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立敏

作品数:45 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4篇细胞
  • 18篇树突
  • 18篇树突状
  • 15篇树突状细胞
  • 11篇淋巴
  • 10篇肿瘤
  • 8篇癌组织
  • 7篇蛋白
  • 7篇淋巴结
  • 7篇抗原
  • 7篇喉癌
  • 6篇形态学
  • 6篇小鼠
  • 6篇内皮
  • 6篇教学
  • 5篇淋巴细胞
  • 5篇免疫
  • 5篇解剖学
  • 4篇形态学观察
  • 4篇血管

机构

  • 44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商业大...
  • 2篇黑龙江护理高...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4篇贾立敏
  • 23篇贺业春
  • 17篇谢遵江
  • 17篇刘丽
  • 14篇刘颖
  • 9篇徐玉东
  • 8篇郑金华
  • 5篇朱保国
  • 5篇马月秋
  • 5篇郭文广
  • 4篇刘宝全
  • 4篇宋承鑫
  • 4篇钟淑琦
  • 4篇魏岚
  • 3篇高江涛
  • 3篇方传龙
  • 3篇赵玲辉
  • 3篇许凤燕
  • 3篇孙亮
  • 3篇李益民

传媒

  • 11篇现代生物医学...
  • 4篇解剖学报
  • 3篇解剖学杂志
  • 3篇解剖科学进展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黑龙江医学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肠系膜淋巴结高内皮微静脉与淋巴迷路之间的网状纤维支架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大鼠肠系膜淋巴结内高内皮微静脉与淋巴迷路之间淋巴细胞归巢的通路。方法用镀银染色光镜观察法和冻裂割断扫描电镜观察法观察健康、成熟Wistar大鼠肠系膜淋巴结的基质网状结构。结果位于高内皮微静脉和淋巴迷路周围有网状纤维支架,在二者相临近部位有密集交织的网状纤维网。结论淋巴结内高内皮微静脉和淋巴迷路之间密集交织的网状纤维网,为细胞的居留和迁移提供结构支持和适宜的微环境,可能是淋巴细胞归巢的重要通路。
郭文广朱保国贺业春谢遵江贾立敏纪长伟
关键词:淋巴细胞归巢淋巴结
微课结合雨课堂教学模式在系统解剖学中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10
2022年
系统解剖学知识点繁杂,结构立体抽象,专业术语晦涩难懂,学生在课时不断压缩的背景下达到理解和记忆大量专业名词、结构特点是非常困难的。传统授课中,不时有学生分心或失去学习兴趣的情况发生。在教育与信息化结合愈加紧密的背景下.
许凤燕孙亮吴树亮贾立敏梁龙杨苏彬
关键词:系统解剖学专业名词课堂教学模式信息化
FCA和FICA可增强淋巴滤泡捕捉抗原的能力
2002年
目的 探讨向体内注入非抗原类物质能否引起反应性淋巴滤泡形成 ,观察体内注入FCA(完全弗式佐剂 )、FICA(不完全弗式佐剂 )对滤泡树突状细胞 (FDC)捕捉抗原的能力有无影响。方法 将FCA、FI CA分别注入小鼠足底 ,数日后取出腘淋巴结 ,应用PNA B法及PAP免疫组化法染色 ,采取三维重塑方法 ,统计淋巴滤泡、FDC细胞群数量。结果 注入FCA、FICA后第 5日出现初级淋巴滤泡 ,第 3 5日数量达到高峰 ,之后逐渐减退。同时 ,滤泡树突状细胞 (FDC)与B细胞聚集同步出现。结论 动物体内注入有丝分裂物质FCA、FICA引起引流淋巴结内次级淋巴滤泡形成 。
徐玉东钟淑琦刘丽贾立敏马月秋
关键词:滤泡树突状细胞
肿瘤转移中预转移微环境形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8年
如今针对肿瘤病人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手术切除、放疗、化疗或联合应用。有文献报导手术切除、放疗、抗血管生成剂治疗后长期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甚至出现侵袭和转移增加的现象。近年来关于预转移微环境(pre-metastatic niche)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认为病人是否出现转移与预转移微环境的形成有关。缺氧及肿瘤细胞分泌因子(tumor-derived secreted factors,TDSFs)如基质金属蛋白酶(metalloproteinases,MMPs)和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在其中有重要作用,同时又与募集的骨髓源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cells,BMDCs)有关。本文就预转移微环境形成的影响因素和生物学意义进行综述。
李丹丹崔守烨贾立敏林默楠彭艳吕誉坤郑金华
关键词:肿瘤缺氧外泌体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体解剖学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应用
2023年
本研究以微课《椎骨间的连结》为例,探讨解剖学微课的教学设计、制作过程和实践应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微课设计中将知识点与思政元素融合,并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富于趣味性、启发性与应用性。微课制作中应用解剖学标本、模型和3D软件演示结构,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感性化,并适当增加微课的艺术性,但避免重表观、轻设计的误区。微课应用中将微课与在线教育平台完美融合,实现信息化教学的智能教育。此外,高校教师应提高微课制作意识,进行系统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
许凤燕孙亮刘宝全梁龙贾立敏吴树亮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小鼠荷瘤淋巴结切除促进肺内跨内皮迁移相关分子CCL4、ICAM-1和VCAM-1的表达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检测切除小鼠荷瘤淋巴结后肺组织中与白细胞跨内皮迁移相关的趋化因子和黏附分子的表达,同时观察网状纤维改变以及波形蛋白(viment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情况,揭示它们在肺内预转移微环境形成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将B16F10黑素瘤细胞接种至小鼠髂下淋巴结,20只小鼠被平均分为手术切除荷瘤淋巴结和未切除荷瘤淋巴结组(对照组)。15 d后手术切除荷瘤淋巴结;切除3 d后,收集小鼠肺组织。应用镀银染色观察肺网状纤维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C趋化因子配体4(CCL4)、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vimentin及MMP9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切除荷瘤淋巴结组肺组织内MMP9、vimentin表达明显增高;网状纤维断裂明显,其面积百分比降低,CCL4、ICAM-1、VCAM-1表达均显著增加。结论切除小鼠荷瘤淋巴结促使肺组织内ICAM-1、VCAM-1、CCL4、MMP9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有利于炎细胞黏附、跨越血管内皮进而形成炎性微环境。
