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国钦

作品数:31 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绍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水质
  • 5篇中毒
  • 4篇职业中毒
  • 4篇水质监测
  • 3篇桥段
  • 3篇污染
  • 3篇污水
  • 3篇消毒
  • 3篇小江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监测分析
  • 3篇风险评估
  • 2篇电池
  • 2篇丁基
  • 2篇丁基锂
  • 2篇动物园
  • 2篇毒饵
  • 2篇毒饵站
  • 2篇蓄电池

机构

  • 24篇绍兴市疾病预...
  • 7篇浙江省绍兴市...
  • 6篇浙江省疾病预...
  • 2篇浙江省嵊州市...

作者

  • 31篇蒋国钦
  • 20篇李明
  • 11篇陶建华
  • 10篇何学军
  • 10篇王莎莎
  • 5篇连灵君
  • 5篇王春辉
  • 4篇王纪刚
  • 4篇傅利军
  • 3篇应锡钧
  • 3篇刘锦卫
  • 2篇张美辨
  • 2篇吴亚兰
  • 1篇陈理
  • 1篇方益荣
  • 1篇虞晓珍
  • 1篇楼晓明
  • 1篇邢超
  • 1篇陈志健
  • 1篇何婷婷

传媒

  • 7篇中国农村卫生...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3篇浙江预防医学
  • 3篇预防医学
  • 2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健康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18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绍兴市主要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绍兴市主要职业病危害现状及相关危害因素暴露水平,以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健康。方法依据《2012年绍兴市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和《2012年绍兴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方案》在绍兴市开展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监测。结果 1 727家企业存在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占全市企业数的2.74%;接触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56 098人,占全市劳动者的25.39%;矽尘等8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365点,合格268点,总合格率73.42%,其中矽尘、电焊尘和铅及其化合物合格率低,分别为0.00%、55.56%和35.48%。结论绍兴市企业类型以小型居多,职业性慢性铅中毒和尘肺病的发病率仍较高,这与相关作业岗位的职业危害控制合格率低有关,因此这方面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李明蒋国钦王莎莎陶建华
关键词:职业病
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在某荧光灯制造企业的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对某荧光灯制造企业进行职业危害风险评估,为加强该行业职业卫生管理和保障劳动者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识别某荧光灯制造企业职业危害风险因素,分析最大可预见后果的严重性和可能性,确定风险等级,并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温和汞最严重后果风险等级为6级,属最高,监测岗位汞浓度、温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是首要预防的风险因子;噪声最严重后果风险等级为3级,属中等,但监测岗位噪声强度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为重点防护的风险因子。烤管、绷丝解丝、封口和排气注汞岗位最严重后果总体风险等级为5级,属最高,是职业危害风险控制的关键岗位。以上结果与依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评估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该企业应加强高温、噪声、汞的职业病危害预防以及烤管、绷丝解丝、封口和排气注汞岗位的风险控制。
李明王莎莎蒋国钦张美辨
关键词:风险评估荧光灯
绍兴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了解绍兴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为加强托幼机构传染病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方法,抽取绍兴市一级、二级和未定级托幼机构54家,采集工作人员手、室内空气、物体表面、餐(饮)具、使用中消毒液和饮用水,检测消毒情况。结果共采集样品1 026份,合格901份,合格率为87.82%。一级、二级和未定级托幼机构合格率为87.37%、90.41%和8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手卫生、室内空气、环境物体表面、餐(饮)具、使用中消毒液和饮用水的合格率分别为93.21%、100.00%、67.13%、81.48%、100.00%和94.44%。3个等级托幼机构的餐盘、碗、勺子和饮用水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绍兴市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整体状况较好,但环境物体表面、餐(饮)具合格率较低,建议定期开展消毒质量监测,降低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何学军蒋国钦虞晓珍
