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小平

作品数:15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汉语
  • 4篇代动词
  • 4篇动词
  • 4篇越南留学生
  • 4篇偏误
  • 4篇习得
  • 4篇留学
  • 4篇留学生
  • 4篇句式
  • 4篇比较句
  • 4篇O
  • 3篇语法化
  • 3篇习得汉语
  • 3篇句法
  • 3篇法化
  • 3篇AV
  • 2篇语义
  • 2篇偏误分析
  • 1篇断句
  • 1篇形容

机构

  • 12篇深圳大学
  • 7篇华中师范大学
  • 4篇深圳职业技术...
  • 3篇广东外语外贸...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5篇肖小平
  • 6篇龙海平
  • 1篇张芸芸

传媒

  • 2篇语言教学与研...
  • 2篇华中学术
  • 1篇世界汉语教学
  • 1篇汉语学习
  • 1篇上饶师范学院...
  • 1篇海外华文教育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湖南人文科技...
  • 1篇科教文汇
  • 1篇江苏海洋大学...
  • 1篇汉语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4
  • 1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汉语句尾“为”疑问句的形成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通过分析古汉语句尾'为'疑问句在战国初期、战国中后期和汉代到两晋的发展过程,证明古汉语句尾'为'疑问句源于'为'为主要动词且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疑问句;'何VP为'疑问句的形成,是代动词'为'宾语VP化的结果。
肖小平龙海平
关键词:代动词句尾
对以动词为中心的状中式双音节复合词的语义考察
2015年
本文从语义的角度考察以动词为中心的状中式双音节复合词,从词形成的理据的角度,考察词素义之间的关系以及词素义与词义的关系。
肖小平
关键词:语义理据词素义词义
“(是)……的”类句式已然义的层次性分析——以“S(是)AV(O)的”句式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以学界广为关注的"S(是)AV(O)的"句式为例,重点分析"(是)……的"类句式在语境、词汇和句法三个层面所显示的不同已然义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对国内外关于已然义"(是)……的"类句式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的评价。
肖小平张芸芸
关键词:词汇层面句法层面
现代汉语“极为”类“副+为”结构的形成被引量:4
2013年
现代汉语"极为"类"副+为"结构包括"极为、稍为、广为、大为",其中的"为"源于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的代动词"为"。这类"副+为"结构的形成是主语的话题化、汉语词汇的双音化和"副+为"结构表义的程度化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极为"以修饰形容词为主,"稍为"、"广为"和"大为"以修饰动词为主,这是代动词"为"接不同宾语导致的结果。
肖小平龙海平
关键词:代动词
从判断句前件扩展看“(NP)是SV的O”句式的形成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在评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NP)是SV的O"句式在近代汉语中的形成过程。"(NP)是SV的O"句式可分为甲式("这是我害的他")和乙式("那天晚上是我请的客")两类,宋元时期"R是SV的(底)O"判断句和"NP_1是SV的O"判断句,通过系动词"是"的焦点标记化和施事成分S的话题化,逐步形成本文分析的甲式和乙式。以此为基础,可对Harris& Campbell关于世界语言突显分裂句语法化过程的相关理论提出修正。
肖小平龙海平
关键词:判断句
“要A不A”试析被引量:2
2003年
“要A不A”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用的格式 ,但在实际的言语实践中 ,经常会出现一些变式 ,常用的有“要A不A ,要B不B”、“要A不A要B不B”、“要A不B”三种 ,情况复杂 ,须具体分析 ,以揭示其句法、语义特征。
肖小平
关键词:汉语口语言语实践句法形式语义特征形容词
英汉典型分裂句比较——兼论汉语典型分裂句的形成
2012年
文章从强调成分、焦点标记和被焦点成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省略成分等三个方面对英汉典型分裂句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在分析英语典型分裂句语法化形成过程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汉语典型分裂句与判断句之间的语法化渊源关系。
肖小平龙海平
越南留学生习得汉语比较标记的偏误分析
2013年
文章基于自然语料,考察了越南留学生习得汉语比较句过程中出现的比较标记偏误,这些偏误按形式分为比较标记遗漏、比较标记错序、比较标记误用三类,同时还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学习策略、认知难度、语言普遍性等方面挖掘了偏误生成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
肖小平
关键词:比较句习得偏误
“我是昨天买的票”句式及其相关问题被引量:7
2011年
本文从历时角度证明"N1是AV的N2"句式("我是昨天买的票")为具有"双小句结构"(biclausal construction)特征的判断句,具有"单一小句结构"(monoclausal construction)特征的"S是AV的O"句式("我是昨天进的城")则是"N1是AV的N2"句式在明清时期的进一步发展。"N1是AV的N2"句式和"N1是AVN2的"句式("我是昨天买票的")之间不存在"移位"关系,这两种句式所具有的"过去时话语隐涵"是动词(短语)本身的[+结果]情状义。从"N1是AV的N2"句式到"S是AV的O"句式,"过去时话语隐涵"经历了从事件情状义到构式义(constructional meaning)的发展过程。
龙海平肖小平
越南留学生习得汉语比较句的结论项偏误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文章基于自然语料考察了越南留学生习得汉语比较句过程中出现的的结论项偏误,按形式分成比较项遗漏、误加、误代等三种偏误,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
肖小平
关键词:比较句结论项习得偏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