贺志金贾立敏吕岩红董国刚姜佑荣郑金华
喉癌组织中类高内皮微静脉形态学及蛋白多糖表达的研究
2014年
目的:通过对喉癌组织中类高内皮微静脉的分布、超微结构和蛋白多糖表达的观察,探讨淋巴细胞归巢的抗肿瘤意义及蛋白多糖对淋巴细胞归巢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透射电镜及阳性胶体铁染色方法,观察和研究32例喉癌组织中的类高内皮微静脉的分布、超微结构和蛋白多糖的表达。结果:(1)早期病变肿瘤周边组织内可见大量类高内皮微静脉,其内皮细胞高大,胞浆突起增多,细胞核大,细胞器丰富,有大量淋巴细胞穿越管壁,可见大量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存在;晚期病变组织内类高内皮微静脉少见,淋巴细胞穿越管壁不活跃,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明显减少。(2)类高内皮微静脉壁,特别是邻近管腔侧与阳性胶体铁呈强阳性反应,在有淋巴细胞穿越的部位反应更加明显,而内皮扁平的血管基本不反应或反应微弱。结论:(1)喉癌组织中部分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可演变为类高内皮微静脉,是淋巴细胞向癌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归巢)的重要场所;(2)肿瘤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归巢与抗肿瘤密切相关;(3)蛋白多糖于淋巴细胞归巢旺盛的类高内皮微静脉呈强表达,可能对归巢淋巴细胞穿越类高内皮微静脉有调节作用。
王春英黄小义刘颖郭连军贾立敏贺业春
关键词:喉癌超微结构蛋白多糖
喉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CD83阳性树突状细胞分布的关系
2006年
目的探讨喉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CD83阳性树突状细胞(DC)分布的关系。方法42例喉癌组织经抗VEGF、抗CD83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喉组织中CD83阳性DC及VEGF分布,以及CD83阳性DC密度与VEGF表达强度的相关性。结果42例肿瘤标本中“-”12例,“+”者14例,“++”者16例。CD83+树突状细胞形态不规则,表面有许多不规则树状突起,主要分布于癌周组织内,趋向于成群分布;偶可见到CD83+DC位于靠近癌周组织的癌巢间间质内。喉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明显升高的病例,其CD83+DC密度显著降低。结论VEGF的表达与喉癌组织中CD83+DC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
陶宇欣贾立敏徐玉东
关键词:肿瘤学喉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83
MMP-3、TIMP-3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MMP-3和TIMP-3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根据胃癌的病理大体分型将40例胃癌组织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其中,早期组同时不伴有淋巴结转移,晚期组伴有淋巴结转移。采用光镜、透射电镜和免疫组化方法对这两组胃癌组织的超微结构,MMP-3,TIMP-3表达和MMP-3/TIMP-3的比值进行检测。结果:MMP-3和TIMP-3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胞浆内。早期组MMP-3阳性表达细胞较少,晚期组阳性细胞较多,二者数密度和面密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组TIMP-3阳性表达细胞较多,晚期组阳性细胞较少,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3/TIMP-3的比值在胃癌晚期较早期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观察显示胃癌早期淋巴细胞浸润较多,癌细胞穿基膜不明显,晚期则淋巴细胞浸润较少,癌细胞穿基膜明显。结论:MMP-3,TIMP-3的表达程度和MMP-3/TIMP-3的比值可作为判定胃癌的侵袭和转移的指标,对其预后的判断具有参考价值。
刘丽刘颖贾立敏贺业春谢遵江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3胃癌
树突状细胞和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在肿瘤模型鼠体内的分布和形态学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小鼠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s,DCs)和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在肿瘤模型鼠体内的分布和形态,为肿瘤的生物学治疗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分离和培养DC,制备B16黑色素瘤细胞抗原,进行共培养,即为抗原负载的DC,Brdu标记DC和抗原负载的DC,建立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于瘤周围皮下注射Brdu标记的DC和抗原负载的DC。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方法和透射电镜观察DC和抗原负载DC在肿瘤模型鼠体内的分布和形态。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Brdu标记的抗原负载DC与DC比较,体积较大。实验组Brdu标记的DC和抗原负载DC分布的数密度和面密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电镜下抗原负载DC细胞与DC比较体积较大,核有切迹,细胞表面的突起较粗大弯曲,形态较成熟。结论:抗原负载DC比DC更易集聚于肿瘤组织周围,推测抗原负载DC比DC可能诱导抗肿瘤效应更强。
鲁占军姜哲宋承鑫贾立敏贺业春谢遵江
关键词:小鼠树突状细胞肿瘤形态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