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斗强
- 作品数:18 被引量:36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纵隔畸胎瘤破裂误诊为恶性肿瘤一例被引量:3
- 2004年
- 姚雪松鲁海珍罗斗强石木兰
- 关键词:纵隔畸胎瘤误诊恶性肿瘤CT扫描
- 纵隔良性囊性肿物的CT诊断被引量:11
- 2004年
- 李琳罗斗强石木兰
- 关键词:CT检查影像学表现
- 纵隔生殖细胞瘤(GCT)的断面影像表现──61个纵隔GCT的CT和(或)MRI回顾分析被引量:16
- 2000年
- 目的 总结纵隔生殖细胞瘤 (GCT)的断面影像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 61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GCT(畸胎类 5 1个 ,非畸胎类 10个 )的断面影像资料 (CTn =5 7,MRIn =8)。对肿瘤进行影像分型 ,重点观察肿瘤部位、大小、内部密度及周围结构关系 ,与手术及病理所见对照 ,比较畸胎类与非畸胎类肿瘤的影像特征。结果 61个肿瘤的病理类型为 :成熟畸胎瘤 44个 ,成熟畸胎瘤恶变 1个 ,不成熟畸胎瘤 4个 ,畸胎瘤合并精原细胞瘤、内胚窦瘤各 1个 ;非畸胎类GCT 10个。肿瘤位于前纵隔占95 .1%。最大径为 4~ 3 1cm ,平均 10 .6cm。影像学分型为 :Ⅰ型 ,单房囊性 (n =2 6) ;Ⅱ型 ,主囊腔边缘有单个或多个小房 (n =8) ;Ⅲ型 ,不规则复合多房囊性 (n =12 ) ;Ⅳ型 ,软组织肿物中含多个小囊区 (n =8) ;Ⅴ型 ,软组织肿物 (n =7)。Ⅰ~Ⅲ型中 ,畸胎类占98.0 % ,其中 ,Ⅰ、Ⅱ型中成熟畸胎瘤占 94.4%。 90 %非畸胎类肿瘤为Ⅳ、Ⅴ型。 5 1个畸胎类肿块中检出脂肪、钙化、水样及软组织密度分别为 74.5 %、5 1.0 %、92 .2 %和 10 0 % ,含 4种密度的肿块 2 2个 ,占 43 .1% ,见于各种类型畸胎瘤。非畸胎类肿瘤中无 1例检出脂肪或钙化。结论 畸胎类肿瘤有囊性成分为主及多种密度混杂的特征 ,其中 ,Ⅰ、Ⅱ型肿块绝大多数为?
- 罗斗强石木兰吴宁
- 关键词:纵隔肿瘤CT
- 拟似肺癌的不典型肺结核被引量:33
- 1993年
- 由外院疑肺癌来我院诊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肺结核66例,年龄在40岁以上占74%。病变位于结核的非好发部位37例(56%)。X 线表现分两类:(1)叶/段实变或不张22例;累及两段或以上者13例(59%);体层摄影示支气管充气征11例(50%)。(2)结节/肿块44例;21例<5cm;部位不典型占57%;有瘤周毛刺(33%),不规则分叶(14%),边缘成角或平直(29%);肿块≥5cm 者23例;部位不典型仅占17%;有空洞者48%。形态多样。20例有CT 扫描,提供增添信息10例,包括常规X 线片未显示的钙化、卫星灶、淋巴结等。认识成人原发肺结核发病率增高,以及原发与继发肺结核各自的X 线特征,并紧密结合临床,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不必要的剖胸手术及肺切除。
- 罗斗强石木兰吴宁
- 关键词:肺结核X线表现
- 肾脏肿瘤患者CT灌注参数与肾功能生化指标和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肾脏肿瘤患者CT灌注参数与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和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36例肾脏肿瘤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3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对2组实施CT灌注成像,获取等效血容量(Equiv BV)、表面渗透性(Ps)、血流量(BF)等CT灌注参数,并检测2组尿素氮(BUN)、肌酐(Scr)、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肾功能生化指标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比较2组研究对象上述指标检测结果,并对CT灌注参数与肾功能生化指标及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Equiv BV、Ps、BF均低于对照组(P<0.05),BUN、Scr、TC、TG、CEA、CA125、Cyfra21-1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CT灌注参数与肾功能生化指标BUN、TC及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均呈负相关(P<0.05),与Scr、TG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肾脏肿瘤患者的CT灌注参数与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及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呈负相关性,可作为评估肾脏肿瘤患者肾功能及疾病临床诊断的辅助方法。
- 王栋曹娜唐桂林罗斗强于滨闫绍辉张松景晓春赵仰光刘志民
- 关键词:肾脏肿瘤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肿瘤标志物
- 青年外伤性肺血肿邂逅肺腺癌一例
- 2007年
- 王栋罗斗强冯晓莉
- 关键词:肺血肿肺腺癌外伤性病理诊断青年人
- MRI对评价肝癌Lp-TACE治疗的价值被引量:11
- 2000年
