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

作品数:98 被引量:573H指数:13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茶叶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38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农业科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7篇茶树
  • 19篇叶片
  • 15篇茶树叶
  • 15篇茶树叶片
  • 14篇土壤
  • 14篇抗寒
  • 12篇茶园
  • 11篇绿茶
  • 8篇茶苗
  • 7篇养分
  • 7篇种质
  • 7篇肥料
  • 6篇发酵
  • 6篇茶叶
  • 5篇扦插
  • 5篇基因
  • 5篇肥料配方
  • 4篇冻害
  • 4篇芽叶
  • 4篇栽培

机构

  • 98篇青岛农业大学
  • 5篇山东省农业科...
  • 2篇滨州职业学院
  • 2篇学研究院
  • 1篇青岛职业技术...
  • 1篇青岛市农业科...
  • 1篇泰安市农业局
  • 1篇临沂市果茶技...
  • 1篇即墨市农业局
  • 1篇泰安市泰山林...
  • 1篇威海市农业科...
  • 1篇山东省果茶技...

作者

  • 98篇王玉
  • 86篇丁兆堂
  • 19篇张新富
  • 16篇范凯
  • 9篇洪永聪
  • 9篇胡建辉
  • 6篇马德新
  • 6篇李敏
  • 5篇潘璐璐
  • 4篇李倩
  • 4篇贾玉辉
  • 4篇傅德龙
  • 4篇张楠
  • 3篇杨绍兰
  • 3篇时慧
  • 3篇李俊良
  • 3篇刘润进
  • 3篇吴丽莎
  • 3篇孙立涛
  • 3篇马文杰

传媒

  • 8篇山东农业科学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6篇青岛农业大学...
  • 4篇北方园艺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农业网络信息
  • 2篇园艺学报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中国茶叶
  • 1篇遗传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10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13篇2013
  • 15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2篇2008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方茶园茶树专用肥及施用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北方茶园茶树专用肥及施用技术,与单施尿素和单施控释肥相比,施用本配方可以增加根基微生物数量,丰富微生物种群,改善茶树根基环境;降低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积累,提高茶叶氨基酸总量和水浸出物含量,显著提高绿茶品质,...
王玉丁兆堂孙立涛
文献传递
茶树‘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6
2010年
通过ISSR标记结合形态学性状,分析了茶树‘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的遗传多样性。所调查形态学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0.5%(12.5%~33.2%),Shannon-weave指数平均为1.89(1.60~2.07)。22条ISSR引物在供试样品中共扩增出40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96条,多态性比率为98.5%,引物的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平均达0.90,供试样品的基因多样性(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32和0.49。充分表明‘黄山种’通过自然杂交,发生了基因的分离和重组,产生了丰富的遗传变异。Mantel检测基于形态学与基因型估算的遗传距离矩阵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61,P=0.01)。基于形态学性状和ISSR标记的聚类结果显示,大多数‘黄山种’自然杂交后代的单株可聚成一大类群,只有少数单株遗传距离较远,单独聚为一类。这些单株一芽三叶长、百芽质量较大,可为今后‘黄山种’系统选种提供优异种质材料。
范凯洪永聪丁兆堂王玉
关键词:形态学性状ISSR标记
茶树扦插苗壮苗喷施剂
一种适合茶树短穗扦插苗应用的壮苗喷施剂,可以提高北方茶区秋冬季短穗扦插苗的成活率与成苗率。技术方案是:浓度1-3%蔗糖100份、1/2MS100份、浓度40-60mg·L<Sup>-1</Sup>NAA100份、硫酸铝0...
丁兆堂王玉
一种能降低茶树开花量的水溶性肥料配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降低茶树开花量的水溶性肥料配方。它主要含有:(NH<Sub>4</Sub>)<Sub>2</Sub>SO<Sub>4</Sub>25‑35份,K<Sub>2</Sub>SO<Sub>4 </Sub>25...
丁兆堂贾思思王玉
文献传递
一种茶树种质资源苗期抗寒性的鉴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树种质资源苗期抗寒性的鉴定方法,所述的步骤如下:(1)材料的培养;(2)茶树幼苗的胁迫处理;(3)茶树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4)实验数据处理;(5)抗寒性评价。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鉴定快速准确。...
丁兆堂王玉范凯
大孔吸附树脂对茶多酚和咖啡碱吸附及洗脱性能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利用绿茶茶汤为实验材料,通过超滤浓缩后,选择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静态吸附、静态洗脱实验和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聚酰胺对茶多酚有较好的吸附性,3×10-4mol.L-1酒石酸和85%食用酒精是较好的洗脱剂,建立聚酰胺树脂吸附茶多酚过程的传质模型,计算出传质区长度和传质系数,得出最佳上样流速为1.4×10-4m.s-1,最佳上样体积为30BV。
纪小燕王玉丁兆堂曲宝涵
关键词:大孔吸附树脂茶多酚传质模型
茶树抗寒组合物
一种适合各茶树品种应用的抗寒调节剂、从而减少低温冻害损失的茶树抗寒组合物。技术方案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浓度100-200mg·L<Sup>-1</Sup>乙烯100份、浓度100-200mg·L<Sup>...
丁兆堂王会王玉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Mask R-CNN、小波变换和F-RNet检测和鉴别茶树病虫害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ask R‑CNN、小波变换和F‑RNet检测和鉴别茶树病虫害的方法。所述检测和鉴别方法包括:首先,我们利用Mask R‑CNN模型,将病斑和虫斑从叶片中分割出来。然后,利用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对病斑...
丁兆堂尹鑫悦李赫范凯王玉毛艺霖
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监测茶树扦插苗生长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监测茶树扦插苗生长的方法及系统。所述评估方法包括:首先,利用Mask R‑CNN提取新梢和母叶的光谱值,然后,利用MSC、S‑G和1‑D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并且通过UVE、CARS和SPA筛选...
王玉徐阳李赫丁兆堂范凯毛艺霖
不同防寒措施对幼龄茶园冬季小气候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以幼龄茶园为研究对象,设置行间铺草+防风障、搭建小拱棚、行间铺草3个处理,以裸地为对照,测定各处理下的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及光照强度等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均可降低茶园土壤温度的变化、减少土壤表面水分的散失,维持冬季茶园较高的空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其中以搭建小拱棚的防护措施对幼龄茶树的保护效果最好,试验期间其土壤含水量较对照提高6.28%,地表最高温较对照提高9.4℃,光照强度较对照降低14.63%,茶园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分别提高3.8℃和26.35%。防风障+行间铺草和行间铺草的效果差异不显著。
曹德航孙海伟王会王玉丁兆堂尚涛
关键词:幼龄茶园防寒措施小气候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