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明山

作品数:256 被引量:1,380H指数:18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3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3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1篇术后
  • 49篇缺血
  • 49篇灌注
  • 47篇再灌注
  • 43篇蛋白
  • 41篇镇痛
  • 39篇再灌注损伤
  • 38篇脑缺血
  • 36篇细胞
  • 34篇灌注损伤
  • 33篇麻醉
  • 31篇手术
  • 28篇缺血再灌注
  • 26篇脑缺血再灌注
  • 25篇海马
  • 21篇蛋白质
  • 21篇电刺激
  • 18篇电针
  • 17篇动脉
  • 17篇预处理

机构

  • 132篇青岛市市立医...
  • 89篇青岛大学
  • 41篇青岛大学医学...
  • 27篇潍坊医学院
  • 23篇大连医科大学
  • 12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青岛市第八人...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大学医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嘉祥县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银川市第一人...

作者

  • 256篇王明山
  • 90篇时飞
  • 77篇孙立新
  • 76篇陈怀龙
  • 69篇毕燕琳
  • 43篇王彬
  • 40篇马福国
  • 29篇李井柱
  • 25篇王世端
  • 25篇张高峰
  • 16篇侯念果
  • 14篇尹曾
  • 12篇王爱娟
  • 11篇刘玉秋
  • 11篇林旭
  • 10篇刘孝洁
  • 10篇华震
  • 10篇李秋杰
  • 9篇董瑞
  • 9篇艾登斌

传媒

  • 90篇中华麻醉学杂...
  • 24篇临床麻醉学杂...
  • 16篇国际麻醉学与...
  • 11篇青岛大学医学...
  • 6篇齐鲁医学杂志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6篇中华临床医师...
  • 5篇中国针灸
  • 4篇精准医学杂志
  • 3篇中国疼痛医学...
  • 3篇心血管康复医...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中国麻醉与镇...
  • 3篇青岛医药卫生
  • 3篇临床医学进展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年份

