敏郑金华刘颖刘丽张亿倬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黏附分子趋化因子
小鼠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在粘膜免疫应答中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43
1997年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方法,观察了BALB/c小鼠灌服伤寒杆菌后回肠及集合淋巴小结圆顶区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lymphocyte,IEL)的形态和分布特征,以探讨IEL在抗原诱导下的粘膜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实灌服伤寒杆菌后回肠及集合淋巴小结圆顶区肠上皮内含B和T两种淋巴细胞,以B淋巴细胞为主;电镜下可见上皮内淋巴细胞主要由小和中等淋巴细胞组成,且后者有两种形态。一种细胞器较少,与上皮微绒毛之间有紧密接触。另一种细胞器丰富,内质网呈扩张状态。同时观察到IEL有的位于上皮细胞内,有的位于相邻的上皮细胞间隙内。本研究提示,小肠上皮不仅为粘膜免疫效应部位,而且也是免疫诱导部位。提示伤寒杆菌能诱导淋巴细胞向小肠上皮和圆顶区上皮迁移,且圆顶区上皮比小肠上皮更易接受抗原刺激。
谢遵江刘文庆贺业春张湛波张湛波
关键词:上皮内淋巴细胞电镜肠道粘膜免疫
树突状细胞在黏膜免疫模型小鼠中的分布及E-cadherin和ICAM-1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通过研究小鼠树突状细胞在黏膜免疫模型小鼠中分布特征及上皮型钙黏附分子(E-cadherin)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以探讨E-cadherin和ICAM-1在树突状细胞迁移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黏膜免疫模型小鼠中树突状细胞的分布特征;分析E-cadherin和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内的树突状细胞在黏膜免疫模型小鼠中,主要分布于肠系膜淋巴结、回肠集合淋巴小结、胃和空回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其ICAM-1表达明显增高,E-cadherin表达下调,分别与对照组数密度和面密度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树突状细胞迁移运动过程中,E-cadherin和ICAM-1黏附分子可能起着关键性的调控作用。
方传龙谢遵江贾立敏贺业春刘颖刘丽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
大鼠肠系膜淋巴结高内皮微静脉内蛋白多糖的分布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研究蛋白多糖在大鼠肠系膜淋巴结高内皮微静脉(HEVs)中的分布,探讨蛋白多糖在淋 巴细胞归巢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阳性胶体铁染色—酶连续阻断法,光镜和电镜观察蛋白多糖于HEVs 内的淋巴细胞、内皮细胞、基膜上的分布。结果 HEVs的基膜和邻接基膜的淋巴细胞胞膜呈强阳性染色,能 被透明质酸酶、肝素酶、软骨素酶ABC阻断;电镜显示,胶体颗粒主要排列于基膜的内、外侧及穿越基膜的淋 巴细胞胞膜上,内皮细胞、穿内皮细胞的淋巴细胞和腔内的淋巴细胞不着色。结论 蛋白多糖于大鼠肠系膜 淋巴结HEVs内主要分布于基膜和穿基膜的淋巴细胞胞膜上,可能对归巢淋巴细胞穿越HEVs管壁有调节作 用。
周海兵刘丽刘颖谢遵江贺业春
关键词:蛋白多糖肠系膜淋巴结HEV软骨素透明质酸酶
喉癌组织中类高内皮微静脉的形态学观察
2007年
目的通过对喉癌组织中类高内皮微静脉的超微结构观察,探讨淋巴细胞归巢的途径及抗肿瘤意义。方法采用透射电镜及阳性胶体铁染色方法,观察和研究32例喉癌组织中的类高内皮微静脉的超微结构。结果在癌周区出现大量类高内皮微静脉,其内皮高大,胞浆突起增多,细胞核大,细胞器丰富。有淋巴细胞穿越管壁。结论喉癌组织中部分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可演变为类高内皮微静脉,是淋巴细胞归巢的重要场所;肿瘤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归巢与抗肿瘤密切相关。
王春英贺业春
关键词:喉癌电镜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