- 目的 通过影像 病理对照研究 ,探讨MRI尤其是动态增强MRI(D MRI)在肝癌Lp TACE治疗随诊中的价值以及协助临床确定Lp TACE治疗间隔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10例Lp TACE治疗后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 ,术前行CT扫描、MR平扫及早期动态增强扫描、增强晚期和延迟期扫描。术后肿瘤标本作MRI、CT扫描和软X线照相 (8例 ) ,作影像 病理对照研究。结果 (1)病理表现 :10例均发现残留的肝癌细胞。肿瘤坏死率 >80 % 7例 ,存活肿瘤细胞主要分布在包膜下 ;坏死率 <5 0 % 3例。其他病理表现包括出血、炎症细胞浸润、粘液样变、纤维组织与玻璃样变以及碘油沉积。 (2 )CT扫描、钼靶X线相 :术前CT扫描示碘油致密者 4例 ,碘油有缺损或分布稀疏者 6例。 10例标本钼靶X线相均发现有碘油缺损区。(3)MRI与病理对照 :术前T2 WI信号不均匀且以中高信号为主者 7例 ,病理示肿瘤坏死率 >80 %者 4例 ,<5 0 %者 3例 ,其中 4例见瘤内出血 ;均匀等信号、略高信号或低信号为主者 3例 ,肿瘤坏死率 >90 %。标本T2 WI与病理对照示高信号区病理表现包括 :存活肿瘤 (7例 )、出血 (5例 )、炎症细胞浸润 (4例 )、粘液样变性 (2例 ) ;8例瘤内低信号区多为凝固性坏死区或玻璃样变区 (7例 ) ,仅 1例含少许存活肿瘤。D MRI见肿瘤内大片强化 (3例 )
- 李洪林罗斗强石木兰
- 关键词:肝癌灌注化疗碘化油磁共振成像
- 颈部淋巴结结核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部淋巴结结核23例,并将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23例病变中,CT表现为密度大致均匀淋巴结(Ⅰ型)8例,病理表现为淋巴结内多发结核性肉芽肿结节,其中伴或不伴有微小干酪坏死。密度不均匀淋巴结(Ⅱ型)15例,其中9例为单一淋巴结内有多个低密度区,病理表现为孤立淋巴结内见多个结核性肉芽肿,中心有干酪坏死;4例CT表现为孤立或贴邻的淋巴结,边缘不规则强化,中央见单发较大低密度区,病理表现为淋巴结边缘为结核性肉芽肿,中央见干酪坏死区融合成片;4例为融合或可疑融合淋巴结,病理表现为多个淋巴结融合或贴邻,伴有周围组织受累,淋巴结内见结核性肉芽肿及干酪坏死。正常淋巴结结构消失、周边呈环形强化、中央见大的融合低密度区(Ⅲ型)11例,病理表现淋巴结结构消失,病变中央大片状干酪坏死,边缘见结核性肉芽肿累及周围组织。结论:CT可清晰显示颈部淋巴结结核各种特征,直接反映其病变各个阶段的病理基础。
- 林蒙罗德红余小多周纯武鲁海珍罗斗强赵心明黄遥蒋力明蒋玲霞李静李琳吴宁
- 关键词:病理学
- 食管癌腔内放射治疗技术的改进被引量:17
- 2000年
- 目的 改进食管癌腔内放射治疗的技术 ,探讨腔内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和剂量参考点的选择。方法 18例食管癌采用改进后的气囊施源器在气囊充气状态、食管扩张情况下行MRI检查和腔内治疗。从MRI图像直接测出所需数据。结果 MRI检查能直观准确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及施源器在食管腔的整个行程。 83.3%的患者肿瘤最大浸润深度≤ 1.5cm。气囊施源器使源轴与食管粘膜的距离由 0 .30cm增加至 (0 .6 3± 0 .19)cm ;邻近病变段正常的食管粘膜的距离增加至(0 .89± 0 .14)cm ;气管膜状部的距离增加至 (0 .95± 0 .2 3)cm ,剂量由 2 0 31.0cGy分别下降至(90 5 .8± 2 0 5 .5 ) ,(6 0 1.3± 116 .8) ,(5 2 8.4± 16 7.8)cGy。设置参考点为 1.2 ,1.4cm时 ,超高剂量区均落在气囊以内 ,肿瘤最外缘 1.6cm处的剂量分别为 372 ,45 1cGy。肿瘤内的剂量分布范围分别在112 9~ 372 ,136 9~ 45 1cGy。结论 气囊施源器行MRI检查便于掌握肿瘤情况 ,利于适应证的选择 ;降低食管粘膜、气管膜状部的剂量使并发症降低。参考点设置的增大使肿瘤最大外缘的剂量提高 ,且肿瘤内的高。
- 肖泽芬苗延浚王亚非冯宁远欧阳汉罗斗强
-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疗法近距离放射疗法
- 肝脏及上腹部MRI扫描序列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通过对六种扫描序列的分析与评价以期达到发现中低场强中最有价值的扫描序列及序列组合的目的。方法 对 2 6名临床怀疑肝脏病变的患者进行了MR检查 ,均应用了快速自旋回波 (TSE)的T2加权像 ,快速梯度回波 (TFE)的反相位T1加权像 ,快速自旋回波加脂肪抑制的T2加权像 ,标准自旋回波 (SE)的T1和T2加权像 ,快速梯度回波 (TFE)的动态增强扫描等六种扫描序列 ,对各序列的图像质量及腹部常见正常结构的显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 快速自旋回波 (TSE)T2加权像图像质量最好 ,2 4 / 2 6例 ( 92 % )选择了这一扫描序列 ,其次为标准自旋回波(SE)的T1加权像 ,6/ 2 6例选择了这一扫描序列。图像质量最差的序列为标准自旋回波 (SE)T2加权像 ( 2 4 / 2 4 ,10 0 % )。其他三种扫描序列的图像质量则介于上述三种序列之间。经统计学分析TSE的T2加权像与其他五种扫描序列在图像质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0 5 )。结论 腹部病变常规应做标准自旋回波T1加权像 ,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 ,快速自旋回波加脂肪抑制和梯度回波反相位这四种序列 ,病变鉴别有困难时则可加做标准自旋回波的多回波序列和快速梯度回波的动态增强扫描序列。
- 欧阳汉赵心明罗斗强周纯武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肝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