  • 12篇2023
  • 19篇2022
  • 21篇2021
  • 23篇2020
  • 16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11篇2016
  • 17篇2015
  • 18篇2014
  • 19篇2013
  • 18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12篇2009
  • 9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2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神门穴对剖宫产术中镇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神门穴用于剖宫产术中镇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80 例焦虑自评分( SAS) >30 分的择期剖宫产产妇,拟行腰 - 硬联合麻醉,随机分为 3 组: 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神门穴组( 简称 A 组,60 例) 、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眼点穴组( 简称 B 组,60 例) 及对照组( 简称 C 组,60 例) 。A 组产妇入手术室后行自控电刺激耳神门穴,持续刺激至手术结束; B 组刺激耳眼点穴; C 组夹穴连线等与 A 组相同,不行电刺激。观察产妇入室后( T0) 、刺激 30 min 后( T1) 、取出胎儿后( T2) 、术毕时( T3) 的脑电双频指数( bispectral index,BIS) 、心率( heart rate,HR) 、平均动脉压( 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 、Ramsay 镇静评分( Ramsay sedation score) ; 产妇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及皮质醇( Cor) 水平; 术中缩宫素、麻黄碱、阿托品使用率、出血量及新生儿 Apgar 评分。结果与 A 组比较,B 组及 C 组在 T1、T2、T3 时 BIS、血浆 AngⅡ及 Cor水平升高( P <0. 05) ,Ramsay 镇静评分减少( P <0. 05) ; T1 时,HR、MAP 升高( P <0. 05) ; 与本组 T0 时比较,A 组 T1 时 BIS、HR、MAP、Ramsay 镇静评分、血浆 AngⅡ及 Cor 水平降低( P < 0. 05) 。缩宫素、麻黄碱、阿托品使用率、出血量、新生儿 Apgar 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神门穴用于剖宫产术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李井柱郑丽莉王明山刘玉秋时飞毕燕琳马福国何娟
关键词:清醒镇静电刺激疗法剖宫产术
小胶质细胞源性外泌体在创伤性脑损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一般是指外部机械性暴力或投射物导致的创伤性结构损伤和脑功能障碍[1]。TBI后首先引起脑实质受损、脑出血和轴突剪切,诱发炎症、氧化应激、代谢紊乱和中枢神经细胞死亡,最终造成神经损伤、局部血液供应障碍、血脑屏障损伤以及周围脑肿胀[2]。炎性反应在TBI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对于改善TBI后神经功能至关重要。小胶质细胞是炎症和免疫反应的常驻免疫细胞。
刘文洁刘志林王明山陈怀龙张高峰董瑞
关键词:脑损伤创伤性外泌体小神经胶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趋化因子
鸢尾素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2022年
目的评价鸢尾素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6~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10):对照组(C组)、VILI组(V组)和鸢尾素组(I组)。采用机械通气(潮气量20 ml/kg,通气频率80次/min,吸入氧浓度21%,吸呼比1∶2,呼气末正压为0)4 h方法制备大鼠VILI模型。C组保留自主呼吸4 h;I组于气管插管前30 min尾静脉注射鸢尾素1μg/kg,其余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机械通气4 h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HE染色后行肺损伤评分,计算湿重/干重比值(W/D比值);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测定BALF IL-6、TNF-α、IL-10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BAL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和肺泡巨噬细胞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50(p-NF-κB p50)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M1型、M2型肺泡巨噬细胞百分比及M1/M2比值。结果与C组相比,V组肺组织W/D比值、肺损伤评分、BALF IL-6、TNF-α和IL-10浓度升高,iNOS和Arg-1、p-NF-κB p65及p-NF-κB p50表达上调,M1型和M2型肺泡巨噬细胞百分比增多,M1/M2比值升高(P<0.05)。与V组相比,I组肺组织W/D比值、肺损伤评分、BALF IL-6和TNF-α浓度降低,iNOS和p-NF-κB p65表达下调,M1型肺泡巨噬细胞百分比减少,M1/M2比值降低(P<0.05),BALF IL-10和Arg-1水平、M2型肺泡巨噬细胞百分比、p-NF-κB p50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鸢尾素减轻VILI大鼠炎症反应的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减轻肺泡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有关。
张琦徐兴桂毕夏秦伟伟李秋杰孙立新王明山马福国韩伟
关键词:纤连蛋白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细胞极性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全麻患者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和芬太尼用量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全麻患者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和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n=20),异丙酚复合全麻组(P组),穴位电刺激+异丙酚复合全麻组(EP组)从麻醉诱导前30min至术毕行持续双侧内关穴、足三里穴电刺激,以刺激频率2Hz和100Hz的疏密波进行交替刺激,刺激强度8—12mA。麻醉诱导:两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mg/kg、芬太尼1.5μg/kg、维库溴铵0.12mg/kg,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2.5μg/ml);麻醉维持:以0.1μg/ml幅度增加或降低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维持BIS45~55,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2mg和芬太尼0.05~0.1mg。于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切皮前、切皮后、术中探查、术毕时记录HR、MAP和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记录芬太尼用量。于麻醉诱导前(基础状态)、电刺激30min、切皮后、术中探查、术毕时采集外周静脉血样,测定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和皮质醇的浓度。结果EP组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和芬太尼用量低于P组(P〈0.01);两组MAP和HR均波动在正常范围;两组间各时点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和皮质醇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EP组电刺激30min时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和皮质醇浓度下降(P〈0.05),P组术中探查时血管紧张素Ⅱ和皮质醇浓度升高(P〈0.05或0.01)。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降低全麻患者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减少芬太尼用量。
王明山陈怀龙毕燕琳时飞
