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桂容

作品数:95 被引量:776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0篇环流
  • 28篇夏季
  • 27篇降水
  • 17篇气温
  • 16篇气候
  • 15篇环流异常
  • 13篇海温
  • 12篇夏季降水
  • 10篇大气环流
  • 8篇太平洋海温
  • 8篇气候预测
  • 7篇年际
  • 7篇热带
  • 6篇地面气温
  • 6篇短期气候
  • 6篇神经网
  • 6篇神经网络
  • 6篇年际变化
  • 6篇气温异常
  • 6篇降水异常

机构

  • 86篇南京信息工程...
  • 13篇中国气象局国...
  • 8篇南京气象学院
  • 5篇吉林省气象局
  • 4篇蚌埠市气象局
  • 3篇安徽省气象局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气象局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济南市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江西省气候中...
  • 1篇重庆市气象局
  • 1篇四川省气候中...
  • 1篇保定市气象局

作者

  • 95篇谭桂容
  • 23篇孙照渤
  • 9篇陈海山
  • 7篇曲金华
  • 7篇王妍
  • 6篇倪东鸿
  • 5篇邓伟涛
  • 4篇朱艳峰
  • 4篇单磊
  • 4篇刘向文
  • 4篇王一舒
  • 3篇王腾飞
  • 3篇唐卫亚
  • 3篇赵振国
  • 3篇贾建颖
  • 3篇江燕如
  • 2篇樊仲欣
  • 2篇张文君
  • 2篇王永光
  • 2篇彭丽霞

