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耀旗

作品数:63 被引量:293H指数:9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9篇淀粉
  • 12篇米淀粉
  • 10篇糊精
  • 9篇环糊精
  • 7篇回生
  • 7篇大米
  • 6篇玉米淀粉
  • 6篇米饭
  • 5篇食品
  • 5篇糯米
  • 5篇Β-环糊精
  • 5篇V
  • 4篇包合
  • 4篇包合物
  • 4篇大米淀粉
  • 3篇淀粉回生
  • 3篇乳化
  • 3篇微波
  • 3篇微波加热
  • 3篇马铃薯

机构

  • 58篇江南大学
  • 6篇烟台大学文经...
  • 2篇山东轻工业学...
  • 2篇武汉工业学院
  • 2篇江苏雨润食品...
  • 1篇山东省轻工业...
  • 1篇绍兴市食品药...
  • 1篇石家庄得宝机...

作者

  • 62篇田耀旗
  • 42篇金征宇
  • 16篇徐学明
  • 12篇赵建伟
  • 11篇焦爱权
  • 8篇周星
  • 8篇王金鹏
  • 7篇姜倩倩
  • 7篇谢正军
  • 4篇詹锦玲
  • 4篇邓力
  • 4篇杨哪
  • 3篇李丹丹
  • 3篇陈光耀
  • 3篇孙冰华
  • 2篇金征宇
  • 2篇崔波
  • 2篇沙晨希
  • 2篇洪雁
  • 2篇王瑞

