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毅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皮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乳腺
  • 5篇腺癌
  • 4篇乳腺癌
  • 3篇引流
  • 3篇乳头
  • 3篇乳头内陷
  • 3篇乳腺炎
  • 3篇内陷
  • 3篇腺炎
  • 3篇非哺乳期
  • 3篇非哺乳期乳腺...
  • 3篇哺乳期乳腺炎
  • 2篇乳腺癌患者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纠正术
  • 2篇化疗
  • 2篇癌患者
  • 1篇选穴
  • 1篇选穴原则

机构

  • 10篇南皮县人民医...
  • 1篇沧州医学高等...
  • 1篇河北省中医院
  • 1篇河北省沧州中...

作者

  • 10篇苏毅
  • 6篇孙涛
  • 1篇王晓丽
  • 1篇高玮
  • 1篇李立军
  • 1篇刘利
  • 1篇骆瑞珍
  • 1篇刘清茂
  • 1篇何立
  • 1篇杜昕
  • 1篇王颖颖
  • 1篇王骁

传媒

  • 2篇中国病案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针灸
  • 1篇肝脏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层引流联合乳头内陷纠正术在非哺乳期乳腺炎合并乳头内陷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研究将分层引流联合乳头内陷矫正术应用在非哺乳期乳腺炎合并乳头内陷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将2022年6月到2023年9月所收治的12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合并乳头内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经常规炎症病灶切除配合单层引流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分层引流联合乳头内陷纠正术常规炎症病灶切除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1)观察组[58/61(95.08%)]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50/59(84.75%)]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2)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组的复发率和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前,两组的心理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理评分改善比对照组更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分层引流联合乳头内陷纠正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合并乳头内陷疗效显著,复发率和感染率低,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值得推荐。
苏毅杨扬孙涛胡运达张晶
关键词:乳头内陷非哺乳期乳腺炎乳头内陷
早期乳腺癌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研究
孙涛王晓丽刘清茂苏毅李立军刘利
课题研究一种简便、快速、敏感性、特异性高且临床实用价值高的检测技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减少过度治疗,提高生存质量。课题创新点为:1、染料法具有避免医患双方接触放射线、显像时间快、不需要γ探测仪、医疗成本低等优点。该研究亚...
关键词: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治疗
HBV感染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病毒再激活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HBV感染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病毒再激活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8年12月皮县人民医院诊治HBV感染乳腺癌患者236例。根据化疗期间是否出现HBV再激活分为再激活组、未再激活组。HBV感染乳腺癌患者肝损伤情况参考WHO分级标准。根据资料类型,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多因素分析HBV感染乳腺癌患者病毒再激活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36例HBV感染乳腺癌患者中,病毒再激活44例(18.6%)。再激活组与未再激活组年龄分别为(43.8±13.2)岁、(50.2±9.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94,P<0.05);再激活组、未再激活组基线HBV DNA阳性分别为40例(90.9%)、85例(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55,P<0.05);再激活组、未再激活组抗病毒药物停用分别为18例(40.9%)、11例(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04,P<0.05);再激活组基线ALT、化疗后ALT、基线AST、化疗后AST、基线及化疗后TBil分别为(37.5±5.6)U/L、(64.4±9.5)U/L、(36.0±5.2)U/L、(55.2±7.6)U/L、(12.3±3.2)μmol/L及(18.4±3.8)μmol/L,未再激活组分别为(21.4±3.5)U/L、(42.4±7.8)U/L、(19.2±3.0)U/L、(38.7±6.8)U/L、(10.7±2.0)μmol/L及(14.6±2.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35、15.022、18.642、9.258、6.028,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基线HBV DNA阳性、抗病毒药物停用、基线ALT及基线AST是HBV感染乳腺癌患者病毒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再激活组、未再激活组肝损伤分级Ⅰ、Ⅱ、Ⅲ及Ⅳ级分别为3例(6.8%)、11例(25.0%)、7例(15.9%)及2例(4.5%);22例(11.4%)、13例(6.8%)、0及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69,P<0.05)。结论HBV感染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病毒再激活发生率较高,临床中需重点关注HBV DNA及肝功能变化。
王璐杨扬苏毅孙涛张宏娟
关键词:乳腺癌HBV感染
某院甲状腺癌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通过甲状腺癌病例的数据分析,探讨甲状腺癌的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自某院病案科病案管理系统调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以甲状腺结节住院的病例,按出院主要诊断进行甲状腺结节疾病谱的分析,再从中抽取甲状腺癌病例,对其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进行汇总分析。结果534例甲状腺结节病例中甲状腺癌病例164例,占30.71%,高发年龄段为41岁~70岁,男女比例为1:4.86,男性患者发病年龄高于女性(t=7.070,P=0.000),病变部位甲状腺右侧叶高于左侧叶,有统计学差异(P=0.000),病理类型以乳头状癌为主,占98.17%,其中微小乳头癌占18.29%,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P<0.05)。结论甲状腺癌病例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因健康体检时发现病变而就诊的患者人数明显增加,病理类型中微小乳头癌比例升高,应加强群众对肿瘤的防治意识。
苏毅李影
关键词:甲状腺癌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的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
2019年
