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照渤

作品数:314 被引量:3,567H指数:37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4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6篇天文地球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9篇环流
  • 60篇夏季
  • 54篇降水
  • 47篇大气环流
  • 44篇气候
  • 41篇年代际
  • 38篇海温
  • 36篇年代际变化
  • 26篇夏季降水
  • 26篇季风
  • 25篇值模拟
  • 24篇数值模拟
  • 23篇海表
  • 22篇年际
  • 21篇气温
  • 20篇海表温度
  • 19篇北半球
  • 18篇年际变化
  • 18篇热带
  • 17篇风暴轴

机构

  • 216篇南京信息工程...
  • 85篇南京气象学院
  • 20篇中国科学院大...
  • 19篇中国气象局国...
  • 19篇中国气象局
  • 11篇成都信息工程...
  • 9篇解放军理工大...
  • 8篇国家海洋局第...
  • 7篇安徽省气候中...
  • 6篇教育部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四川省气象局
  • 5篇中国气象局广...
  • 4篇安徽省气象局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兰州大学
  • 3篇山东省气象局
  • 3篇中国气象科学...
  • 3篇江苏省气象局
  • 3篇安徽省气象科...

作者

  • 314篇孙照渤
  • 51篇倪东鸿
  • 41篇陈海山
  • 29篇曾刚
  • 27篇李忠贤
  • 24篇朱伟军
  • 23篇谭桂容
  • 20篇邓伟涛
  • 14篇闵锦忠
  • 12篇张海东
  • 10篇肖天贵
  • 8篇刘向文
  • 7篇彭加毅
  • 7篇牛生杰
  • 7篇邓学良
  • 7篇潘德炉
  • 7篇林朝晖
  • 6篇袁建强
  • 6篇张韧
  • 6篇何冬燕