传媒

  • 10篇南京气象学院...
  • 10篇大气科学学报
  • 5篇大气科学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热带气象学报
  • 4篇应用气象学报
  • 3篇气象科学
  • 3篇高原气象
  • 3篇气象教育与科...
  • 3篇气象学报
  • 3篇气候与环境研...
  • 3篇第30届中国...
  • 2篇气象科技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干旱气象
  • 2篇黑龙江生态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灾害学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12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期天气业务预报系统
谭桂容
长期天气预报是国际气象科学中的难点之一。该院在长期天气预报理论及预测方法方面均取得了很多成果。该业务预报系统就是在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系统主要内容包括长期预报相关资料库、预报方法库、重大因子库。该系统可对中国汛期旱涝趋...
关键词:
湘西中部一次突发特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及NCEP 1°×1°再分析等资料,对2010年7月12日湘西中部突发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突发性特大暴雨过程是在梅雨锋的稳定控制下,由于高原短波系统引导中纬度冷空气南下与副热带高压北侧的西南暖湿气流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孟加拉湾向江南一带输送的大量暖湿气流在湘西中部一带的强烈汇合为暴雨产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700 hPa高能舌向湘中一带的能量输送为对流层中低层不稳定能量的积聚提供了条件,而高层的干冷空气下侵是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降水的主要触发机制;同时,武陵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的地形强迫抬升及阻挡在暴雨的增幅中起到重要作用。
彭洁谭桂容米红波陈静静单丹
关键词:特大暴雨环流背景物理量地形
2005年夏季江淮流域降水异常成因分析
使用NCEP高度场、风场、NOAA海温和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Morlet小波分析和奇异值分解(SVD)等方法,讨论2005年夏季江淮流域降水偏多的原因。2005年夏季全国...
郝囝谭桂容
关键词:EOF
中国1月地面气温异常的前兆--基于2011年与2008年的对比
运用中国160站月平均气温、NCEP/NCAR再分析和NO从的海温资料,结合近30年中国1月地面气温年际异常变化可能机理,对比分析了2008年和2011年1月气温异常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不同于2008年1月属典型低温年...
谭桂容
关键词:地面气温环流异常前期信号
文献传递
基于因果检验的非线性系统的预测试验
2022年
非线性、非平稳系统的预测是一个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研究课题.最近一些工作已将收敛交叉映射算法(convergent cross mapping,CCM)用于检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在CCM算法中,相空间中相互靠近的点在时间上具有相似的发展趋势和运动轨迹,因此该方法可以尝试应用于非线性、非平稳系统的预测试验研究中.鉴于此,本文将CCM算法分别应用于Lorenz系统和实际气候时间序列的预测中,并检测不同相空间重构方法对预测效果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不论是理想Lorenz模型还是实际气候序列,对于单变量、多变量和多视角嵌入法3种重构相空间方法而言,多视角嵌入法对变量的预测效果最好,表明对于给定长度的时间序列,重构相空间中包含的信息越多,其预测能力越强;2)将NAM(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加入SAT(surface air temperature)的重构相空间中可以改善SAT的预测效果.在使用单变量、多变量和多视角嵌入法进行预测时,利用复杂系统中变量中共有信息的特性,在时间序列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动力系统的复杂性来增加系统内的信息.基于因果检验的预测建模方法,通过挖掘数据中定量信息的提取,对非线性、非平稳系统预测技巧的改进提供了一个新颖的思路.
张绿夷王革丽谭桂容吴越
关键词:因果关系非线性系统
湘西州夏季干旱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湘西州8个气象台站1960—2013年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计算的夏季干旱指数CI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海温等分析了该区域夏季干旱的年际变化及可能成因。结果表明,1960—2013年期间,湘西州夏季干旱严重的年份有1961、1972、1981、1994、2009、2013年。湘西州夏季干旱的发生既跟中高纬环流异常有关,又与低纬度到热带的环流相关。其中西太平洋经菲律宾到孟加拉湾附近降水异常对应的热力强迫可引起西太平洋副高南北位置的变化而导致湘西州干旱的发生。即当西太平洋经菲律宾到孟加拉湾附近降水偏多时,西太平洋副高易偏北,该地区多受高压控制,容易发生干旱。
米红波谭桂容卿湘涛
关键词:夏季干旱环流特征气温降水
考虑不同背景场低频降水的延伸期预测被引量:1
2018年
基于中国国家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NCEP逐日全球再分析资料和NOAA逐日向外长波辐射资料,选取与10—30 d低频降水相关显著的热带、中高纬环流作为影响因子,针对1979—2013年江南4—6月延伸期低频降水,依照不同背景场下低频降水与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江南4—6月降水以10—30 d的低频周期最为显著。印度洋、印尼附近的热带对流和欧亚高纬度地区的大气环流共同影响着我国江南4—6月低频降水,可作为延伸期降水的预测因子。当欧洲及西西伯利亚地区位势高度出现负距平、北美及贝湖以西附近位势高度正距平,且热带对流异常偏弱时,对应江南低频降水异常偏少,异常中心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30 d以上的大尺度500 h Pa低频位势高度场主要表现为3种空间分布型,根据这3种分布型可将逐日降水个例的大尺度背景场划分为3类,每种背景场下低频降水与热带、中高纬度环流因子在前期30 d内的相关特征均不同; 30 d以上时间尺度的500 h Pa低频环流可为10—30 d延伸期变化提供相对稳定的大尺度背景场,不同背景场下区域低频降水与相应低频环流之间的关系演变不同。考虑不同背景,其相关性增强,且显著相关超前的时间更长。
曲金华王一舒王一舒
大气科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思考被引量:2
2021年
以提升大气科学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大气科学专业“天气预报综合实习”课程为例,根据专业特色和课程特色,建立实践教学平台,充分发挥智慧教室的作用。介绍平台的基本建设思路,指出该平台有助于探索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能够辅助学生从不同视角去初步构建单站公众要素预报思路,提高课堂实践教学效果。
王丽娟唐卫亚江燕如陈旭红王妍朱素行谭桂容杜宁珠
关键词:大气科学实践教学平台教学改革
吉林地表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利用1960-2000年吉林省45个气象站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以及松花江辽河流域56个水文站的逐月径流量资料,统计分析了该地区41年来地表径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41年松辽流域地表径流呈现减少趋势,...
曲金华蔡哲谭桂容孙力
关键词:径流量气温降水
文献传递
基于递归小波神经网络的江苏城镇夏季最高气温预报预警技术被引量:5
2019年
针对目前数值天气预报产品释用方法上所存在的释用因子固化,无法应对特殊转折性天气的问题,应用一种基于动态因子检验的递归小波神经网络(Recurrent Wavelet Neural Network,RWNN)对江苏城镇夏季最高气温进行释用。该方法可以自动选取气象要素且无需建立回归方程,具有泛用性好、灵活性高的特点。使用该方法基于T639的2017-2018年6-8月资料建立了江苏省南京、徐州、射阳、常州、苏州5地的最高气温预报预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南京、徐州、射阳3地模型的TT2和HSS35评分较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方法分别平均提高了9个百分点和0.15,同时较卡尔曼滤波方法分别平均提高了17个百分点和0.2。
樊仲欣陈旭红谭桂容
关键词:地面气温数值预报产品释用递归小波神经网络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