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莎莎

作品数:20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中毒
  • 4篇职业中毒
  • 4篇风险评估
  • 3篇丁基
  • 3篇正丁基
  • 3篇职业病
  • 3篇职业病危害
  • 3篇职业卫生
  • 3篇中暑
  • 3篇锂中毒
  • 3篇急性
  • 3篇高温
  • 2篇电池
  • 2篇丁基锂
  • 2篇蓄电池
  • 2篇荧光灯
  • 2篇正丁基锂
  • 2篇中毒事故
  • 2篇气象因素
  • 2篇流行病

机构

  • 20篇绍兴市疾病预...
  • 3篇浙江省疾病预...

作者

  • 20篇王莎莎
  • 19篇李明
  • 10篇蒋国钦
  • 7篇吴亚兰
  • 4篇陶建华
  • 3篇张美辨
  • 2篇连灵君
  • 1篇王春辉
  • 1篇王纪刚
  • 1篇邢超

传媒

  • 5篇中华劳动卫生...
  • 5篇预防医学
  • 3篇浙江预防医学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0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绍兴市主要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绍兴市主要职业病危害现状及相关危害因素暴露水平,以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健康。方法依据《2012年绍兴市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和《2012年绍兴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方案》在绍兴市开展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监测。结果 1 727家企业存在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占全市企业数的2.74%;接触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56 098人,占全市劳动者的25.39%;矽尘等8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365点,合格268点,总合格率73.42%,其中矽尘、电焊尘和铅及其化合物合格率低,分别为0.00%、55.56%和35.48%。结论绍兴市企业类型以小型居多,职业性慢性铅中毒和尘肺病的发病率仍较高,这与相关作业岗位的职业危害控制合格率低有关,因此这方面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李明蒋国钦王莎莎陶建华
关键词:职业病
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在某荧光灯制造企业的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对某荧光灯制造企业进行职业危害风险评估,为加强该行业职业卫生管理和保障劳动者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识别某荧光灯制造企业职业危害风险因素,分析最大可预见后果的严重性和可能性,确定风险等级,并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温和汞最严重后果风险等级为6级,属最高,监测岗位汞浓度、温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是首要预防的风险因子;噪声最严重后果风险等级为3级,属中等,但监测岗位噪声强度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为重点防护的风险因子。烤管、绷丝解丝、封口和排气注汞岗位最严重后果总体风险等级为5级,属最高,是职业危害风险控制的关键岗位。以上结果与依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评估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该企业应加强高温、噪声、汞的职业病危害预防以及烤管、绷丝解丝、封口和排气注汞岗位的风险控制。
李明王莎莎蒋国钦张美辨
关键词:风险评估荧光灯
一起废液泄漏处置不当引起的急性有机氟中毒事件调查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对一起废液泄漏处置不当引起的急性有机氟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明确职业病诊断,探讨中毒患者救治措施,为加强废液处置行业职业卫生管理和防制类似中毒事件发生提供参考。
李明王莎莎吴亚兰
关键词:急性中毒废液有机氟
职业性急性正丁基锂中毒一例被引量:1
2018年
根据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正丁基锂纯品不稳定,属一级自燃物品,暴露于空气可立即自燃。2016年4月27日某化工企业工人在灌装作业时因操作不当致正丁基锂泄漏,造成左侧面部及颈部化学性灼伤。
王莎莎李明吴亚兰
关键词:锂中毒急性化学性灼伤化学品
1例职业性急性中度中毒性脑病的诊断讨论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脑病的诊断,提高职业病诊断水平。[方法]在无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情况下,3名职业病诊断医师参考劳动者临床表现、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及文献资料,作出诊断结论。[结果]2名诊断医师诊断劳动者为职业性急性中度中毒性脑病,1名诊断医师排除职业性化学中毒,根据半数以上诊断医师的一致意见形成职业性急性中度中毒性脑病的诊断结论。[结论]在无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前提下,职业病诊断医师结合国家职业病诊断相关标准、劳动者临床表现、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及文献资料可作出诊断结论。
王莎莎李明蒋国钦
关键词:职业中毒癫痫中毒性脑病
绍兴市居民高温中暑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了解2017年绍兴市高温中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预防高温中暑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7—8月绍兴市高温中暑病例资料和每日气象资料,描述性分析高温中暑病例的三间分布,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温中暑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 2017年7—8月绍兴市报告高温中暑病例759例,平均年龄为(53.3±17.9)岁;其中男性487例占64.16%,女性272例占35.84%;轻症中暑618例占81.42%,重症中暑141例占18.58%;重症中暑死亡6例,病死率为4.26%。最低气温(rs=0.851,P<0.001)、最高气温(rs=0.726,P<0.001)和风速(rs=0.285,P=0.025)与高温中暑发病例数呈正相关;相对湿度(rs=-0.693,P<0.001)和降雨(rs=-0.414,P=0.001)与高温中暑发病例数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最低气温较高是重症中暑的危险因素(OR=1.854,95%CI:1.606~2.140)。结论绍兴市重症中暑患者病死率较高,日最低气温高与重症中暑有相关性。
