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

作品数:159 被引量:1,004H指数:17
供职机构: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4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47篇医药卫生
  • 9篇化学工程
  • 7篇理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6篇色谱
  • 48篇相色谱
  • 41篇液相色谱
  • 38篇色谱法
  • 30篇高效液相
  • 30篇高效液相色谱
  • 26篇液相色谱法
  • 24篇高效液相色谱...
  • 18篇色谱法测定
  • 17篇液相
  • 17篇中药
  • 17篇光谱
  • 15篇质谱
  • 15篇拉曼
  • 14篇拉曼光谱
  • 12篇药物
  • 11篇盐酸
  • 11篇液相色谱法测...
  • 1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0篇离子

机构

  • 106篇中国药科大学
  • 81篇江苏省食品药...
  • 39篇江苏省药品检...
  • 16篇天士力控股集...
  • 15篇江西中医药大...
  • 14篇天津大学
  • 12篇天士力医药集...
  • 11篇天津中医药大...
  • 6篇江苏省食品药...
  • 5篇南京中医药大...
  • 5篇扬子江药业集...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国家药典委员...
  • 3篇广西中医药大...
  • 3篇江苏省计划生...
  • 3篇南京威尔化工...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药品生物...

作者

  • 159篇王玉
  • 22篇曹玲
  • 15篇张锐
  • 15篇何毅
  • 14篇霍志鹏
  • 13篇王玉
  • 12篇蔡美明
  • 10篇陈民辉
  • 9篇石蓓佳
  • 8篇张俐
  • 7篇李忠红
  • 7篇杭太俊
  • 7篇蔡梅
  • 7篇张正行
  • 6篇冯有龙
  • 6篇倪坤仪
  • 6篇杨明
  • 6篇张莉
  • 5篇谭力
  • 5篇赵娴