传媒

  • 16篇食品与发酵工...
  • 8篇食品与生物技...
  • 7篇食品工业科技
  • 4篇食品与机械
  • 4篇食品工业
  • 3篇中国粮油学报
  • 3篇科技创新导报
  • 3篇食品科学技术...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青年与社会(...
  • 1篇青年与社会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2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hermomonospora curvata淀粉分支酶的过量表达及其催化反应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以质粒pET-22b(+)为载体,Thermomonospora curvata淀粉分支酶基因(Tc SBE)为客体,采用构建重组大肠杆菌BL21(pET-22b(+)-TcSBE)的方法,实现TcSBE过量表达。目标分支酶经分离纯化,酶活达90.28 U/mg,并分别以长直链淀粉和短直链糊精为底物,研究了TcSBE作用淀粉机理。结果表明:TcSBE以链间反应模式催化长直链淀粉生成大分子的支链淀粉和小分子的低聚糖;以短直链糊精为底物时,TcSBE通过水解作用和转糖基作用同时作用于底物,反应初期,水解作用较强,将底物随机水解成聚合度不等的小分子直链糊精,所需供体链的最低聚合度(DP)为12,随着反应的进行,水解作用不断减弱,转糖基作用增强,将DP 3~8的短链糊精通过α-1,6糖苷键与产物相连接,使产物中分支侧链含量增加,反应12 h后,TcSBE作用产物的α-1,6糖苷键含量达到0.9 m M。
范琴谢正军金征宇田耀旗
关键词:淀粉分支酶
玉米淀粉在DMSO/水体系中溶解性与精细结构变化被引量:2
2017年
二甲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是淀粉精细结构分析中溶解淀粉的关键试剂。以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研究其在DMSO/水体系中的溶解性与精细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当溶解时间达到12h后,普通玉米淀粉在90%DMSO溶液中溶解性达到最大值97.15%;随着溶解时间的延长,溶解性无显著变化。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90%的DMSO对淀粉颗粒结构破环最大,证明90%DMSO是淀粉的最佳溶剂。然而进一步通过高效液相体积排阻色谱联用系统(HPSEC)、阴离子色谱(HPAEC)等技术研究发现,淀粉溶于90%DMSO后,随着溶解时间的延长,其分子量和回旋半径逐渐下降,在溶解过程中淀粉分子发生了降解,主要降解部分为支链淀粉的B2、B3链,而B1链相对稳定。
王瑞田耀旗谢正军
关键词:二甲亚砜分子量
超声-微波加热对大米淀粉结晶性质影响
2013年
研究了超声-微波协同加热、微波加热和传统加热对粳米和糯米淀粉结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粳米淀粉,微波加热和超声-微波协同加热的样品焓变值、重结晶程度比传统加热的样品小。对糯米淀粉,三种处理对性质未产生明显影响,加热方式未时大米淀粉凝胶重结晶类型产生改变。
姜倩倩田耀旗金征宇
关键词:淀粉微波超声
食品龙头企业培养工程类研究生人才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工程类研究生作为一种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人才培养模式,无论对于高校教育还是企业发展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首先针对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类研究生人才的前提条件进行了论述,探索了四类食品龙头企业辅助培养工程类研究生的模式:研究生长期实习于企业、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进行授课、聘任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导师以及双导师制。这四种培养模式相辅相成,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要因人而异,遵循学生自愿、公平公正的原则。
詹锦玲魏本喜刘海英田耀旗
关键词:食品工程硕士
不同链长直链糊精-维生素E复合物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普鲁兰酶脱支结合乙醇梯度溶解法制备平均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DP)分别为14.53、16.20和25.25不同链长的直链糊精,采用共沉淀法与维生素E进行络合,制备直链糊精-维生素E复合物。结果显示,随着直链糊精链长增加,其对维生素E负载率由45.97μg/mg提高至62.71μg/mg,包埋率从39.07%增加至59.57%。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和X-射线衍射仪证明,不同链长直链糊精与维生素E主要通过氢键形成复合物。热重和光稳定性分析证实,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维生素E耐热稳定性以及耐光稳定性,经过48 h紫外灯照射,长链直链糊精对维生素E保留率高达89.19%,而游离维生素E保留率仅为59.52%。结果表明,直链糊精链长增加,其与维生素E复合物耐热、耐光稳定性更强,对维生素E的保护效果更佳。研究为不同链长直链糊精在疏水性客体分子包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王馨甜邱洪伟卢浩卢晓雪田耀旗
关键词:蜡质玉米淀粉维生素E复合物
分子模拟技术在淀粉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型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辅助专业课程教学已是当前高校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该文分析了淀粉化学课程教学存在授课模式单一、实验平台欠缺、理论性强难以直观理解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应用实例,创新性地把分子模拟技术引入到淀粉化学课程教学授课过程中,形象逼真地模拟淀粉分子结构变化及其与蛋白质、脂质、氨基酸等其他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使分子水平的反应体系宏观展现在演示平台或课件中,使基础专业类的淀粉化学课程教学更加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田耀旗孙冰华洪雁
关键词:分子模拟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创新
超支化淀粉-抗坏血酸包合物的制备及其光热稳定性
2018年
采用超支化玉米淀粉(hyper-branched corn starch,HBCS)包合抗坏血酸制备超支化淀粉-抗坏血酸包合物(hyper-branched corn starch-ascorbic acid,HBCSAA)以提高抗坏血酸的光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芯/壁比1. 5∶1(质量比)、时间75 min和温度33℃条件下包合率达到5. 19%。采用1H核磁共振、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超支化玉米淀粉及其包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与表征,经图谱数据分析,超支化玉米淀粉α-1,6糖苷键比例为9. 01%,分支度为29. 92%,超支化玉米淀粉与抗坏血酸通过氢键形成包合物。抗坏血酸包合后光敏稳定性提高10. 23%,热敏稳定性提高13. 88%。
顾子玄金征宇孙冰华田耀旗
关键词:抗坏血酸
油炸高温处理对淀粉结构与性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油炸加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了解淀粉在油炸过程中的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变化,有利于淀粉类食品在实际生产中品质的调控与改进。本文综述了油炸加工工艺对淀粉的结构(颗粒结构、晶体结构、分子结构等)以及理化性质(糊化特性、热特性、消化特性等)的影响,以期为淀粉类食品的深加工提供参考。
王谊陈龙程昊田耀旗金征宇
关键词:油炸淀粉理化性质
2-位碲桥联环糊精的制备、表征及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研究
2012年
该文以三种母体环糊精(CD),即α-、β-和γ-CD为修饰模板,将功能性基团有机碲引入到环糊精次面的2位羟基上,制备得到了三种具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GPX模拟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三种环糊精衍生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运用GPX经典双酶体系法测定了三种环糊精衍生物的GPX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三者均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其中2-位碲桥联γ-环糊精(2-Te-γ-CD)具有最高的GPX活性,其催化谷胱甘肽(GSH)还原过氧化氢(H2O2),叔丁基过氧化氢(t-BuOOH)和枯烯过氧化氢(CuOOH)的活力分别是传统"小分子硒酶"Ebselen的80.5,333.3和118.3倍。
焦爱权周星杨哪王金鹏田耀旗徐学明金征宇
关键词:环糊精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模拟酶
糊精改性酪蛋白的制备及乳化特性研究
2017年
酪蛋白是一种优良的乳化剂,在等电点PI=4.6附近容易凝沉,采用糊精对酪蛋白进行接枝改性,拓宽酪蛋白在酸性食品中的应用范畴。作者以目标蛋白乳化性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糊精改性酪蛋白制备的最佳工艺,并研究了该改性酪蛋白在不同pH条件下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在pH为7.8,温度为110℃,酪蛋白质量浓度为20 mg/m L,酪蛋白与糊精质量比为3∶1,反应时间为60 min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改性酪蛋白乳化性达到0.887。此外,发现改性酪蛋白在pH 4和pH 5的条件下,乳化性较改性前分别提高了50.9%和110.7%,乳化稳定性与改性前相比,在pH 4和pH 5时分别提高了54.8%和108.7%。
赵建伟王丽华杨新颖李丹丹田耀旗
关键词:糊精乳化性乳化稳定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