关键词:托幼机构消毒质量
西小江柯桥段饮用水的健康风险评估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评估西小江柯桥段饮用水的健康风险。方法:2013-2015年对西小江柯桥段进行监测采样,检测指标包括9项毒理指标和6项一般化学指标。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2013-2015年西小江柯桥段饮用水合格率为95.8%(23/24份)。2013-2015年的健康风险值依次为4.94×10-05、4.33×10-05、3.60×10-05/a。15项指标的健康危害个人年平均风险由高至低依次为铬>砷>镉>铜>铅>硝酸盐>氟化物>铁>汞>锰>锌>氨氮>硒>氰化物>挥发酚类。结论:西小江沿岸饮用水的健康风险均低于美国环境保护署和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可能不会对暴露人群构成明显危害。
蒋国钦李明陶建华傅利军
关键词: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
2014-2016年绍兴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提高医疗机构消毒质量,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2014-2016年监测绍兴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62家次,对医护人员手卫生、工作台面、空气、使用中消毒液、消毒后内镜、医疗用水、高压灭菌效果和无菌包进行采样,检测表面或环境细菌菌落总数,分析合格率。结果 2014、2015和2016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整体合格率分别为92.76%、91.84%、93.83%。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依次为二级医院(96.21%)>卫生院(93.51%)>三级医院(90.43%);专科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合格率(96.77%)高于综合医疗机构(89.5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7,P<0.001)。监测项目中医疗用水合格率最低(61.25%),其次为医护人员手卫生(85.98%)和消毒后内镜合格率(86.84%)。结论 3年间绍兴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较为稳定,应重视加强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提高医疗用水、医护人员手卫生和消毒后内镜的消毒质量水平。
蒋国钦何学军
关键词:消毒灭菌医院感染
绍兴市2013-2015年医疗机构污水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和分析绍兴市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现况,为污水处理工艺、管理及监测工作的针对性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的方法,对绍兴市2013-2015年16家医疗机构污水水质进行监测.结果:绍兴市2013-201...
李金何学军蒋国钦傅利军
关键词:污水处理水质监测悬浮物化学需氧量
1例职业性急性中度中毒性脑病的诊断讨论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脑病的诊断,提高职业病诊断水平。[方法]在无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情况下,3名职业病诊断医师参考劳动者临床表现、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及文献资料,作出诊断结论。[结果]2名诊断医师诊断劳动者为职业性急性中度中毒性脑病,1名诊断医师排除职业性化学中毒,根据半数以上诊断医师的一致意见形成职业性急性中度中毒性脑病的诊断结论。[结论]在无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前提下,职业病诊断医师结合国家职业病诊断相关标准、劳动者临床表现、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及文献资料可作出诊断结论。
王莎莎李明蒋国钦
关键词:职业中毒癫痫中毒性脑病
2017年西小江柯桥段水质及食品污染分析和评价
目的:综合分析评价2017年西小江柯桥段地表水、水产动物及蔬菜情况,为西小江柯桥段水域环境的进一步治理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西小江柯桥段地表水、水产动物及蔬菜受污染情况综合分析和评价...
郭江林李明蒋国钦陶建华
关键词:水域环境水质监测氮磷含量
两类场所中鼠类摄食效果及行为观察研究
目的:研究养殖场和动物园中鼠类摄食效果及行为观察研究. 方法:在某养殖场和动物园设置毒饵站,包括木纤维、水泥、塑料、陶瓷4种类型毒饵站,观察鼠类取食情况;应用红外相机观察鼠类行为. 结果:养殖场阳性率52.1%(25/4...
蒋国钦潘国绍何学军
关键词:养殖场动物园毒饵站
澳大利亚职业风险评估模型在蓄电池生产企业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探索适用于我国职业危害风险评估的模型。方法将澳大利亚职业风险评估模型的6个基本步骤(确定环境、识别危害、分析危害潜在的风险、评价风险、治理风险、监测与复查风险)逐步应用于某蓄电池生产企业职业风险评估,获得评估结论,并总结分析该模型的优缺点。结果蓄电池生产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铅烟、铅尘、硫酸、噪声和高温。暴露于硫酸的劳动者存在"高风险"职业危害,其他危害因素存在"重大风险"。存在"高风险"的岗位经优先采取职业卫生控制措施,已取得显著成效;存在"重大风险"的岗位企业也应尽快完善各项防护措施。结论澳大利亚职业风险评估模型有助于发现企业职业危害关键控制点,但应用于某特定企业职业危害风险评估难以避免偏倚。
王莎莎张美辨蒋国钦连灵君李明
关键词:职业卫生风险评估蓄电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