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纯

作品数:234 被引量:81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87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3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46篇细胞
  • 100篇儿童
  • 72篇干细胞
  • 67篇造血
  • 65篇干细胞移植
  • 63篇造血干
  • 62篇白血
  • 62篇白血病
  • 61篇造血干细胞
  • 56篇造血干细胞移...
  • 51篇淋巴
  • 49篇贫血
  • 44篇急性
  • 36篇淋巴细胞
  • 30篇基因
  • 27篇异基因
  • 25篇地中海贫血
  • 24篇急性淋巴细胞
  • 23篇淋巴细胞白血...
  • 19篇移植后

机构

  • 97篇中山大学附属...
  • 76篇中山大学孙逸...
  • 39篇中山大学
  • 34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空军总医院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广州血液中心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体育运...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高州市人民医...

作者

  • 230篇陈纯
  • 129篇方建培
  • 108篇黄绍良
  • 74篇徐宏贵
  • 72篇黎阳
  • 72篇周敦华
  • 67篇薛红漫
  • 62篇黄科
  • 45篇郭海霞
  • 29篇吴燕峰
  • 20篇魏菁
  • 19篇张碧红
  • 16篇钟凤仪
  • 12篇薛红漫
  • 10篇夏焱
  • 9篇包蓉
  • 9篇翁文骏
  • 9篇岑丹阳
  • 9篇段连宁
  • 8篇包蓉

