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毅敏

作品数:12 被引量:8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心肌
  • 3篇综合征
  • 3篇蒽环类
  • 3篇环类
  • 2篇动脉
  • 2篇毒性
  • 2篇心肌酶
  • 2篇心肌损害
  • 2篇心脏毒性
  • 2篇血细胞
  • 2篇血症
  • 2篇药物
  • 2篇脏毒
  • 2篇酸钠
  • 2篇细胞
  • 2篇磷酸果糖
  • 2篇磷酸肌酸
  • 2篇磷酸肌酸钠

机构

  • 11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2篇范毅敏
  • 6篇沈娜君
  • 6篇覃丽君
  • 5篇甄宇峰
  • 3篇陈纯
  • 2篇曾群英
  • 2篇高修仁
  • 2篇张红珊
  • 2篇麦炜颐
  • 2篇陈国伟
  • 1篇吴燕云
  • 1篇夏焱
  • 1篇周雪贞
  • 1篇李文益
  • 1篇吴一冲
  • 1篇檀卫平
  • 1篇王丹丹
  • 1篇苏浩彬
  • 1篇黄绍良
  • 1篇康闽

传媒

  • 3篇新医学
  • 2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医学仪器...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卡尼汀治疗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临床观察——附30例报告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左旋肉碱)治疗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60例具有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表现的白血病或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左卡尼汀50mg/(kg.d)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泛癸利酮),两组疗程均为14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肌酶水平、心肌肌钙蛋白Ⅰ阳性患儿阴转情况以及心电图、UCG的检查结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心肌酶水平均明显下降(均为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的心肌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心电图及心肌肌钙蛋白Ⅰ异常的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对于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左卡尼汀对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异常的改善程度均较常规治疗明显。
范毅敏陈纯甄宇峰沈娜君覃丽君夏焱
关键词:左卡尼汀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白血病淋巴瘤心肌酶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5例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5例HN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例患儿均为学龄期儿童,经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活检)确诊HNL,临床表现均有发热、淋巴结肿大,部分患儿有肝、脾肿大及皮疹,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减少及ESR增快,同时有多种病原体及自身抗体阳性6例,病理特点为淋巴结广泛的凝固性坏死伴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所有患儿经抗生素治疗均无效,糖皮质激素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随访10例,预后良好8例,复发1例,发展为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结论:HNL临床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三大特征性临床表现,可能为多种病原体感染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确诊依靠淋巴结活检,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病情缓解后仍应坚持长期随访。
范毅敏覃丽君张红珊檀卫平
关键词: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嗜血细胞综合征
辛伐他汀治疗69岁以上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附78例报告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用于69岁以上高脂血症患者的调脂疗效、安全性及预防心血管事件的作用。方法:将153例69岁以上的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两组:辛伐他汀组78例,辛伐他汀20mg/d;安慰剂组75例,安慰剂1粒/日,疗程均为1年。观察调脂效果、心脏性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辛伐他汀组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载脂蛋白(Apo)B均明显下降(P<0.001),HDL-C、ApoA1均显著升高(P<0.01),上述各项与对照组比较,均为P<0.001;辛伐他汀组调脂总达标率、总胆固醇达标率、LDL-C达标率、甘油三酯达标率分别为76%、81%、79%、62%。随访1年显示:辛伐他汀组不稳定型心绞痛(NSAP)、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发生危险性均较安慰剂组明显下降(均为P<0.05);各种心律失常、需做经皮腔内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脑卒中、心脏性病死率及总病死率均有下降,但P>0.05;辛伐他汀组不良反应轻微,为7%,与安慰剂组的5%相似,但随年龄的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增加的倾向。结论:应用辛伐他汀20mg/d治疗69岁以上高脂血症患者能全面调脂,预防心脏性事件发生,不良反应轻微。
曾群英麦炜颐范毅敏高修仁冯冲陶军陈国伟
关键词:辛伐他汀高脂血症病例
儿童白血病并发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分析(附13例报告)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并发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0年1月至2008年1月治疗的13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中,急诊手术4例,择期手术7例,保守治疗2例。本组死亡1例,治愈10例,非手术治愈2例。结论白血病儿童并发急性阑尾炎,多应手术治疗,若无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肠梗阻等紧急情况,首选择期手术。患儿手术危险性较高,故围手术期应采用积极措施。
吴一冲范毅敏沈娜君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急性阑尾炎手术儿童
婴儿肝炎综合征合并遗传代谢病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对婴儿肝炎综合征进行临床高危筛查,观察有无有机酸代谢异常。方法:对确诊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患儿进行临床分析,高危儿进行尿片气相质谱GC/MS分析,血片串联质谱分析。结果:确诊遗传代谢病患儿3例,其中丙酸血症1例,尿素循环障碍、瓜氨酸血症1例,尿素循环障碍、有机酸尿症1例。结论:对于婴儿肝炎综合征应积极寻找其病因,对于反复代谢性酸中毒、高氨血症、低血糖等的高危儿应检测血尿有机酸。