传媒

  • 33篇药物分析杂志
  • 17篇中国药学杂志
  • 12篇中国生化药物...
  • 8篇中国药品标准
  • 8篇中南药学
  • 6篇中国实验方剂...
  • 6篇中成药
  • 5篇药学与临床研...
  • 4篇药学进展
  • 3篇药学学报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实验与分析
  • 3篇北方药学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2篇中草药
  • 2篇天津药学
  • 2篇2013年《...
  • 2篇“热分析在药...
  • 1篇分析化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20篇2014
  • 14篇2013
  • 18篇2012
  • 15篇2011
  • 15篇2010
  • 12篇2009
  • 9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1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该文对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在银溶胶中研究了吡嗪酰胺,异烟肼和异烟酰胺等药物的普通拉曼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考察了药物浓度、PH变化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峰强度的影响...
王玉
关键词:阿斯匹林水杨酸扑热息痛维生素A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盐酸雷洛昔芬杂质谱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盐酸雷洛昔芬的杂质谱,为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盐酸雷洛昔芬破坏后的样品及杂质对照品,研究各杂质的来源,并根据已知杂质的质谱裂解规律,对未知杂质的结构进行推定。结果盐酸雷洛昔芬经破坏后,共产生3个杂质,其中1个为未知杂质。雷洛昔芬及其杂质的质谱裂解呈现很强的规律性,据此推测未知杂质为雷洛昔芬进一步氧化生成的砜。结论本实验深入研究了盐酸雷洛昔芬的杂质谱,对盐酸雷洛生产过程中杂质的控制与体内药物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赵娴蔡梅张培卢振王玉
关键词:雷洛昔芬裂解规律液质联用
常用羧酸类及其衍生物药用辅料的拉曼光谱鉴别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建立羧酸类及其衍生物药用辅料的拉曼光谱定性鉴别方法。方法:收集常用羧酸类及其衍生物药用辅料的拉曼光谱,对拉曼光谱峰进行指认,分析比较了结构和光谱差异之间的关系。结果:拉曼光谱可以给出关于化合物结构的指纹信息,并可和红外光谱相互补充佐证。结论: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专属性强,可用于羧酸类及其衍生物药用辅料的鉴别。
曹玲石蓓佳吴莉王玉
关键词:拉曼光谱红外光谱药用辅料
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健康人体药动学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低脂早餐后剂量递增实验设计,清洗期为1周。健康受试者12名,男女各半,分别单剂量口服低剂量(烟酸500 mg/洛伐他汀20mg);连续7 d,qd,多次口服低剂量(烟酸500 mg/洛伐他汀20 mg);单剂量口服中剂量(烟酸750 mg/洛伐他汀20 mg);单剂量口服高剂量(烟酸1 000 mg/洛伐他汀20 mg)的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采集服药前及服药后0.5,1,1.5,2,2.5,3,3.5,4,5,6,8,10,12,14,24 h血样,分离血浆。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别测定血浆中烟酸及其代谢物烟酰胺和烟脲酸浓度以及洛伐他汀浓度,并计算相应药动学参数。结果: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后,烟酸剂量在500~1 000 mg范围内,烟酸、烟酰胺和烟脲酸的AUC0~24 h和Cmax均与剂量呈线性关系,且不存在性别差异。连续多次服用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烟酸500 mg/洛伐他汀20 mg)7 d后,烟酸、烟酰胺和烟脲酸的蓄积常数分别为(8.6±8.6)(,3.2±1.2)和(5.6±3.3)。洛伐他汀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不随烟酸剂量变化而改变,多剂量的蓄积常数为(1.6±0.6)。结论:口服烟酸剂量在500~1 000 mg范围内,烟酸及其代谢物烟酰胺和烟脲酸在中国人体内均呈线性药动学特征,多次给药后在体内有明显蓄积。烟酸和洛伐他汀之间不存在药物相互作用。
王玉宋敏杭太俊阙小亭王珵文爱东杨林
关键词:烟酸烟酰胺洛伐他汀药动学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纳米药物的表征和质量控制 纳米药物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
2011年
与传统药物相比,纳米药物具有独特的优势,全面、科学、合理地表征纳米药物.制订合适的药品质控指标,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讨论了其中的两个重要参数:粒度及粒度分布、药物载体的包封率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
王玉王思寰
关键词:纳米药物粒度分布药物载体包封率物相
硝西泮及其片剂中有关物质的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建立HPLC-MS法测定硝西泮原料及片剂中3种杂质。方法:采用Shimadzu VP-ODS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10 mmol·L-1磷酸二氢钾(45:5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后分流;进样量10μL;DAD检测器,检测波长220 nm。电喷雾电离源(ESI),雾化器干燥气流速8 mL·min-1,干燥气温度:350℃,静电喷雾电压3500 V;质谱扫描质量范围50~1200 m/z。采用全扫描一级质谱和选择离子全扫描二级质谱(MS/MS)2种方式同时测定。结果:硝西泮与各杂质峰均能良好的分离,杂质A、B、C在0.24~30.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3.411×104X+384.1,Y=2.411×104 X-258.4,Y=8.982×104 X-1.378×103,r均为1.000,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24 ng、0.36 ng、0.24 ng,高、中、低三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8%,99.4%,101.3%;并对硝西泮的未知降解产物进行结构分析。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好,硝西泮和3种已知杂质有良好的分离。
蔡梅刘菁蔡美明陈民辉王玉
关键词:硝西泮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片剂降解产物
高场非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FAIMS)技术快速检测中药材及饮片中二氧化硫
建立硫熏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利用亚硫酸盐与硫酸反应产生SO2的原理,采用高场非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FAIMS)技术快速检测中药中二氧化硫残留;并用GC—MS法和中国药典附录方法分别进行定性和定量验证。FA...
朱世超王向阳王玉
关键词:二氧化硫中药材
文献传递
地榆成分在D101型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树脂上保留行为的LCMS-IT-TOF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基于柱色谱技术和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LCMS-IT-TOF)技术展开地榆的物质基础研究,分析地榆水提液中不同成分在D101型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树脂上的分布规律。方法:通过D101型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树脂分离地榆水提液,使用LCMS-IT-TOF检测,使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采集数据,质谱扫描范围m/z 100~1200,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及质谱碎片等信息并结合文献研究,鉴定地榆水提液的上样流出液和洗脱液中化学成分。提取各样品中质谱峰强度数据,绘制成分在各流分中分布热图,直观比较各成分的洗脱规律。结果:D101型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树脂的富集和分离作用明显,鞣质类成分主要集中于大孔树脂上样流出液及其水洗脱液中,三萜类成分主要分布在大孔树脂90%乙醇洗脱液中。在地榆水提液的流出液和洗脱液中,共鉴定出63个化合物,其中6-O-galloylnorbergerin,3-O-galloylnorbergerin,2,6-乙酰氧基-5,7-二羟基-8-甲氧基色原酮,鞣花酸-4-吡喃阿拉伯糖苷或其异构体,2-甲基-3-乙酰氧基-苯并呋喃-5,6-O-硫酸酯6个成分在地榆中为首次发现。结论: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地榆水提液经过柱色谱分离后的成分分布,为探索地榆药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吕苗凯霍志鹏刘元雪田玉婷王玉王玉何毅
关键词:地榆水提液大孔树脂聚酰胺树脂
吐温80的组分分析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建立吐温80化学组分的分离和鉴定方法,为研究吐温80的致敏原奠定基础。方法收集国内外不同企业生产的吐温80样品,先通过HPLC-ELSD确定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吐温80组分的实验条件,然后通过HPLC-MS的方法鉴定各个色谱峰的化学组分归属。结果不同结构类型的化学组分得到有效的分离,各色谱峰均得到准确的归属,不同厂家及批次吐温80的组分及其相对含量均有所不同,并有非法添加勾兑的问题存在。结论建立的分离分析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对吐温80的生产质量控制,也可为下一步通过分离或合成的手段研究吐温80中不同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现致敏原奠定基础。
张锐王玉谭力张海燕杨明
关键词:吐温80化学组分蒸发光散射质谱
药品红外光谱鉴别中常见问题及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由于红外光谱的高度专属性,在药品检验中,红外光谱法常与其他理化方法联合使用,作为药品重要的鉴别方法之一,《药品红外光谱集》是红外光谱分析药品的重要依据。自红外光谱法于《中国药典》1977年版用于药品的鉴别以来,为适应药品检验的需要,在有关省、市药品检验所的参与下,药典委员会编制出版了《药品红外光谱集》1985年版、
李荣生王玉黄朝瑜王绯张仕斌
关键词:红外光谱鉴别药品检验所《中国药典》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分析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