传媒

  • 24篇中国实验血液...
  • 20篇中国实用儿科...
  • 11篇国际输血及血...
  • 9篇中华儿科杂志
  • 9篇中国小儿血液...
  • 9篇第十七届全国...
  • 8篇中华血液学杂...
  • 7篇实用儿科临床...
  • 7篇广东医学
  • 6篇实用医学杂志
  • 6篇中国病理生理...
  • 5篇中华医院感染...
  • 5篇中山大学学报...
  • 5篇中华妇幼临床...
  • 5篇中国临床实用...
  • 5篇财新周刊
  • 4篇中国小儿血液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11篇2016
  • 9篇2015
  • 19篇2014
  • 10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12篇2009
  • 22篇2008
  • 12篇2007
  • 13篇2006
  • 21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 17篇2002
2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间质干细胞上TLR2和TLR4激活对其免疫调节效应的不同影响
2010年
雷俊霞王贞惠大阳余伟华夏文杰陈纯张群周Ann D Le付涌水项鹏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免疫调节效应细胞反应造血前体细胞CFSEGVHD
一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致Ⅳ度肠道aGVHD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对 1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重型 β地中海贫血 (TM )患儿合并Ⅳ度肠道aGVHD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预处理方案为白消安 (18mg/kg) ,环磷酰胺 (2 0 0mg/kg) ,噻替派 (6mg/kg) ,马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110mg/kg)。输注的NC为 10 .6× 10 8/kg(受体体重 ,下同 ) ,CD34+ CD38- 11.7× 10 6 /kg。PBSCT + 14天WBC为 1.4× 10 9/L ,ANC为 0 .66×10 9/L ,植入证据为“供者型” ,但WBC在 1.4 - 2 .5× 10 9/L ,呈“再障”骨髓象 ,于 + 39天予输注供体细胞后 ,逐渐恢复正常造血。患儿 + 11天发生了皮肤Ⅱ度aGVHD ,在其好转时 + 33天出现腹泻 ,于 + 39天第二次输注供体细胞后明显加重 ,持续 2个月 ,最终按肠道aGVHD治疗有效。本例表明在皮肤aGVHD好转后仍可发生严重的肠道aGVHD ;allo PBSCT时对于顽固性腹泻的患儿 ,如植入证据明确 ,但外周血象和骨髓象呈抑制状态时 ,应考虑肠道aGVHD。
陈纯方建培黄绍良包蓉吴燕峰
关键词: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重型Β地中海贫血ALLO-PBSCT
美罗培南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粒细胞减少并感染疗效分析
2006年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发生率高,中性粒细胞〈1.0×10^9/L时,48%~60%出现感染发热;中性粒细胞〈0.5×10^9/L时,重症感染增加;中性粒细胞〈0.1×10^9/L时,致死性感染增加,16%~20%发生败血症。在白血病未经治疗者、化疗的骨髓抑制者均可发生。白血病感染的高致死性,使用初始经验性选择抗生素尤为重要。我们对22例患者进行了美罗培南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
郭海霞陈纯何展文梁少军方建培
关键词:美罗培南中性粒细胞减少白血病
儿童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复发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总结危险度分层方案治疗复发儿童ALL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8月至2014年6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初诊为ALL 并经治疗后复发的46例患儿临床资料,其...
罗湘琴徐宏贵薛红漫陈纯周敦华黄科黎阳郭海霞方建培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预后儿童
硫唑嘌呤、强的松和左旋咪唑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被引量:10
2002年
观察硫唑嘌呤 +强的松 +左旋咪唑 (IPL方案 )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 ,对 16例先后接受了VP、IVIG、MP和α IFN等方案治疗的难治性ITP患儿 ,试用IPL方案治疗 ,观察患者血小板恢复情况 ,评价其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显示 :IPL方案治疗总有效率 10 0 % ,其中显效率 68 7% ,远期疗效仅 3例复发。因此 ,IPL方案是治疗小儿难治性ITP的有效方法之一。
陈纯黄绍良方建培钟凤仪陈琴
关键词:硫唑嘌呤左旋咪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联合用药ITP
复方黄黛片与三氧化二砷在45例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含三氧化二砷(ATO)或复方黄黛片(RIF)方案治疗45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儿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45例新诊APL患儿的临床资料。在45例中25例采用含RIF的方案进行化疗,其余20例采用含ATO的方案治疗,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比较2组的预后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探究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9.83个月。RIF组的25例患儿中,无患儿早期死亡;5例于诱导缓解后未达CR,CR率为88%;2例骨髓复发,3例死亡。20例至随访结束时仍持续完全缓解(CCR);2例失访。在ATO组的20名患儿中,2例早期死亡;5例诱导缓解后未达完全缓解(CR),CR率为90%;2例骨髓复发并死亡,15例至随访结束时仍CCR;1例失访。预测全部患儿5年总体生存率(OS)及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82.2±6.2)%和(76.4±6.6)%,RIF组的OS及EFS 2值分别为(86.1±7.4)%和(78.4±8.6)%,与ATO组(76.4%±10.6%和74.0%±10.1%)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P>0.05)。至于药物不良反应,除心脏损害RIF组发生率较低外(P<0.05),其它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此外,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儿的5年OS及EFS明显低于无中枢侵犯的患儿(P<0.05、P<0.05);诱导治疗后未达M1的患儿5年OS及EFS也明显低于其余患儿(P<0.01);高危患儿明显低于非高危患儿(P<0.05、P<0.05),而与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结论:复方黄黛片在儿童APL治疗中可达到与三氧化二砷相近的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提高;发生CNSL、治疗反应差及临床分层高危是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
王健黄俊彬刘祖霖张碧红徐宏贵薛红漫陈纯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复方黄黛片三氧化二砷全反式维甲酸
左卡尼汀治疗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临床观察——附30例报告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左旋肉碱)治疗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60例具有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表现的白血病或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左卡尼汀50mg/(kg.d)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泛癸利酮),两组疗程均为14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肌酶水平、心肌肌钙蛋白Ⅰ阳性患儿阴转情况以及心电图、UCG的检查结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心肌酶水平均明显下降(均为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的心肌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心电图及心肌肌钙蛋白Ⅰ异常的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对于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左卡尼汀对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异常的改善程度均较常规治疗明显。
范毅敏陈纯甄宇峰沈娜君覃丽君夏焱
关键词:左卡尼汀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白血病淋巴瘤心肌酶
同胞供者全相合脐血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细胞免疫重建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同胞供者全相合脐血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后免疫重建的特点。方法:8例同胞供者HLA全相合脐血移植成功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在移植后1、3、6、12个月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该组患者植入证据显示均移植成功,在移植后4周内恢复造血重建;3例发生Ⅰ-Ⅱ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无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移植后CD3+细胞1个月为(45.3±27.2)%,3个月为(66.7±10.4)%,6个月为(68.7±14.5)%,12个月为(71.7±10.2)%;移植后CD4+细胞1个月为(13.3±7.8)%,3个月为(21.8±11.6)%,6个月为(19.4±10.9)%,12个月为(30.1±10.4)%;移植后CD8+细胞1个月为(32.1±15.4)%,3个月为(30.6±10.9)%,6个月为(26.9±7.3)%,12个月为(28.1±5.6)%;移植后CD3-CD19+细胞1个月为(6.4±5.6)%,3个月为(12.7±3.4)%,6个月为(16.3±7.3)%,12个月为(16.7±5.7)%;移植后CD3-CD16+CD56+细胞1个月为(16.4±7.4)%,3个月为(15.9±7.6)%,6个月为(14.7±6.6)%,12个月为(15.6±3.4)%。结论:同胞供者HLA全相合脐血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后1个月CD8+细胞逐渐恢复正常,移植后3个月时CD3+细胞和NK细胞逐渐恢复正常水平,移植后6个月后CD4+和CD19+细胞表达水平逐渐恢复达正常水平。
陈纯魏菁方建培周敦华黄科夏焱薛红漫黄绍良
关键词:脐血移植免疫重建重型Β地中海贫血
菊欧文菌源性门冬酰胺酶在儿童ALL诱导化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菊欧文菌(Erwinia chrysanthemi)源性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诱导化...
郭海霞方建培刘维周敦华黄科陈纯黎阳薛红漫徐宏贵高琴丽
“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在儿科学临床见习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探究式学习"教学法在儿科临床见习中的作用。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7月在我科进行儿科学临床见习的学生共120人,随机分为传统法教学组和探究式教学组,传统法教学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探究式教学组实施"探究式学习"教学法。见习结束后统计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结果:探究式教学组学生儿科临床见习成绩为(89.32±4.94)分,优于传统教学组的(80.65±3.73)分;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的各项调查结果,探究式教学组均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见习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的临床学习兴趣,强化教学的实践性环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探究为主的见习教学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达和讨论问题的机会,可以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探究式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临床实习和开展临床医学工作奠定基础。
薛红漫黄俊彬徐宏贵陈纯
关键词:教学模式探究式学习临床见习儿科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