传媒

  • 115篇南京气象学院...
  • 26篇大气科学
  • 26篇大气科学学报
  • 14篇气象学报
  • 13篇气象科学
  • 12篇热带气象学报
  • 8篇气象与减灾研...
  • 7篇气象软科学
  • 6篇高原气象
  • 6篇气候与环境研...
  • 4篇中国沙漠
  • 4篇应用气象学报
  • 3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气象科技
  • 2篇遥感学报
  • 2篇2007年中...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4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1篇2013
  • 4篇2012
  • 16篇2011
  • 26篇2010
  • 30篇2009
  • 24篇2008
  • 21篇2007
  • 22篇2006
  • 21篇2005
  • 17篇2004
  • 17篇2003
  • 13篇2002
  • 7篇2001
  • 14篇2000
  • 7篇1999
  • 8篇1998
3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基于全球观测海表温度驱动NCAR Cam3的模拟分析被引量:39
2007年
利用1950-1999年逐月全球观测海表温度驱动的NCARCam^3全球大气环流模式50年模拟结果及1958-1999年ECMWF再分析资料,通过定义东亚夏季风指数,对比分析了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应的大气环流特征,初步探讨了20世纪70年代末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减弱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模拟的东亚夏季风具有很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并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了突变,由强夏季风转为弱夏季风,大气环流也相应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强夏季风时期,500hPa距平高度场上,在亚太地区从低纬度到高纬度为负、正、负距平分布,呈现出一个西南东北向的波列;850hPa距平风场上,在孟加拉湾及南海附近为异常反气旋,在西北太平洋区域则为强大的异常气旋,日本北部有一异常反气旋存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南压、西伸。在垂直经向环流上,东亚Hadley环流减弱,对流层低层出现异常南风,东亚夏季风加强。在弱夏季风时期,大气环流变化则基本相反。通过对模拟的东亚夏季风与观测海温关系的探讨,发现20世纪70年代末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减弱可能与北印度洋和南海附近海温年代际增暖并导致孟加拉湾、南海及日本附近产生异常气旋有关。
曾刚孙照渤王维强林朝晖倪东鸿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数值模拟
江淮地区夏季降水与西北太平洋海温关系的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被引量:11
2007年
运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英国气象局的海温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160站月降水量资料,对江淮夏季降水及其前期冬季环流和海温场进行分析,并利用NCAR CCM3模式进行海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前期环流在亚洲中高纬地区有明显的异常,这种环流异常与北太平洋西北部的海温异常有关,西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低)是江淮夏季降水偏多(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即当前期西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时,后期夏季从乌拉尔山到鄂霍次克海附近为高度正距平,亚洲中纬度为弱的负距平,这时亚洲中高纬度多阻塞高压活动,中纬度多低槽活动,有利于冷暖空气在江淮地区交汇,江淮流域降水偏多;反之,江淮流域降水偏少。
谭桂容孙照渤朱艳峰
南亚高压季节持续性异常及其与ENSO关系被引量:8
2010年
南亚高压是对流层中上层重要的大气活动中心.文中选取200hPa等压面,应用1948—2006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NCAR的CAM3.0大气环流模式,分析了南亚高压强度的季节持续性异常特征及其与ENSO事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南亚高压强度的冬—春—夏的季节持续性异常特征,这种长达半年以上的季节持续性异常与ENSO事件存在密切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南亚高压强度异常程度的时间演变特征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表征的ENSO信号的演变特征并不一致,南亚高压强度度异常滞后ENSO信号,对ENSO信号的响应从前一年的12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当年的9月,1—5月强度异常最强,6—9月强度异常次之。1月Nino3.4指数时滞自相关表征的ENSO事件春季开始,夏秋季发展,冬季成熟,来年春季开始减弱,夏季基水消失。不同海区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ENSO事件成熟期的冬季,南亚高压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关系密切,在ENSO事件衰减期的春季,与赤道东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关系密切,在ENSO事件衰减期的夏季,与印度洋海温关系密切。
彭丽霞孙照渤陈海山倪东鸿
关键词:ENSO
东亚夏季风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诊断与模拟研究
孙照渤
摘要:利用长时间(1880-2000年)资料,诊断揭示东亚夏季风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突变前后的东亚夏季风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之间存在的联系及其基本的物理过程;探讨...
关键词: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大气环流模式短期气候预测
长江中下游夏季雨带分型及其年代际变化Ⅰ:统计特征被引量:15
2007年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1951—1998年全国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及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REOF方法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可以显著分为南北两支雨带,一支位于长江中下游以南,江西、湖南和浙江一线;另一支位于重庆、陕西东南部、湖北、河南南部和安徽一线,都呈现出东西向的带状分布。分析还表明:这两支雨带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在年代际尺度上,南支雨带表现为14 a的主周期,而北支雨带表现为8 a的主周期,且两支雨带降水的多寡时段有明显的不同;东亚夏季风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对两支雨带降水的多少和分布形态有重要影响。
潘敖大孙照渤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年代际变化降水夏季风指数
1953—2008年厦门地区的灰霾天气特征被引量:54
2009年
利用厦门气象局气象观测站1953—2008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厦门市环保局2001—2005年PM10、SO2、NOX环境监测资料,分析了厦门地区霾天气的气候特征、气象要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大气污染物与霾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过去的50多a中,年日照时数及能见度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厦门市灰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近十年来更加明显;厦门夏秋季节霾日少于冬春季节;2000年以来,随着霾日的增加,霾的持续日数也迅速增加;风速增大不利于霾的形成,高相对湿度有利于霾的形成;近年来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污染物(SO2、NOX、PM10)浓度增大导致霾日数增加,能见度下降。
范新强孙照渤
关键词:大气污染
冬季北极海冰与中国同期气温的关系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Hadley中心的海冰密集度资料和中国160站气温资料,对冬季北极海冰变化的主要模态进行了分析,定义了5个关键海区,重点讨论了冬季北极海冰异常与中国冬季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北极海冰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模态,即太平洋、大西洋的海冰反位相分布。海冰变化的关键区域为区域Ⅰ巴伦支海、区域Ⅱ格陵兰海、区域Ⅲ戴维斯海峡、区域Ⅳ白令海以及区域Ⅴ鄂霍次克海。中国冬季平均气温、冬季最低气温、冬季最高气温均与北极关键海区的海冰异常有显著相关,但是与其对应的海区有所不同。
高清清孙照渤倪东鸿
关键词:海冰冬季气温
华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的关系
本文采用华北地区26站夏季降水资料、ECMWF资料、NOAA海温资料,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夏季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PDO)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具有明...
顾伟宗孙照渤黄亮
关键词: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
文献传递
参数化次表层上卷海温改进ENSO模拟被引量:8
2006年
通过参数化次表层上卷海温改进了一个热带太平海洋模式的SSTA模拟。这种参数化方案通过经验方法将海洋上混合层底部海温变化与海表面起伏联系起来,从而可以方便地利用模式模拟的海表起伏描述温跃层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混合层海温变化的影响。三组数值试验表明通过上述方法显著改善了SST年际变化的模拟,与观测相比,在赤道东太平洋及南美沿岸,距平相关系数由原来的0.7左右提高到0.8以上,均方根误差在赤道东太平洋由原来0.8℃降到0.6℃,在南美沿岸由1.3℃以上降为0.9℃。这表明在赤道东太平洋及南美沿岸,温跃层的变化通过夹卷过程及垂直扩散过程可以显著影响混合层的温度,OGCM对这些过程描述不足是导致SST年际变化模拟偏弱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强调这些过程可以改善模拟效果。同时在热带西太平洋的改进也是显著的。
朱杰顺周广庆Rong-Hua ZHANG孙照渤
关键词:次表层海温夹卷参数化OGCM
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场变化与海温的关系被引量:9
2009年
利用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方法分析了1948年1月—2002年12月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场与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SVD第1对异类相关分布型反映出,当东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减弱)时,Namias海区海温升高(降低),而加利福尼亚海流区海温降低(升高)。SVD第2对异类相关分布型表明,当阿留申低压加深、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气压升高时,黑潮暖流区海温升高,而北太平洋高、低纬海温降低;反之亦然。时滞相关表明,北太平洋大气环流异常超前海温1个月的相关最好,海温变化对大气环流异常分布型具有维持作用。NCAR CCSM3模拟结果很好地验证了上述结论,即在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东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NPO(North Pacific Oscillation)与北太平洋海温存在密切联系。
李忠贤孙照渤倪东鸿曾刚
关键词:SVD分析北太平洋涛动海面温度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