李明吴亚兰郭江林王莎莎汪伟伟
关键词:高温中暑气象因素
澳大利亚职业风险评估模型在蓄电池生产企业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探索适用于我国职业危害风险评估的模型。方法将澳大利亚职业风险评估模型的6个基本步骤(确定环境、识别危害、分析危害潜在的风险、评价风险、治理风险、监测与复查风险)逐步应用于某蓄电池生产企业职业风险评估,获得评估结论,并总结分析该模型的优缺点。结果蓄电池生产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铅烟、铅尘、硫酸、噪声和高温。暴露于硫酸的劳动者存在"高风险"职业危害,其他危害因素存在"重大风险"。存在"高风险"的岗位经优先采取职业卫生控制措施,已取得显著成效;存在"重大风险"的岗位企业也应尽快完善各项防护措施。结论澳大利亚职业风险评估模型有助于发现企业职业危害关键控制点,但应用于某特定企业职业危害风险评估难以避免偏倚。
王莎莎张美辨蒋国钦连灵君李明
关键词:职业卫生风险评估蓄电池
某市化学原料及化工制造业职业卫生调查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掌握2010—2012年某市化学原料及化工制造业职业卫生状况。方法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某市近三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健康监护及职业病数据导出并汇总分析。结果某市近三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覆盖率为67.95%,大中型企业监测率较小型企业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监测点总体合格率为94.40%,苯、甲苯、二甲苯、铅及其化合物、二氧化氮、锰及其化合物、氨为主要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偏低的为三氯乙烯、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粉尘以石棉尘、矽尘和滑石尘的合格率偏低,分别为18.75%、52.10%和55.56%;物理有害因素主要监测项目为高温和噪声,合格率分别为63.25%和70.08%;职业健康监护覆盖73.36%的企业及98.79%的应检劳动者,职业病患者检出率为0.01%,患有职业禁忌证及调离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占近三年全行业总人数的40.67%及38.39%;报告各类职业病8例,病种为急(慢)性职业中毒、尘肺及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结论化学原料及化工制造业具有潜在职业病患病风险,需有效落实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劳动者健康监护等制度。
潘南燕王莎莎李明
关键词:职业卫生化学原料
美国EPA吸入风险评估模型在荧光灯制造企业汞职业健康风险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评估荧光灯制造企业中汞的职业健康风险。方法采用美国EPA吸入风险评估模型对绍兴市上虞区2家荧光灯制造企业汞暴露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排气注汞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汞,该岗位汞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010~0.015 mg/m^3,汞的危害系数(HQ)为9.0~13.7,为高风险水平;排气注汞岗位的汞浓度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为0级。结论采用美国EPA吸入风险评估模型对荧光灯制造企业汞危害的职业健康风险控制有指导意义,但也存在高估的可能。
韩丽芳余晓峰谢凯蕾王莎莎陶建华徐紫君周坚勇张美辨
绍兴市2006至2011年急性农药中毒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描述绍兴市2006至2011年急性农药中毒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农药中毒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绍兴市2006至2011年农药中毒报告的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6至2011年绍兴市共报告急性农药中毒2024例,漏报44例,漏报率为2.1%(44/2086)。死亡119例,病死率5.9%(119/2024),其中生产性中毒病死率为1.0%(3/289),非生产性中毒病死率为6.7%(116/1735)。女性急性农药中毒1038例(51.3%),男性986例(48.7%),各年度不同性别急性农药中毒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9.16,P=O.10)。2024例急性农药中毒病例平均年龄为(47.0±18.7)岁,其中男性(50.7±19.0)岁,女性(43.4±17.8)岁,男性急性农药中毒病例的平均年龄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1,P〈O.001)。生产性中毒289例,占全部病例的14-3%,其中男性生产性中毒22.2%(219/986);非生产性中毒1735例,占全部病例的85.7%。其中女性非生产性中毒93.3%(968/1038)。2024例中毒病例的中毒农药为杀虫剂中毒86.7%(1754/2024),除草剂5.1%(104/2024),杀鼠剂3.6%(72/2024),杀菌剂、混合制剂、生物化学农药以及其他4类共占4.6%(94/2024)。杀虫剂中有机磷中毒占83.0%(1455/1754)。结论绍兴市非生产性急性农药中毒发生率较高,且以女性为主,30~60岁组人群中毒的构成比较高;中毒农药主要为杀虫剂。应进一步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和农药的安全管理。
蒋国钦连灵君王春辉李明王纪刚潘南燕王莎莎
关键词:农药中毒流行病学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