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兰芝

作品数:48 被引量:160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财政专项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7篇玉米
  • 34篇粗缩病
  • 32篇玉米粗缩病
  • 15篇抗性
  • 13篇抗病
  • 9篇抗病性
  • 8篇灰飞虱
  • 8篇飞虱
  • 7篇小麦
  • 5篇种质
  • 5篇抗性鉴定
  • 5篇抗性评价
  • 3篇性状
  • 3篇蚜虫
  • 3篇育种
  • 3篇杂交
  • 3篇杂交优势
  • 3篇植物
  • 3篇水稻
  • 3篇水稻黑条矮缩...

机构

  • 47篇河北省农林科...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保定学院
  • 1篇沧州职业技术...
  • 1篇保定职业技术...

作者

  • 48篇田兰芝
  • 43篇路银贵
  • 42篇苗洪芹
  • 40篇邸垫平
  • 14篇张爱红
  • 5篇杨菲
  • 2篇段西飞
  • 2篇路子云
  • 2篇闫冲
  • 1篇杨文香
  • 1篇郭宁
  • 1篇张永亮
  • 1篇付秋舫
  • 1篇高胜国
  • 1篇李大伟
  • 1篇王献兵
  • 1篇石洁
  • 1篇邓风
  • 1篇陈巽祯
  • 1篇韩成贵

传媒

  • 6篇河北农业科学
  • 5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植物病理学报
  • 3篇中国植物保护...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植物病理...
  • 2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玉米科学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植保科技创新...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5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外及国内玉米自交系抗粗缩病性鉴定及分析被引量:33
2001年
对从美国引进的78份抗玉米粗缩病重组近交系材料及国内选育的69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抗粗缩病性鉴定。在引进的材料中,E13、E115表现高抗,6份材料表现抗,5份材料表现中抗,显示出了较好的抗粗缩病性。在国内的69份自交系中无高抗材料。178、P138、901141、9138、沈137表现抗,齐319、87-1、综3、冀35、获唐2379表现中抗。试验结果还说明选自美国78599系的自交系抗性表现突出。
路银贵邸垫平苗洪芹田兰芝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抗性鉴定自交系抗病育种
玉米粗缩病品种抗病性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英文)
The disease caused by Maize rough dwarf fijivirus(MRDV)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diseases in corn production...
苗洪芹路银贵田兰芝邸垫平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毒抗病性评价指标
文献传递
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本文选用3个抗病自交系(齐319、X178、沈137)和3个感病自交系(掖107、掖478、沈5003)按照NCII交配设计配制9套杂交组合研究了玉米抗粗缩病遗传规律。2009-2010年在曲阳、保定采用田间自然发病方法鉴定亲本、F1、F2群体的玉米粗缩病抗性,并采用灰飞虱人工接种方法鉴定亲本材料的抗病性。运用QGA station软件的加性-显性-上位性(ADAA)遗传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是控制玉米粗缩病抗性的主要遗传组分,分别占表型变异的44.8%和13.1%,杂合显性效应表现负向杂种优势,抗病育种可加以利用。加性×加性上位性效应在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组合抗粗缩病遗传中普遍存在,但因材料不同而表现负向或正向效应。玉米粗缩病抗性易受环境影响,显性与环境互作效应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率为39.8%,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培育抗粗缩病玉米品种应依据基因型选配适当的亲本材料,抗病品种宜进行多年多点鉴定筛选。
邸垫平易晓云苗洪芹路银贵田兰芝
关键词:玉米玉米粗缩病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抗性遗传
玉米粗缩病发病叶龄与主要为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对玉米粗缩病进行了系统的田间调查,分析了发病叶龄与玉米粗缩病主要为害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在其生育期内均可感病,发病越早,病情越重,9叶期后发病症状显著减轻。发病叶龄与玉米粗缩病的严重度(r=-0.938,P<0.01)、株高(r=0.884,P<0.01)、穗粒重(r=-0.823,P<0.01)密切相关。
邸垫平苗洪芹路银贵田兰芝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为害
灰飞虱冬季室内人工饲养中饲料植物病虫害防治初报
冬季室内人工饲养灰飞虱时,良好的饲料植物是保障灰飞虱正常生长、繁殖的重要前提。针对冬季室内饲养中饲料植物常发生白粉病,偶尔混有蚜虫的问题,进行了饲料植物选择与病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健壮无病、具有一定茎秆的小麦和稗草苗适...
田兰芝苗洪芹
关键词:灰飞虱饲料植物小麦白粉病蚜虫
文献传递
高效、准确的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被引量:7
2015年
为建立高效、准确的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技术,通过将玉米人工接种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研究了温度对RBSDV在灰飞虱体内循回期的影响以及玉米接种苗龄、接种强度及接种时间对人工接种鉴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病毒在灰飞虱体内的循回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平均温度分别为18.50、23.50、27.50℃时,循回期分别为36.27、21.76、16.38 d;在玉米芽鞘期至2叶1心期接种,接种强度每苗为7~10头虫,接种时间72~96 h条件下,鉴定效果优于其它处理;感病对照郑单958、掖107、掖478发病充分,病情指数为97.70%~100.00%。用已知抗性水平的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进行验证,鉴定结果表明该人工接种鉴定技术可客观反映供试玉米材料的实际抗性水平。
张爱红邸垫平张晓芳路银贵田兰芝苗洪芹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人工接种
冀植5号玉米新品种多因子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2010年
以抗玉米粗缩病的稀植大穗型玉米新品种冀植5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追肥量以及生长期喷施矮壮素类化控药剂,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冀植5号高产高效的适宜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在施用基肥的基础上,喇叭口期追施尿素450kg/hm2,产量较高且较为经济合算;生长期化控进行能明显降低株高、穗位高及倒折率,并具有增产效果。
田兰芝李惠利路银贵于广军
关键词:施肥量化控农艺性状产量性状
玉米粗缩病症状特点相关性分析
本文通过系统调查表明玉米粗缩病在田间从3叶龄至17叶龄均可发病,方差分析表明病株严重度不同,发病叶龄差异极显著(F=80.14,P<0.01),相关分析
邸垫平苗洪芹路银贵田兰芝
抗粗缩病玉米新品种“冀植号”的抗病效果
2008年,在玉米粗缩病的常发重病区进行抗粗缩病玉米新品种“冀植5号”的抗病丰产性能试验示范.结果显示:“冀植5号”的抗粗缩病性能良好,病株率为44.12%.对照“郑单958”和“浚单20”的发病率分别为88.16%和7...
路银贵苗洪芹田兰芝邸垫平张爱红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抗病品种
玉米粗缩病人工单苗指形管接种法与网箱集团接种法的比较
通过带毒灰飞虱分别采用单苗指形管接种法和网箱集团接种法,在玉米芽鞘期定量接种RBSDV,从两种接种方法的比较结果看,接种效果网箱集团接种法明显优于单苗指形管接种法,故此玉米抗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宜选用网箱集团接种法,特别是...
田兰芝路银贵邸垫平苗洪芹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抗性鉴定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