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蒙学莲

作品数:86 被引量:21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0篇病毒
  • 34篇疫病
  • 29篇兽疫
  • 29篇小反刍兽疫
  • 29篇反刍
  • 29篇反刍兽
  • 25篇小反刍兽疫病...
  • 24篇克隆
  • 19篇疫苗
  • 16篇佐剂
  • 14篇细胞
  • 14篇基因
  • 13篇抗体
  • 12篇蛋白
  • 9篇口蹄疫
  • 8篇尾蚴
  • 8篇免疫
  • 7篇单克隆
  • 7篇单克隆抗体
  • 7篇猪口蹄疫

机构

  • 8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1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宁夏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86篇蒙学莲
  • 66篇窦永喜
  • 60篇才学鹏
  • 42篇景志忠
  • 28篇陈国华
  • 22篇朱学亮
  • 16篇房永祥
  • 16篇骆学农
  • 15篇张志东
  • 12篇郑亚东
  • 12篇罗启慧
  • 11篇王佩雅
  • 7篇李辉
  • 7篇翟军军
  • 6篇侯俊玲
  • 6篇毛立
  • 6篇张海瑞
  • 5篇吴国华
  • 5篇刘学荣
  • 5篇贾怀杰

传媒

  • 11篇中国兽医科学
  • 8篇畜牧兽医学报
  • 7篇中国兽医学报
  • 5篇中国兽医科技
  • 4篇中国预防兽医...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病毒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畜牧兽医杂志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第九届全国病...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7篇2004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猪疫苗使用的pIL-6基因佐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猪疫苗使用的佐剂和其制备方法,以及用本发明的佐剂构成的猪用疫苗。本发明的猪疫苗使用的基因佐剂是指包含有猪白介素6基因(pIL-6)的佐剂,或者本发明的佐剂为动物细胞表达质粒pcDNA3.1和猪白介素6基因(...
景志忠才学鹏窦永喜蒙学莲王佩雅陈国华罗启慧袁改玲侯俊玲骆学农
文献传递
猪Toll样受体2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本研究从猪肠系膜淋巴细胞中,克隆了猪Toll样受体2基因(pTLR2)。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pTLR2基因ORF为2358bp,编码785个氨基酸,含15.01%的亮氨酸,含有一段21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pTLR2序列(NM_213761)的同源性为99.2%;与牛、马、绵羊和人的同源性较高,与家鼠、中国仓鼠相比次之,而与鱼类的最低。蛋白分子结构预测表明,该分子由胞外区(588个氨基酸)、跨膜区(23个氨基酸)和胞内区(174个氨基酸)组成,其胞外结构域由多个串联重复的LRR基序(XLXXLXLXX)组成,而胞内区含有与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IL-1R)高度同源的区域即TOLL/IL-1受体同源区(TIR),说明pTLR2分子具有病原分子模式识别和信号传导的作用,这为其结构与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房永祥景志忠陈国华窦永喜蒙学莲
关键词:克隆生物信息学
猪干扰素-γ哺乳动物细胞重组表达质粒作为疫苗佐剂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环境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重组表达质粒作为免疫佐剂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必须解决其对机体和生物环境释放的安全性问题。本研究以pcDNA3.1/IFN-γ重组表达质粒作为免疫佐剂进行试验,探讨了其在小鼠体内组织的分布和生物安全性。将pcDNA3.1/IFN-γ重组表达质粒经肌肉途径免疫小鼠,免疫后不同时间迫杀,并取各种组织抽提基因组DNA:一是利用PCR技术检测其在组织内的分布及与细胞基因组发生整合的可能性;二是以PCR技术检测免疫动物现场环境样品,监测pcDNA3.1/IFN-γ重组表达质粒中的猪IFN-γ基因、CMV启动子基因和抗性基因是否转移和扩散到环境细菌中。结果表明,免疫24h后在小鼠的各组织中仅注射部位肌肉存在重组表达质粒,免疫5d后仅有1只小鼠注射部位肌肉和血液中存在重组表达质粒,免疫15d后所有动物的各组织中无重组表达质粒存在;同时未发现pcDNA3.1/IFN-γ重组表达质粒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和转化到环境其他细菌中。因此,认为pcDNA3.1/IFN-γ重组表达质粒对动物和环境是安全的。
蒙学莲景志忠房永祥窦永喜陈国华贾怀杰段凤云才学鹏
关键词:重组表达质粒生物安全性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小反刍兽疫病毒复制的影响
2022年
旨在探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复制的影响,以确定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在PPRV复制过程中的作用。采用RT-qPCR法检测PPRV感染后Vero细胞HDACs(HDAC1~11)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用针对不同类型HDACs的抑制剂处理感染PPRV的Vero细胞48 h,Western blot筛选影响PRPV N蛋白表达的抑制剂;应用筛选出的抑制剂处理感染PPRV的Vero细胞,通过RT-qPCR、Western blot和TCID_(50)法进一步分析抑制剂对病毒RNA、蛋白和病毒滴度的影响。结果显示,PPRV感染后,Vero细胞HDAC2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SAHA、TMP269、MGCD0103处理后,PPRV N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且呈剂量负相关;SAHA、TMP269、MGCD0103也显著降低PPRV N RNA表达水平(P<0.05,P<0.05,P<0.01)和病毒滴度(P<0.05,P<0.05,P<0.01)。这表明Ⅱa类HDACs抑制剂和Ⅰ类HDACs抑制剂能抑制PPRV的复制,Ⅰ类HDACs(HDAC1~3)和Ⅱa类HDACs(HDAC4~5、HDAC7、HDAC9)可能参与调控PPRV的感染。
潘春容邓瑞雪邓瑞雪朱学亮孙跃峰朱学亮蒙学莲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小反刍兽疫病毒
