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野 作品数:17 被引量:47 H指数:4 供职机构: 青岛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经ERC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经ERC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效果。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收住的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6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归纳分析ERC介入治疗的效果。结果患者就诊的症状主要为胆道梗阻和胆管炎表现。60例胆管狭窄的ERC介入治疗治愈率为55%(33/60),好转率为30%(18/60),总有效率为85%(51/60)。吻合口型、肝外型、肝内型及肝内外混合型BS的介入治疗治愈率分别为100%(6/6)、63.6%(7/11)、27.2%(3/11)及53.1%(17/32)。结论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既有特征性表现,又有多样性表现,已成为肝移植术后再次就诊的主要原因,经ERC介入治疗是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首选。但目前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总体疗效尚不是很理想,治疗效果与其类型密切相关,吻合口型疗效最好,肝外型次之,肝内外混合型和肝内型疗效较差。 胡明华 杨甲梅 徐峰 龚彪 胡冰 王昊 王野 李殿启关键词:肝移植 胆管狭窄 去除门静脉淤血对小肠淤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 探讨去除门静脉淤血对小肠淤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小肠淤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去除门静脉淤血对恢复灌流后血清内毒素、TNF-α、D-乳酸水平,以及小肠湿/干重比、组织学评分、小肠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的影响。结果去除门静脉淤血能降低复流后血清内毒素、TNF-α、D-乳酸、小肠湿/干重、组织学评分以及组织匀浆MDA和MPO含量(P〈0.05)。结论去除门静脉淤血可以通过减轻内毒素吸收和降低血清TNF-α产生来改善小肠淤血再灌注损伤。 王野 杨甲梅 谢峰 牛文洋 李殿启 胡明华 吴孟超关键词:门静脉淤血 小肠 再灌注损伤 不同门静脉淤血去除量对肝移植术后内毒素血症及肝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中不同门静脉淤血去除量对术后内毒素血症及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2月至2007年11月收治的47例肝移植患者按术中门静脉淤血去除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n=26,门静脉淤血去除50ml)和B组(n=21,门静脉淤血去除200ml),检测受者手术前后血清内毒素、D-乳酸、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类型、Child-pugh分级、供肝冷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手术方式、出血量、输血量及术前各项检测指标无显著差异的条件下,B组术后血清内毒素、D-乳酸、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谷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P〈0.05);前白蛋白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肝移植术中门静脉淤血去除200ml效果优于50ml,可以更好地减轻术后内毒血症,并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 王野 杨甲梅 胡明华 李殿启 牛文洋 刘鹏 侯元凯 吴孟超关键词:肝移植 门静脉淤血 内毒素类 肝功能 大鼠肝移植术后胆汁淤积和肝组织能量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肝功能恢复和胆汁淤积及消退的规律,从肝细胞能量变化和肝脏超微结构角度探讨肝移植术后胆汁淤积的机制。方法:Wistar鼠49只,体重300-350g,随机取出7只为对照组(A组);另外42只随机分为供体组和受体组(每组14只大鼠,其中7只为供体,另7只为受体),两两配对再随机分成3组进行原位肝移植(供肝均为热缺血5min加冷保存10h),按术后处死采集标本时间(1d、3d、7d)分别设为B、C、D组。麻醉后取血检测肝功能、动脉血酮体比值(AKBR),处死后取肝组织检测肝脏ATP含量,并进行肝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免疫电镜方法,在肝细胞质膜上染色定位Na+/K+ATP酶,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半定量比较肝细胞质膜上Na+/K+ATP酶活性。结果:在肝移植术后1d组和3d组,ALT、ALP、TBIL、DBIL、GGT指标有明显上升,ATP含量和AKBR均有明显下降,至术后7d组各指标已基本接近正常。Na+/K+ATP酶广泛存在于肝细胞质膜上,在术后也存在明显下降并改善的过程,并出现肝细胞分泌胆汁极性的改变。结论:肝移植过程对肝脏功能和肝细胞能量代谢有明显影响。肝移植术后胆汁淤积可能与肝细胞质膜上Na+/K+ATP酶活性的改变有关。 胡明华 杨甲梅 盛勇 王野 李殿启 吴孟超关键词:肝移植 胆汁淤积 肠舒汤全结肠灌肠治疗旷置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应用肠舒汤行全结肠顺行灌肠治疗旷置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2月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均经末端回肠造口行全结肠顺行灌肠治疗,观察组(n=33)应用肠舒汤灌肠,对照组(n=27)应用生理盐水灌肠。灌肠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分别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观察旷置结肠黏膜组织炎症改变、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改良Mayo评分变化,对比两组回肠造口闭合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评价肠舒汤全结肠灌肠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旷置结肠黏膜炎症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8,P>0.05),组织病理学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83,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旷置结肠黏膜炎症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25,P<0.05),组织病理学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62,P<0.05);治疗后,两组旷置结肠黏膜炎症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77,P<0.05),组织病理学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91,P<0.05)。治疗后两组改良Mayo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4.049,P<0.05;观察组t=14.857,P<0.05),并且观察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t=6.962,P<0.05)。两组行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对照组进食时间(40.2±10.3)h,观察组进食时间(22.2±7.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48,P<0.05);对照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50.1±8.9)h,观察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25.3±6.