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荣琦

作品数:87 被引量:274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6篇纤维化
  • 26篇肝纤维化
  • 24篇肝炎
  • 22篇脂肪
  • 19篇脂肪性
  • 19篇细胞
  • 19篇酒精
  • 19篇酒精性
  • 18篇慢性
  • 17篇非酒精性
  • 17篇非酒精性脂肪
  • 17篇非酒精性脂肪...
  • 17篇非酒精性脂肪...
  • 11篇基因
  • 11篇肝硬化
  • 10篇脂肪性肝炎
  • 10篇病毒
  • 9篇脂肪性肝纤维...
  • 9篇酒精性脂肪性...
  • 9篇非酒精性脂肪...

机构

  • 75篇河北医科大学...
  • 9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302...
  • 1篇河北省中医药...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87篇王荣琦
  • 64篇南月敏
  • 42篇赵素贤
  • 26篇孔令波
  • 25篇张玉果
  • 21篇任伟光
  • 16篇付娜
  • 13篇杜静华
  • 12篇米红梅
  • 9篇李会
  • 9篇林凤茹
  • 9篇牛学敏
  • 8篇韩芳
  • 8篇李文聪
  • 7篇苏珊珊
  • 6篇赵文
  • 5篇孔丽
  • 5篇王洋
  • 5篇和欢
  • 5篇王颖

传媒

  • 14篇中华肝脏病杂...
  • 7篇临床肝胆病杂...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实用肝脏病杂...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临床荟萃
  • 3篇河北医药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肝脏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国外医学(输...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6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9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2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壳聚糖中药复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明壳聚糖中药复方拮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采用高脂、胆碱-蛋氨酸缺乏(high fat,methionine and choline deficient diet,MCD)饮食4周建立小鼠NASH模型,应用壳聚糖中药复方进行干预实验,并以胆碱-蛋氨酸充足饮食设立对照组。酶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三酰甘油(triglyeride,TG)水平;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光镜下观察肝组织脂肪变程度、炎症活动及纤维化程度;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TNF-α和IL-6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小鼠肝脏未出现明显的脂肪变及炎症;模型组小鼠肝脂肪变及炎症明显,TNF-α和IL-6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壳聚糖中药复方干预组肝组织脂肪变及炎性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TNF-α和IL-6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壳聚糖中药复方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纠正脂代谢紊乱来阻止或延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进展,是防治脂肪性肝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王荣琦李建梅南月敏米红梅赵素贤孔令波任伟光
关键词:壳聚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血管内皮生成因子与肝纤维化被引量:7
2016年
肝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弥漫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导致肝组织结构紊乱及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是慢性肝炎进展为肝硬化的重要阶段。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失调是肝纤维化形成的重要机制。
谭普芳南月敏王荣琦
关键词:肝硬化血管内皮生成因子
PPARα调控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lpha,PPARα)基因调控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损伤的作用,并阐明其分子机制。方法选用...
孔令波南月敏任伟光王荣琦赵素贤张玉果
关键词:酒精性肝纤维化基因调控干预治疗肝组织损伤
文献传递
扶正化瘀方调节PPAR-γ表达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复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gamma,PPAR-γ)和相关炎症因子及纤维化...
李会南月敏王荣琦孔令波米红梅任伟光杜静华
药物性肝损伤7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南月敏付娜梁保丽赵素贤王荣琦韩芳
关键词:药物毒性肝损伤预后
FibroTouch、FibroScan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分期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明确FibroTouch与FibroScan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病例选自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就诊的PBC患者66例,均进行肝穿刺活组织学检查,同步行FibroTouch和FibroScan检测,以肝脏硬度值(LSM)表示肝纤维化程度,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诊断PBC肝纤维化分期的各期截值、灵敏度及特异度。两种检测值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FibroTouch、FibroScan测定值与肝穿刺组织病理学纤维化分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4与0.880(P值均〈0.01);诊断PBC肝纤维化分期≥S1、≥S2、≥S3、≥S4的FibroTouch截值依次为6.25、9.05、11.75kPa和18.95kPa,灵敏度依次为89.7%、94.7%、80.0%和80.0%,特异度依次为100.0%、100.0%、87.0%和100.0%;FibroScan截值依次为6.05、8.85、12.40kPa和16.20kPa,灵敏度依次为96.4%、88.6%、76.2%和100.0%,特异度为77.8%、100.0%、86.4%和93.0%,两种检测方法诊断PBC肝纤维化分期[≥S1(P=0.109)、≥S2(P=0.853)、≥S3(P=0.387)、≥S4(P=0.224)]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ibroTouch与FibroScan均可作为PBC肝纤维化分期及疾病进展监测的无创性诊断方法,灵敏度、特异度良好。
张玉果赵素贤周光德李文聪任伟光杜慧娟王荣琦南月敏
关键词:FIBROSCANROC曲线
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调控对非相当于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防治作用的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具有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同病理改变而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症。NAFLD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王荣琦
关键词: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调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重组腺病毒
文献传递
肝细胞癌治疗后并发胆管支气管瘘1例并文献复习
2021年
胆管支气管瘘是一种临床少见病,是胆道系统与支气管树之间的异常连通,典型表现为咳胆汁样痰。本文收集了我院收治的1例胆管支气管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胆管支气管瘘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与治疗,为BBF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安薪宇胡灵溪乔杰孔令波李文聪南月敏王荣琦
关键词:胆管支气管瘘肝细胞癌病因
小鼠血红素氧合酶-1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的构建
2010年
目的: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含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enovirus,Ad)。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以小鼠成纤维细胞扩增目的基因HO-1,经BglⅡ和XhoⅠ双酶切后克隆至含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基因的pAdTrack-CMV穿梭载体,将之PmeⅠ酶切线性化后,在含有Ad骨架质粒pAdEasy-1的BJ5183大肠杆菌内进行同源重组,选取经鉴定含目的基因的重组体质粒,PacⅠ酶切后用脂质体转染人胚肾293细胞,包装成重组体Ad Ad-HO-1。采用RT-PCR对重组体Ad进行鉴定,利用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带有的GFP报告基因,监测病毒滴度和感染效率。结果:PCR、序列测定、以及限制性酶切法证实HO-1基因正确插入Ad表达载体,并在人胚肾293细胞中包装出重组Ad,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GFP表达,收获病毒的滴度为1.25×1011 pfu/ml。结论:成功构建pAd-HO-1重组Ad表达载体,且重组Ad在人胚肾293细胞中能有效转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它慢性肝病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王荣琦南月敏吴文娟赵素贤韩芳付娜
关键词:血红素氧合酶-1重组腺病毒基因治疗
血红素氧合酶-1在肝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1,HO-1)是血红素代谢的起始酶和限速酶,可催化血红素产生等摩尔的胆绿素/胆红素、一氧化碳(CO)和游离铁(iron)。HO-1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尤其是对组织器官具有多种保护作用。
王荣琦南月敏赵素贤袁丽君孔令波
关键词:血红素氧合酶-1肝病病理过程HO-1组织器官限速酶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