猪白介素-18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被引量:31
2004年
通过对猪PBMC刺激诱导 ,提取总RNA ,然后采用RT PCR技术克隆了猪白介素 18(pIL 18)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克隆的 pIL 18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 pIL 18基因序列完全一致 ,与其他各物种的IL 18基因间具有较大的种属差异性。该基因在国内的成功克隆为IL
景志忠窦永喜侯俊琳蒙学莲才学鹏
关键词:克隆RT-PCR同源性分析
慢病毒介导稳定表达增强小反刍兽疫病毒复制的山羊Vero/SLAM细胞系的建立被引量:4
2019年
利用Gateway技术和慢病毒表达系统将山羊淋巴细胞信号活化因子SLAM稳定整合在Vero细胞基因组染色体上,建立稳定表达可增强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复制的SLAM的Vero阳性细胞亚克隆,并验证阳性细胞亚克隆Vero/SLAM表达SLAM的活性、遗传稳定性及其对PPRV复制的增殖效果。分离山羊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基因组Total RNA,一步RT-PCR获得完整ORF的SLAM基因,采用BP及LR位点的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入门载体pDONR/SLAM并获得表达骨架pDEST/SLAM,与Packaging Mix pLP1、pLP2及VSV-G共转染293-FT细胞,获得SLAM复制缺陷型慢病毒样粒子,用其感染Vero细胞,杀稻瘟菌素抗性筛选获得阳性细胞克隆,通过靶标基因扩增、间接免疫荧光、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检测技术、致细胞病变效应及Realtime RT-PCR等技术分别验证SLAM基因组整合、转录,SLAM蛋白表达、反应活性以及PPRV在表达SLAM阳性细胞亚克隆上的增殖效果。结果显示:SLAM受体基因被稳定整合在Vero细胞基因组染色体上,该受体蛋白表达于细胞周质,建立的细胞连续传代不丢失,接种病毒后致细胞病变时间由4~7d缩短为3.5d,TCID_(50)·0.1mL^(-1)由4.25增加为5.67,相对于正常Vero细胞,整合有SLAM的Vero细胞,由于表达了PPRV特异的细胞受体使PPRV对其易感性显著增强。成功建立一株稳定表达靶向增强PPRV复制的Vero/SLAM细胞:该细胞表达的SLAM具有明显增强PPRV复制的功能,不仅可以从细胞模型水平阐明增强PPRV复制的关键靶基因,也为PPRV感染引起宿主细胞的变化以及对机体的致病机制等提供研究工具。
吴锦艳田宏蒙学莲惠小婷王耀杰关玉华尚佑军刘永生张志东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病毒SLAMGATEWAY技术
猪带绦虫六钩蚴免疫原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结构预测被引量:1
2005年
从猪带绦虫六钩蚴cDNA表达文库中筛选、克隆的Ts01基因,设计表达性引物,亚克隆到pGEX-4T-1表达载体,构建了pGEX-GST-Ts01的融合表达重组载体,转化BL21寄主菌和IPTG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和Western蛋白分析,表明成功地高效表达了约40000左右的融合蛋白质,与预测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一致,表达量达40%左右。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学活性,而且呈可溶性,未形成包涵体,这与用蛋白质软件分析的Ts01编码蛋白水溶性相一致。
景志忠窦永喜蒙学莲吴国华才学鹏
关键词:猪带绦虫六钩蚴免疫筛选基因克隆
猪白介素-4重组表达质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环境释放安全性
2009年
为了探讨pcDNA3.1/IL-4重组表达质粒作为疫苗佐剂进入临床应用的生物安全性,本试验就pcDNA3.1/IL-4重组表达质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环境释放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将pcDNA3.1/IL-4重组表达质粒经肌肉途径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不同时间剖杀动物并摘取各种组织,抽提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分析其在组织内的分布及与细胞基因组发生整合的可能性,同时检测了免疫动物现场环境,以监测pcDNA3.1/IL-4重组表达质粒上的猪IL-4基因、CMV启动子基因和抗性基因是否在环境细菌中发生转移和扩散。结果表明,免疫后1d在3/3小鼠各组织中仅注射部位肌肉存在重组表达质粒,免疫后5d仅有1/3小鼠于注射部位肌肉中存在重组表达质粒,免疫后15d所有小鼠的各组织中无重组表达质粒存在;未发现pcDNA3.1/IL-4重组表达质粒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和转化到环境其他细菌中。因此,认为pcDNA3.1/IL-4重组表达质粒对动物和环境是安全的。
蒙学莲景志忠房永祥窦永喜陈国华贾怀杰段凤云才学鹏
关键词:小鼠重组表达质粒生物安全性
羊白介素12受体β2链的表达与纯化
2020年
利用PCR和基因合成获得了野生型羊IL-12Rβ2和密码子优化的IL-12Rβ2-A基因,亚克隆至pET30a(+),SDS-PAGE对这2个重组载体的表达结果进行比较,并优化了pET30a-12Rβ2-A的最佳表达条件;通过Western blot对镍琼脂糖凝胶纯化的融合蛋白His-12Rβ2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pET30a-12Rβ2-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pET30a-12Rβ2的表达;在筛选的pET30a-12Rβ2-A最佳表达和纯化条件下,成功获得了高纯度的融合蛋白His-12Rβ2,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为后续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蒙学莲朱学亮张志东
关键词:纯化
一种分泌抗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胞外区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泌抗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胞外区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0‑1hcy及应用。所述杂交瘤细胞株10‑1hcy分泌的抗小反刍兽疫病毒H蛋白胞外区单克隆抗体抗体具有耐热、耐酸、耐碱性能...
蒙学莲朱学亮胡林杰彭泓蛟祁斌亮孙跃峰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