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秋玉

作品数:100 被引量:71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农业科学
  • 23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云杉
  • 15篇红皮云杉
  • 15篇白桦
  • 13篇木材
  • 11篇种源
  • 9篇分子标记
  • 8篇胁迫
  • 8篇木材腐朽
  • 7篇植物
  • 7篇扦插
  • 7篇木材腐朽菌
  • 7篇基因
  • 7篇腐朽菌
  • 6篇土壤
  • 6篇欧李
  • 6篇组培
  • 6篇微生物
  • 5篇桦木
  • 5篇污染
  • 5篇木质纤维素

机构

  • 100篇东北林业大学
  • 6篇黑龙江省农业...
  • 5篇大庆师范学院
  • 3篇内蒙古民族大...
  • 3篇北京市林业种...
  • 2篇呼伦贝尔学院
  • 2篇辽宁省林业科...
  • 2篇西北第二民族...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三门峡职业技...
  • 2篇鸡西市林业局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市林业局
  • 1篇淮阴工学院
  • 1篇黑龙江林业职...
  • 1篇呼和浩特职业...
  • 1篇淮阴市多种经...

作者

  • 100篇王秋玉
  • 22篇闫绍鹏
  • 17篇杨传平
  • 12篇孟凡娟
  • 10篇杨书文
  • 8篇贾洪柏
  • 8篇刘欣
  • 7篇宋兴舜
  • 6篇刘桂丰
  • 6篇曲丽娜
  • 4篇刘雪梅
  • 4篇关录凡
  • 4篇彭木
  • 4篇魏志刚
  • 4篇姜英淑
  • 4篇任旭琴
  • 4篇陈书明
  • 4篇赵敏
  • 3篇康颖
  • 3篇吕世翔