张红珊苏浩彬吴燕云范毅敏
关键词:婴儿肝炎综合征遗传代谢病高氨血症
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生化及免疫指标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生化免疫指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法,对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及同期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静脉血进行生化及免疫指标检测。结果实验组患儿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胆红素、甘油三酯、血清铁蛋白、β2微球蛋白明显增高,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明显降低等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部分生化及免疫指标有明显变化,对明确诊断及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治疗有很大意义。
甄宇峰覃丽君沈娜君范毅敏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生化免疫
磷酸肌酸钠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蒽环类抗生素致心脏毒性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AL)蒽环类抗生素致心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儿童AL在化疗过程中使用蒽环类抗生素引起心脏毒性表现的患者,使用或未使用磷酸肌酸钠治疗蒽环类抗生素所致心脏毒性的疗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5例,给予磷酸肌酸钠每次1g,1~2次/d,在30~45min内静脉滴入;对照组33例予常规治疗(静脉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和三磷酸腺苷二钠、口服维生素E和泛癸利酮)。两组治疗时间均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酶水平(包括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及α-羟丁酸脱氢酶)、心肌肌钙蛋白Ⅰ阳性患者阴转情况以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治疗组中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心肌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水平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23.591、18.758、16.549、21.376和14.251,P均<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心肌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水平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4.828、4.627、4.472、4.394和3.972,P均<0.01)。治疗组心肌肌钙蛋白Ⅰ阳性患者阴转情况以及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改善情况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磷酸肌酸钠用于儿童AL患者蒽环类抗生素所致心脏毒性的治疗,安全且疗效明显。
陈纯周雪贞范毅敏覃丽君郭海霞薛红漫黄绍良
关键词:急性病磷酸肌酸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5
2009年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心肌损害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磷酸肌酸钠(CP)治疗,对照组加用l,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疗程均为14d。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和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心肌酶水平相似且高于正常值,治疗后两组心肌酶均显著下降(P<0.001),其差值在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肌钙蛋白阴转率及心电图改善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CP及FDP均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CP效果优于FDP。
范毅敏覃丽君甄宇峰沈娜君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
缬沙坦与雷米普利单用及合用对原发性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亚型1拮抗剂(AT1RA)缬沙坦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雷米普利的单用及合用对原发性高血压(EH)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104例伴有IR的轻中度EH患者,随机分成缬沙坦组、雷米普利组及合用组,缬沙坦组(35例)予缬沙坦160mg/d,雷米普利组(35例)予雷米普利5mg/d,合用组(34例)予雷米普利2.5mg加缬沙坦80mg/d,疗程12周,治疗期间监测血压变化,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C肽(CP)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另取正常对照组(30人)检测以上生化指标作为正常对照。结果:三组病人治疗后偶测血压及24小时动态血压均明显下降(P<0.001),血压降幅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病人治疗后FBG无明显变化(P>0.05),FINS、CP显著降低,而ISI则分别升高(0.10±0.22)、(0.11±0.26)、(0.21±0.28)(P值均<0.05),ISI升幅缬沙坦组与雷米普利组相似(P>0.05),而合用组显著大于两个单用组(P<0.05)。结论:缬沙坦、雷米普利及两药合用均可改善EH患者IR,且单剂量的两药联用效果大于双倍剂量的两药单用。
范毅敏曾群英麦炜颐高修仁陈国伟
关键词:雷米普利单独用药原发性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1,6-二磷酸果糖治疗蒽环类药物心肌损害的疗效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1,6-二磷酸果糖(FDP)对使用蒽环类化疗药致心肌损害的白血病患儿的疗效。方法:6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0例),分别予FDP及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Q10治疗,治疗前后行心电图、心肌酶检查。结果:治疗前两组心肌酶水平相似且高于正常值,治疗后两组心肌酶均显著下降(P<0.001),其差值在治疗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改善率治疗组亦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84.4%,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结论:对于蒽环类化疗药物引起的心肌损害,FDP与维生素C、维生素E及辅酶Q10治疗均有效,但FDP疗效优于后者。
范毅敏李静陈纯李文益甄宇峰沈娜君
关键词:1,6-二磷酸果糖抗生素类心肌酶白血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