关键词:电刺激疗法药物释放系统芬太尼
小胶质细胞及其外泌体在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小胶质细胞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各种病理生理过程,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症等退行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几年,对于小胶质细胞活化产生的外泌体参与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的研究备受关注,但外泌体的作用并未完全明确。本文主要对于小胶质细胞的特点、功能、小胶质细胞源性外泌体的特点和功能及其在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单凯悦董瑞张高峰陈怀龙王炳琪王明山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外泌体
脑脊液Aβ-42与tau浓度比值预测老年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准确性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 评价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42与tau浓度比值(Aβ-42/tau)预测老年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准确性.方法 拟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全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65 ~ 8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经L34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取2 ml脑脊液,检测Aβ-42和tau的浓度(单位为pg/ml),计算二者比值.于术前1 d和术后7d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采用Z计分法确定POCD,根据是否发生POCD,分为非POCD组和POCD组.利用ROC曲线确定区分POCD患者与非POCD患者的截断值.结果 32例患者发生了POCD,发生率为40%,非POCD组和POCD组脑脊液Aβ-42/tau分别为2.6±0.3、1.7±0.4,POCD组低于非POCD组(P<0.01).以脑脊液Aβ-42/tau预测发生POCD的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81.2%,约登指数为0.7.ROC曲线区分POCD患者与非POCD患者脑脊液Aβ-42/tau的截断值为2.0.结论 脑脊液Aβ-42/tau可准确地预测老年患者POCD发生.
王海红李井柱毕燕琳王明山王彬王玲
关键词:淀粉样Β蛋白TAU蛋白质类脑脊髓液
浅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价浅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活性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C56BL6小鼠120只,体重20~30g,7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40):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浅低温组(H组)。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15min时恢复脑血流的方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组于再灌注即刻行体表降温,维持直肠温度32~34qc3h;I/R组和S组维持直肠温度36.8~37.2℃。分别于再灌注6、12、24和72h时取10只小鼠,取海马,TUNEL染色法进行海马CA1区凋亡神经元计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磷酸化PERK(p-PERK)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H组各时点海马凋亡神经元计数升高,P—PERK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H组海马凋亡神经元计数降低,p-PERK表达下调(P〈0.05)。结论浅低温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PERK活性,从而减轻内质网应激反应,减轻脑损伤。
赵杰陈怀龙马福国时飞王明山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内质网应激海马
老龄大鼠短暂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机制及干预措施
王明山时飞陈怀龙张高峰林旭于春锐
该项目所属学科:麻醉学。该项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青岛市民生科技计划。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存质量的疾病,在中国其患病率约占75%~78%,老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独立的危险因素,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
关键词: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疾病防治
海马miRNA-320在小鼠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价海马miRNA320(miR-320)在小鼠围术期认知障碍(PND)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小鼠75只,12~14周龄,体重20~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5):对照组(C组)、PND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miR-320激动剂组(AG组)和miR-320抑制剂组(AT组)。采取异氟烷麻醉下行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制备小鼠PND模型。造模前2 h时NS组海马区注射生理盐水2μl,AG组海马区注射miR-320激动剂agomir-3202μl,AT组海马区注射miR-320抑制剂antagomir-3202μl。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7 d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首次到达原平台时间及靶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和旷场实验(运动路程)。分别于术后1、3和7 d时各随机处死5只小鼠,取海马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miR-320的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PND组、NS组、AG组和AT组术后各时点首次到达原平台时间延长,靶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PND组和NS组术后1和3 d时、AG组术后各时点海马组织miR-320表达上调,AT组术后1 d时海马组织miR-320表达上调,术后3和7 d时海马组织miR-320表达下调(P<0.05);与PND组相比,AG组术后各时点首次到达原平台时间延长,靶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海马组织miR-320表达上调,AT组术后3和7 d时首次到达原平台时间缩短,靶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升高,海马组织miR-320表达下调(P<0.05),NS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旷场实验不同时点运动路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马miR-320表达上调参与了小鼠PND的过程。
周加慧于洋毕燕琳牟传琳符丽董瑞李晓晓林旭王明山王彬
关键词:微RNAS海马
可乐定在局部麻醉的应用被引量:2
2000年
可乐定(clonidine)是一种α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早期临床主要应用其降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也具有镇痛作用,其作用部位主要位于脊髓。单独应用可乐定行硬膜外镇痛或蛛网膜下腔镇痛时,其镇痛效果不理想,与局部麻醉药或阿片类镇痛药合用后麻醉效果增强,副作用减少。本文主要探讨可乐定在椎管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朱红王明山
关键词:局部麻醉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