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54,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7.8±1.5)d,观察组住院时间(5.2±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62,P<0.05);对照组肠梗阻发生率22.2%,观察组肠梗阻发生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8,P<0.05)。结论:肠舒汤全结肠灌肠治疗旷置性结肠炎,可以促进肠黏膜的炎症修复和溃疡组织的愈合,促进末端回肠造口闭合术后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张圣林 闫慧 王野 刁其先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附60例报告) 2008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并发胆道狭窄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主要症状为胆道梗阻和胆管炎表现,其平均诊断时间为术后(195.5±146.5)d。胆道狭窄早期,肝功能损害主要为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而白蛋白降低;胆道狭窄晚期时,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下降,出现“胆酶分离”现象。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发现,胆道狭窄部位为单纯吻合口狭窄6例;肝门部和/或合并吻合口狭窄11例;肝内胆管弥漫性狭窄11例;吻合口合并肝内胆管弥漫性/节段性狭窄32例。其它并发症还包括胆管内有异物、狭窄近端扩张、胆管扭曲及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等。经ERCP介入治疗,取出胆管内异物、坏死组织、结石以及狭窄段球囊扩张等处理后,33例患者治愈,18例好转,9例治疗无效。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临床表现既有特征性,又有多样性,且合并症较多;采用ERCP介入治疗胆道狭窄效果理想。 胡明华 杨甲梅 王野 龚彪 胡冰 李殿启 陆卫军 李斌 吴孟超关键词:肝移植 胆管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SIL-2R在恶性梗阻性黄疽及其并发SIRS中的变化和意义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sIL-2R在恶性梗阻性黄疸及其并发SIRS中的变化规律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IL-2R,4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sIL-2R水平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并观察与黄疸持续时间、黄疸轻重程度以及是否并发SIRS时的变化规律,以及减黄手术前后sIL-2R的变化。结果: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sIL-2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随黄疸持续时间延长和黄疸的加重而升高,其中并发SIRS组明显高于无并发SIRS组,患者行减黄手术后,sIL-2R逐渐降低至接近健康人水平。结论:sIL-2R可以作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胡明华 芮景 王欢 朱家胜 李殿启 王野 杨甲梅关键词:黄疸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受体 白细胞介素2 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总结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对42例急性阑尾炎的高龄患者(年龄≥70岁)行无气腹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建立低压短暂气腹并确定阑尾位置,在阑尾处腹壁用带线缝合针(双针荷包线)以5 cm间距垂直刺入腹腔,从0.5 cm trocar将双针拖出,关闭气腹,剪断双针打结后将腹外缝合线提起,固定在支架上,形成操作空间,按常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操作。结果:42例患者中,41例经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切除获得成功,1例浆膜下阑尾,镜下切除失败,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5~52 min,平均32.2 min。术中出血5~20 m L,平均8 m L。术后住院时间2~8 d,平均3.6 d。比较短暂气腹(气腹压力设定在6 mm Hg(1 mm Hg=0.133 k Pa),时间在2 min之内)前后的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动脉血气,无明显变化。全组无术后出血、肠瘘、粘连性肠梗阻、腹腔脓肿等并发症。结论: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平均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对高龄患者是安全可靠的。 薛峰 王野 刘志升 王廷刚关键词: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悬吊式 无气腹 电刺激对LPS诱导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价电刺激对LPS诱导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生长良好的BV2小胶质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8):对照组(C组)、LPS组和LPS+电刺激组(LE组)。C组常规培养24 h,LPS组和LE组加入浓度为100 ng/ml的LPS培养基孵育24 h,LE组于LPS孵育前给予100 mV/mm的直流电刺激4 h。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和IL-1β浓度;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M1型小胶质细胞表面标志物CD3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细胞CD32和iNOS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LPS组和LE组上清液TNF-α和IL-1β浓度升高,细胞CD32和iNOS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与LPS组相比,LE组上清液TNF-α和IL-1β浓度降低,细胞CD32和iNOS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电刺激可抑制LPS诱导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刘文洁 王野 董瑞 王明山 张高峰 单凯悦 陈怀龙关键词:电刺激 脂多糖类 小胶质细胞 钩针辅助经脐双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52例 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总结钩针辅助法经脐双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应用经验。方法:对38急性阑尾炎、12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和2例慢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在腹腔镜监视下,钩针自右下腹穿刺进入腹腔,于阑尾系膜无血管区刺穿悬吊固定阑尾,调整钩针将阑尾固定于适当位置便于手术操作,超声刀切断阑尾系膜至阑尾根部,圈套线或Hemolok夹结扎处理阑尾根部,阑尾残端黏膜用电钩喷洒式烧灼。结果:48例经脐双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成功;4例改为三孔法,其中1例阑尾残端坏疽严重,无法镜下修补,中转开腹,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全组无术后出血、腹腔脓肿、肠瘘、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钩针辅助法经脐双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手术安全可行的。 王野 刘志升 张圣林 孙风波 刁其先 张新明 郝磊关键词: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钩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