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

作品数:49 被引量:340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减肥
  • 11篇生大黄
  • 9篇葶苈
  • 9篇葶苈子
  • 9篇红曲
  • 8篇药物
  • 8篇中药
  • 7篇学成
  • 7篇色谱
  • 7篇相色谱
  • 6篇化学成分
  • 5篇液相色谱
  • 5篇皂苷
  • 5篇质谱
  • 5篇山楂
  • 5篇生山楂
  • 5篇橘红
  • 5篇化橘红
  • 4篇药物组合物
  • 4篇液相

机构

  • 21篇天津大学
  • 21篇天士力制药集...
  • 18篇天士力医药集...
  • 17篇中国药科大学
  • 16篇天津中医药大...
  • 16篇天士力控股集...
  • 6篇天津天士力集...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9篇王玉
  • 28篇周水平
  • 26篇张兰兰
  • 20篇朱永宏
  • 20篇张依倩
  • 18篇黄芝娟
  • 17篇霍志鹏
  • 15篇何毅
  • 13篇王玉
  • 10篇仝小林
  • 8篇马晓慧
  • 7篇李瑞明
  • 4篇李欣欣
  • 3篇李萍
  • 3篇宋兆辉
  • 2篇冯锋
  • 2篇秦民坚
  • 2篇张晓川
  • 2篇张君
  • 1篇张辉

