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大平

作品数:134 被引量:535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7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5篇哲学宗教
  • 17篇经济管理
  • 8篇政治法律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社会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学
  • 2篇艺术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2篇主义
  • 33篇哲学
  • 33篇马克思主义
  • 22篇马克思主义哲...
  • 12篇资本主义
  • 11篇唯物
  • 11篇唯物主义
  • 11篇西方马克思主...
  • 10篇历史唯物主义
  • 9篇意识形态
  • 9篇恩格斯
  • 8篇政治
  • 7篇叙事
  • 7篇社会主义
  • 6篇哲学研究
  • 6篇历史叙事
  • 5篇学术
  • 5篇知识
  • 5篇主义理论
  • 5篇资本主义批判

机构

  • 128篇南京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江苏省社会科...
  • 2篇南京邮电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东吴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32篇胡大平
  • 3篇张一兵
  • 2篇叶克林
  • 2篇刘静波
  • 1篇段进军
  • 1篇郭贵春
  • 1篇张曙光
  • 1篇杨宇振
  • 1篇盛丹艳
  • 1篇董慧
  • 1篇刘丽
  • 1篇鞠实儿
  • 1篇丁瑞媛
  • 1篇李永红
  • 1篇王银泉
  • 1篇谢地坤
  • 1篇俞吾金
  • 1篇李志刚
  • 1篇王丰龙
  • 1篇赵剑英

传媒

  • 11篇南京大学学报...
  • 6篇江苏社会科学
  • 6篇江海学刊
  • 5篇南京社会科学
  • 4篇马克思主义与...
  • 4篇福建论坛(人...
  • 4篇现代哲学
  • 3篇哲学动态
  • 3篇吉林大学社会...
  • 3篇学海
  • 3篇人文杂志
  • 3篇学术研究
  • 3篇学术月刊
  • 3篇天津社会科学
  • 2篇浙江学刊
  • 2篇学习与探索
  • 2篇河北学刊
  • 2篇文艺研究
  • 2篇探索与争鸣
  • 2篇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7
  • 13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2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10篇2006
  • 7篇2005
  • 7篇2004
  • 8篇2003
  • 6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6篇1999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卫·哈维:资本主义的病理学家被引量:7
2014年
像哈维这样的思想家很难被纳入既有的框架,主要原因在于他不断地在地理学、马克思主义这两个不同领域的不同传统之间跨界。作为一个广义的"后现代理论家",贯穿哈维探索过程的对元理论的兴趣,始终表现出对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执着。这表明,哈维是一位后现代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者。其独特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升级",还是对社会历史分析角度的重构,抑或是后现代背景下的"与时俱进",仍然值得探讨,但他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顽强生命力以及多种可能性则是无疑的。
胡大平
关键词:后现代乌托邦
从资本主义批判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张力和理论特色
2008年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在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和传播的理论思潮,它的主要理论目标是资本主义批判,这个目标决定了其理论特质及其历史变迁。本文主张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与资本主义现实之间的关系来解释它的内在张力和理论特色,从而摆脱外在的立场评判,真正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价值。
胡大平
关键词:资本主义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
坚守使命,遵循规律,踏实把好育人关
2017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纲领性文献。深入理解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理想、信念和纪律的意义;党的领导作用以及坚持正气唱响主旋律之工作路径。以全程和全天候的覆盖,使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在循序渐进中掌握、在春风化雨中提升自己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境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效果。
胡大平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从本真性到中国特色:马克思哲学研究的“解释学”转向被引量:18
2003年
在重新解释马克思哲学过程中 ,在总体上存在着一种“解释学”的转向 ,这种转向在目标上从“本真的马克思”诉求转向诠释学的历史视域融合 ,在成果形式上从集体无意识转向个人话语 ,也因此在学术规范上对文本依据和理论逻辑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贯穿其中的则是对研究者方法论自觉的要求。通过这种转向 ,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将逐步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诉求。
张一兵胡大平
关键词:本真性马克思哲学研究学术规范
齐泽克:当代西方左派激进思想的幽灵被引量:3
2016年
齐泽克既不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亦非"后马克思主义者",而是全部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轨迹的新制高点。这一轨迹从卢卡奇经由"后结构主义"再到当代,呈现出黑格尔"正—反—合"三一式特点,它们分别是西方激进知识分子对"十月革命"、"68文化革命"、前苏东剧变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论反应。在这个制高点上,齐泽克作为当代西方左派激进思想的幽灵,以浓缩的方式表现了他们对全球资本主义的反叛,也记录了他们对解放政治学以及自我历史的反思。作为一个样本,齐泽克是观察当代激进思想、反思其历史轨迹的最好的一面镜子。
胡大平
关键词: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对现代性想象的超越及其思想史效应被引量:2
2013年
在今天,我们解读马克思的思想,理解其意义,运用其创造新的世界历史实践,不能不面对一个基本问题:作为一种政治规划,马克思主义究竟只是一种始终从属于西方并因此必然被告别的西方想象,还是一种虽源自西方但代表世界历史方向的普遍话语?这是由今天的全球发展态势提出并在反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中扩散的至关重要的意识形态难题。回应这个难题,不只是回应马克思主义面临的现实挑战,而且是在理论上澄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史地位。这一难题虽然具有老生常谈的性质,
胡大平
关键词:现代性想象思想史西方中心主义世界历史历史实践话语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节奏和变奏被引量:4
2012年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整个20世纪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从公众的怒火演变为个人的牢骚、从大街上的战斗演变成书房里的打赌的过程,其间存在着他们关于资本主义叙事和政治表述的巨大逻辑变迁。正是在这两点上,他们成了传统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异端,今天的后马克思主义更是试图以新政治表述和激进"革命"策略替代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位置。理解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变迁,不仅需要关注其对所经历的资本主义的生命周期的具体表现的反思和经验概括,而且需要把握其是如何在历史认识论、资本主义经验和政治话语三者之间进行整合的。
胡大平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话语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被引量:1
2016年
马克思主义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与人类学始终具有不解之缘。在形成阶段,人类学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早期社会研究的支撑,证实了其科学价值,同时亦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叙事深化和拓展的基本路径。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结构主义等思潮影响,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动向,这一动向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解以及进行当代批评的视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人类学内部产生了诸多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新进展,在现代社会批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的多层次和多维度融合成为基本趋势。在整体上,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代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
胡大平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人类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危机、全球难题和中国道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危机、全球难题和中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当代性所包含的三个层次基本问题,贯穿其中的是我们始终不能撇开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在形式上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理论?它如何维持自身对时代的敏感性,从而实现自身的历史使...
胡大平
文献传递
逐名运动与城市的历史文化书写
2011年
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美]大卫·哈维著,黄煜文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10城记,王军著,三联书店,2003采访本上的城市,王军,三联书店,20082010年,借助于国家"十二五"规划,我国一批城市的总体规划出炉。尽管改革开放的整体经验告诉我们,实践总是跑在规划的前面,但从这些规划本身来体现中国城市建设(以及由它表征的整个社会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胡大平
关键词:中国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三联书店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