传媒

  • 26篇东北林业大学...
  • 9篇林业科学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植物研究
  • 4篇森林工程
  • 4篇林业科技
  • 4篇第八届中国林...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生态学报
  • 2篇辽宁林业科技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北方园艺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13篇2009
  • 13篇2008
  • 9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1
  • 3篇1997
  • 1篇1996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旱胁迫下白桦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及相互关系被引量:17
2007年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的白桦全同胞子代幼树作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干旱胁迫下样株叶片的生理指标,探讨了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白桦对干旱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在土壤干旱胁迫下,施肥处理和未施肥处理的白桦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片失水率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的量上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先上升后下降,叶片相对含水量与丙二醛的量和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非施肥处理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白桦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失水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在施肥与不施肥2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进一步分析丙二醛的量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的变化发现,施肥处理的白桦幼树随着干旱时间的加长丙二醛的积累偏低,而可溶性糖的积累偏高,这意味着施肥处理的白桦相比之下可能对干旱胁迫有较强的耐受性。
薛建鹏王秋玉任欢
关键词:白桦干旱胁迫生理指标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大庆地区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15年
以大庆地区农田、林地和盐碱草地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理化性质、酶活性以及微生物数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下各个土样的理化性质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类型土壤酶活性测定表明,植被覆盖可以提高土壤磷酸酶、蔗糖酶和荧光素二乙酸酯酶的活性,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农田土细菌数量普遍高于林地土,农田土和林地土的真菌数量高于碱斑土壤类型,而放线菌在碱斑土中数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酶活与主要土壤肥力因子相关性显著,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典范对应分析同时综合了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不仅能够分析各指标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同时也区分出各个酶活性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可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导致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数量的差异性。
彭木訾晓雪尚娲王秋玉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
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白桦成花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有花史白桦大树与无花史白桦幼树的4种内源激素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iPA)、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其与白桦成花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白桦有花史大树与无花史幼树的4种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明显不同。在雌、雄花芽的生理发端期,有花史大树的IAA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而高含量的ABA和iPA含量的逐渐降低以及GA3含量的逐渐升高可能有利于白桦成花。
吴月亮杨传平王秋玉周玉梅刘阳
关键词:白桦内源激素成花
落叶松遗传改良效果及其育种程序被引量:9
1992年
为了有效地、有步骤地取得落叶松优良品种,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改良措施,主要进行了种间选择、种源选择、林分选择、优树选择、杂交育种、子代测定,种子园、扦插繁殖及早期选择等研究。同时较详细地探讨了落叶松阶段性育种程序——短期育种计划。十几年来的试验表明:①这个育种模式反映了当今树木育种特点,为今后制定长期的、更完善的育种计划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②在种间、种源选择基础上,充分利用优良树种、优良种源、优良林分、优良家系,优良无性系和优良杂交组合建立各种类型的种子园,为林业生产提供大量的繁殖材料,经济效益十分显著。③基因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是落叶松遗传改良、不同层次育种工作的基础和重要保证。④为今后落叶松遗传改良和制定长期育种计划提供一系列依据。
杨书文王秋玉刘桂丰杨传平夏德安包连福
关键词:落叶松杂交育种
欧美山杨杂种嫩枝微扦插生根相关氧化酶活性变化及繁殖技术被引量:9
2011年
选用外源激素种类(NAA、IBA、IAA)、激素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3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欧美山杨杂种(Populus tremula×P.tremuloides)嫩枝微扦插繁殖技术,以及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外源激素种类对扦插生根率影响最大,其次是激素的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不同外源激素种类、激素质量浓度间生根率差异显著。所有处理中,NAA的质量浓度为100 mg.L-1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最高,达到76%。欧美山杨杂种嫩枝微扦插生根过程可分为愈伤组织形成期、生根诱导期和表达期3个阶段。POD活性在愈伤组织形成期、不定根诱导期呈上升趋势,在生根表达期下降;IAAO活性在愈伤组织形成期、不定根诱导期上升,在生根表达期保持较高活性,而在根生长后期下降;PPO活性在愈伤组织形成期和不定根诱导期上升,在表达期下降。
闫绍鹏武晓东王秋玉宋兴舜杨瑞华
关键词:微扦插繁殖技术氧化酶
油污土壤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强化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从大庆油田长期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高效降解石油烃的菌株5种,通过生理生化分析和16Sr D-NA全序列分析,初步确定为Pseudomonas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aeruginosa(铜绿假单胞菌属)、Aci-netobacter junii(琼氏不动杆菌属)、Microbacterium oxydans(微杆菌属)、Pseudomonas aeruginosa(铜绿假单胞菌属)。在摇瓶培养和土壤固体培养条件下的石油烃降解率都远远高出了对照组。同时通过改变初始盐浓度、N源和P源,初步探测了各菌株的最适生长和降解条件,为本土微生物强化的生物修复方法提供了新的菌种资源和信息,对进一步有效实现本土微生物强化具有重要意义。
曲丽娜贾洪柏王秋玉
关键词:生物强化石油污染土壤细菌降解率
硝酸还原酶和可溶性蛋白对红皮云杉种源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1
2003年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的红皮云杉种源试验林为材料 ,研究硝酸还原酶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对红皮云杉种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种群水平上 ,红皮云杉在生长状态、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而且生长性状与所研究的两个理化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即树木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高的种源、生长潜力大、蛋白质积累多。这一结果对红皮云杉种群的遗传改良、早期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秋玉李凤娟闫绍鹏方连玉
关键词:硝酸还原酶可溶性蛋白红皮云杉种质资源生长发育
红皮云杉人工林和天然林管胞性状的变异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1年
本文分别对凉水地区的红皮云杉天然林和帽耳山地区的红皮云杉人工林的管胞性状进行了研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管胞长度、管胞直径和管胞壁厚度在各年轮间都存在显著差异。管胞的性状从隋心到树皮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天然林中,管胞各性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人工林中,管胞长度和管胞直径呈明显的正相关,但管胞长度和管胞直径分别与管胞壁厚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天然林和人工林相比,管胞长度和管胞直径都没有太大差异,只是在15年生以前,人工林的管胞壁厚度稍大于天然林。
任旭琴王秋玉李凤娟
关键词:红皮云杉人工林天然林
四种木材腐朽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白桦易腐和抗腐群体的筛选
以来自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凉水林场的300株天然成熟白桦为材料,采用四种木材腐朽菌对其进行木材腐朽处理,重量损失法测定各木腐菌对白桦的生物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在四种木材腐朽菌中,彩绒革盖菌和白囊耙齿菌的生长速度最快,木蹄层孔...
刘欣赵敏王秋玉
关键词:白桦木材腐朽菌
兴安、长白及华北落叶松RAPD分子标记的物种特异性鉴定被引量:7
2007年
以中国北方地区主要乡土落叶松树种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长白落叶松(L.olgensis)和华北落叶松(L.principis-rupprechtii)的针叶及种子胚乳为研究材料,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3种落叶松进行不同物种的种间鉴别。结果表明,通过引物筛选得到了4个可以鉴别3种落叶松的RAPD引物,其中有2个引物在落叶松针叶和种子胚乳基因组中都扩增出相同的条带。引物OPB-11在兴安和长白落叶松基因组DNA中1500bp处扩增出特异条带,而在华北落叶松中没有;引物OPX-14在兴安落叶松基因组DNA中1200bp处扩增出特异条带,而在长白落叶松中没有;还有2个引物可分别作为3种落叶松苗木和种子鉴别的辅助标记。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为落叶松的种间鉴别提供了新的鉴定方法。
曲丽娜王秋玉杨传平
关键词: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华北落叶松RAPD标记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