传媒

  • 7篇中国实验方剂...
  • 6篇天津药学
  • 4篇中草药
  • 2篇化工与医药工...
  • 2篇2010年中...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成药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中药材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9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榆成分在D101型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树脂上保留行为的LCMS-IT-TOF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基于柱色谱技术和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LCMS-IT-TOF)技术展开地榆的物质基础研究,分析地榆水提液中不同成分在D101型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树脂上的分布规律。方法:通过D101型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树脂分离地榆水提液,使用LCMS-IT-TOF检测,使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采集数据,质谱扫描范围m/z 100~1200,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及质谱碎片等信息并结合文献研究,鉴定地榆水提液的上样流出液和洗脱液中化学成分。提取各样品中质谱峰强度数据,绘制成分在各流分中分布热图,直观比较各成分的洗脱规律。结果:D101型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树脂的富集和分离作用明显,鞣质类成分主要集中于大孔树脂上样流出液及其水洗脱液中,三萜类成分主要分布在大孔树脂90%乙醇洗脱液中。在地榆水提液的流出液和洗脱液中,共鉴定出63个化合物,其中6-O-galloylnorbergerin,3-O-galloylnorbergerin,2,6-乙酰氧基-5,7-二羟基-8-甲氧基色原酮,鞣花酸-4-吡喃阿拉伯糖苷或其异构体,2-甲基-3-乙酰氧基-苯并呋喃-5,6-O-硫酸酯6个成分在地榆中为首次发现。结论: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地榆水提液经过柱色谱分离后的成分分布,为探索地榆药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吕苗凯霍志鹏刘元雪田玉婷王玉王玉何毅
关键词:地榆水提液大孔树脂聚酰胺树脂
pH对毛蕊花糖苷稳定性影响及降解产物分析
2022年
目的研究不同pH条件下毛蕊花糖苷的降解规律,鉴定降解产物并推测降解途径。方法采用HPLC-UV法研究毛蕊花糖苷在不同pH下的降解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IT-TOF-MS)鉴定其降解产物结构。使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5%醋酸水溶液(A)-甲醇(B),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μL;质谱分析使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离子模式下扫描,扫描范围均为m/z 100~800。通过比较毛蕊花糖苷在不同pH条件下色谱峰面积,分析其降解规律;并通过对照品比对、质谱数据等对降解产物进行鉴定。结果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毛蕊花糖苷及异毛蕊花糖苷降解速率随pH值的增加而加快,降解产物有水解产物、氧化产物及同分异构体异毛蕊花糖苷等。结论分析了不同pH条件下毛蕊花糖苷的降解规律、降解产物和降解途径,研究结果可为含毛蕊花糖苷的中药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武改丽霍志鹏王玉王玉刘元雪黄芝娟李瑞明何毅
关键词:毛蕊花糖苷PH稳定性降解规律降解产物
一种减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肥药物的制备方法,该药物由以下配方的中药原料药制备而成:生大黄,姜黄连,生山楂,红曲,化橘红,苦参,苍术,葶苈子,车前子,决明子,其制备方法包括:用水煎煮,用醇沉淀的步骤。
周水平朱永宏张兰兰马晓慧王玉黄芝娟仝小林
文献传递
大黄的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8
2010年
通过研究和文献综述,对大黄药材和饮片的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列举了薄层色谱检查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毛细管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荧光光谱法、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以及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大黄质量评价中的应用,阐述了其各自的适应范围和方法间的差异;并针对大黄的开发与质量评价方面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展望。
张依倩王玉张兰兰周水平李萍
关键词:指纹图谱联用技术
藿香正气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在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于2019年12月在武汉爆发,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临床治疗以对症治疗、控制并发症为主。国家卫健委和多个省的诊疗方案中推荐藿香正气用于COVID-19医学观察期乏力伴胃肠不适或临床治疗期"湿邪、寒湿、疫毒"相关中医证型的治疗。藿香正气为常用的祛湿剂,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主要从药理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综述了藿香正气的抗病毒、抗炎和改善相关症状等的研究进展,并尝试探讨了藿香正气用于防治COVID-19的可能机制,以期为藿香正气防治COVID-19的应用提供参考。
霍志鹏刘元雪郝磊王玉王玉周水平王玉
关键词:藿香正气湿毒祛湿抗病毒抗炎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风回语颗粒中大黄酚的含量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风回语颗粒中大黄酚的含量。方法:采用Dimonsil C18色谱柱(5μm,250mm×4.6mm),流动相为0.1%磷酸水-甲醇(20∶80),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mL·min-1,柱温30℃。结果:大黄酚在10.05~160.9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精密度、稳定性试验RSD均<0.50%,重复性试验RSD<2.30%,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8.16%,RSD=1.17%。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中风回语颗粒中大黄酚的含量测定。
张君霍志鹏史嘉雯霍志鹏王玉张依倩
关键词:大黄酚
一种用于减肥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减肥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以下配方的中药原料药制备而成:生大黄,姜黄连,生山楂,红曲,化橘红,苦参,苍术,决明子。
周水平张兰兰马晓慧王玉李欣欣黄芝娟朱永宏
文献传递
一种含有生脉饮有效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生脉饮有效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含有10~80重量份的红参总皂苷,100~800重量份的麦冬总多糖,0.375~12重量份的五味子木脂素,0.2~1.6重量份的五味子总挥发油。
张兰兰王玉张依倩黄芝娟周水平朱永宏
文献传递
LCMS-IT-TOF分析栀子炒焦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分析焦栀子的化学成分,考察栀子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情况,明确焦栀子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LCMS-IT-TOF),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0.005%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5 min,10%~15%B;5~8 min,15%B;8~18 min,15%~95%B;18~20 min,95%B;20~22 min,95%~10%B;22~25 min,10%B),柱温30℃,流速0.4 mL·min-1,进样量2μL;质谱分析使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扫描,扫描范围均为m/z 100~1 000。通过对照品比对、质谱数据分析、文献参考等对各离子峰进行鉴定,并比较炮制前后部分离子峰的峰面积,研究炮制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共鉴定出了38个化合物,炮制后未产生新的化合物。炮制一定时间后,主要化合物的变化情况为栀子苷、京尼平-1-β-D-龙胆双糖苷、山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峰面积降低,京尼平苷酸、藏红花酸峰面积增高。结论: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别焦栀子中的化学成分,栀子炮制后环烯醚萜类和西红花苷类成分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可能与焦栀子的止血活性和心脑血管保护作用有关。
雷磊王玉霍志鹏王玉霍志鹏何毅
关键词:焦栀子栀子环烯醚萜类藏红花酸三萜类
一种减肥中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肥中药的制备方法,该中药由以下配方的中药原料药制备而成:生大黄,姜黄连,生山楂,红曲,化橘红,苦参,苍术,葶苈子,车前子,决明子,其制备方法包括:用水煎煮的步骤。
仝小林周水平朱永宏张兰兰马晓慧王玉黄芝娟张依倩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