目的 分析术后首次病程记录的缺陷情况,拟定整改方案,提高术后病案质量管理.方法 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术后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制定统一的质控标准,分别对2019年1月和2019年5月手术病例的1164例次术后首次病程记录进行检查,对比整改前后各质控项目的数据变化.结果 整改前总体缺陷率为36.72%,整改后为17.93%,缺陷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其中漏记录术式、缺术中诊断、无术中具体出血量、缺术后处理措施及术后应特别注意事项的缺陷率降低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存在许多缺陷,应加强其质控管理,提高医师的书写能力,严格术后交接,促进病案内涵质量的提升及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
杨扬苏毅
分层引流术联合乳头内陷纠正术在非哺乳期乳腺炎合并乳头内陷中的应用探讨
2024年
探究非哺乳期乳腺炎合并乳头内陷患者行分层引流术联合乳头内陷纠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取本院8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合并乳头内陷患者(2022.06-2023.12)深入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常规药物+分层引流术联合乳头内陷纠正术),各组40例,对比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满意度、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在对非哺乳期乳腺炎合并乳头内陷患者治疗时,分层引流术联合乳头内陷纠正术疗效确切,可预防复发,治疗满意度高,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可推广。
苏毅杨扬孙涛胡运达张晶
小切口皮内缝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并分析小切口皮内缝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乳腺癌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切口皮内缝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切口改良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淋巴清除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94%,对照组为17.4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接受小切口皮内缝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临床疗效确切,且并发症较少,切口较小,带给患者的创伤较轻,有利于患者后期恢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苏毅
关键词:乳腺癌小切口皮内缝合改良根治术
乳腺癌患者化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及恩替卡韦预防性应用的临床研究
2022年
探究乳腺癌患者化疗后乙肝病毒(HBV)再激活及恩替卡韦预防性应用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乳腺癌合并HBV感染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恩替卡韦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中应用TAC化疗方案患者设为A1组(26例),应用AC-T化疗方案患者设为A2组(34例);对照组化疗治疗期间依据HBV-DNA升高情况应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化疗前一周应用恩替卡韦预防性治疗,比较患者病毒再激活、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HBV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b)、HBV-DNA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HBV再激活发生率为11.67%,较对照组26.67%低(P<0.05);其中A2组病毒再激活发生率为2.94%,较A1组23.08%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HBsAg、HBV-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1.67%、6.67%、11.67%,较对照组40.00%、20.00%、26.67%低,HBsAb、HBeAb阳性检出率为63.33%、61.67%,较对照组45.00%、41.67%高(P<0.05);治疗后A2组ALT、HBV-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76%、2.94%,较A1组34.62%、23.08%低,HBsAb、HBeAb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47%、73.53%,较A1组46.15%、46.15%高(P<0.05)。结论:应用恩替卡韦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发生率,减轻患者肝功能损伤,且AC-T化疗方式,与TAC方法相比,可进一步降低HBV再激活发生率,减轻患者肝功能损伤。
杨扬王璐孙涛苏毅张宏娟
关键词:乳腺癌HBV再激活恩替卡韦
分层引流联合乳头内陷矫正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合并乳头内陷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2023年
目的探讨分层引流联合乳头内陷矫正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合并乳头内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非哺乳期乳腺炎合并乳头内陷12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炎症病灶切除配合单层引流加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分层引流联合乳头内陷矫正术治疗。比较2组治愈率、乳房外观满意度、术后积液排出率、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头凸起、乳头形态、触碰感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乳房形态完整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积液排出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感染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层引流联合乳头内陷矫正术为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合并乳头内陷的有效手段,可取得满意手术效果,提高美容效果,预防复发,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苏毅杨扬孙涛胡运达张晶李春雪骆瑞珍
关键词:非哺乳期乳腺炎乳头内陷乳头内陷矫正术手术后并发症外科伤口感染
以气机升降理论为组方选穴原则的针刺治疗反流性咽喉炎临床观察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验证以气机升降理论为组方选穴原则的针刺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埃索美拉唑片(20 mg/次,2次/d)及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次,3次/d),连续治疗14 d;观察组口服药物同对照组,另予以气机升降理论为组方选穴原则的针刺治疗,穴取天突、膻中、中脘、足三里、太冲、内关,每日1次,5次/周,治疗10次,持续2周(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反流症状指数(RSI)评分、反流体征指数(RFS)评分、24h食管p H<4时间占比,并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RSI评分、RFS评分、24 h食管p H<4时间占比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RSI评分、RFS评分、24 h食管pH<4时间占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39/42),优于对照组的71.4%(30/42,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气机升降理论为组方选穴原则的针刺治疗联合西药治疗有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能有效控制咽喉部症状和体征,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王颖颖徐伟王骁高玮何立苏毅杜昕
关键词:反流性咽喉炎针刺治疗气机升降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