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湜
- 作品数:229 被引量:1,349H指数:19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从主体行动的逻辑到客观结构的逻辑——《资本论》“商品和货币”篇的辩证法被引量:13
- 2019年
- 从主体行动出发去理解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变化,是马克思从其青年时代直到晚年都一直持有的理论原则。但要对资本主义进行科学研究,却不能直接以主体行动作为对象,而是只能以作为主体行动之结果的客观结构为对象。这便要求有一个从主体行动的逻辑向客观结构的逻辑的过渡或转换,如此方能够合理地建构起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体系。而《资本论》"商品和货币"篇,特别是其中的"价值形式"分析,便是马克思精心构造起来的这一过渡环节或"转换枢纽"。遗憾的是,以往人们对于《资本论》中辩证法的阐释中,却往往忽视或误读了这一关键问题。
- 王南湜夏钊
- 关键词:辩证法
- 法治国家思辨:在超验与经验之间被引量:2
- 2014年
-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从而也是当今政治哲学研究必须予以深度关注的重大课题。法治建设无疑是一项十分现实的实践任务,但又由于这一任务涉及到法治国家这样一个根本性的政治法律哲学问题,就不可避免地包含有超越于经验层面的东西,亦即超验之维,因而需要从经验与超验双重视角及其关联来加以考察。由于文章只拟从哲学层面对法治之经验与超验这双重视角及其关联加以讨论,而不及于较为具体的法学内容,故只是一种关于"法治国家"的"思辨"。
- 王南湜
- 关键词:法治超验
- 当代中国的哲学精神构建的前提反思
- 2016年
-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其所在时代精神的体现者和引领者。能够充分体现当下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哲学潮流,便是今日中国之哲学精神。这样一种哲学精神的构建,无疑是中国文化现代塑造过程中的核心内容。这一构建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乃是减缓现实生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张力,因此,任何一种成功的构建必须顾及现代性生活与传统文化两个方面。这一问题的困难之处,在于其间的张力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地存在。
- 王南湜
- 关键词:哲学精神传统文化中国文化
-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何以可能?——一个前提性的考察被引量:8
- 2016年
- 价值论存在的前提,是事实与价值在某种意义上的分离,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存在的前提自不例外。据此准则,在青年马克思那里,由于基于一种内在目的论,将价值与事实以一种历史主义的辩证方式统合在一起,从而使得独立的价值论无须存在。而在马克思后期著作中,出于发展"历史科学"的需要,而将能够用自然科学精确性描述的物质生活领域与意识形态领域区别开来,这便使得建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既有可能又有必要。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可被视为与"历史科学"构成互补的人类自我理解的实践解释学。而建构的方式则是将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人本逻辑剥离出来,并以"历史科学"之科学逻辑对其加以"外部性"或"调节性"的中介。
- 王南湜
- 关键词:价值论历史科学
- 中国梦:重建中华民族的目的王国被引量:5
- 2015年
- 中国梦是一种民族之梦,而民族之梦是一个民族达于文化自觉和自信之际对于其未来理想愿景之理性构想。在最一般意义上,中国梦是一种文化理想或目的王国的话语表达方式。但中国梦并非任何时代条件下目的王国的建构,而是中华民族文化理想和目的王国的现代重建,现代性是中国梦的时代特征;中国梦也非任何一种文化理想和目的王国的现代重构,而是中国式的重构。这意味着中国梦的建构必须面对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之加以创造性转化,使之适应于现代社会。
- 王南湜
- 关键词:中国梦传统文化文化理想
-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基本特征
- 2018年
-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并非如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单一层面的结构,而是一种双层结构,即至少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马克思关于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的两层面划分都是存在的,只是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条件下,两个层面在社会生活总体中所占比重是有差异的。
- 王南湜
- 关键词:正义理论社会主义阶段共产主义自由王国必然王国按需分配
- 交往与社会结构被引量:2
- 1993年
- 社会结构是如何形成的,从来就是社会历史观中的重要问题。以往哲学对此问题的虽然作过不少有益的探讨,但总的说来都未能合理地解决它,而只有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才完全现实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而,不言而喻,人们之间的交往与社会结构的关系问题理当构成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这一重要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此,笔者对交往与社会结构形成的关系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重要问题的充分重视和深入研究。
- 王南湜
- 关键词:交往活动社会历史观自觉性
- 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思考被引量:44
- 2005年
-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在理论哲学中不成其为一个重要问题,而在实践哲学中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但现代实践哲学中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也存在着种种困难,还须作进一步的探讨。
- 王南湜
- 关键词:理论哲学实践哲学
- 《资本论》的辩证法:历史化的先验逻辑被引量:15
- 2016年
- 《资本论》中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思辨逻辑有着根本的不同,是一种近于康德的"范畴对感性有效"的历史化的先验逻辑。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通过基于历史性的生产方式的思维范畴对于感性经验的重构,是思维对于世界的一种独特的把握方式,其产物是一种类似于康德之现象界的存在领域,而决非如黑格尔的"客观的思想"所标示的那样,是实在自身的自我产生、自我展开;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一种类似于康德的幻相的逻辑而揭示出资本主义之永恒性乃是一种背离了科学逻辑的先验幻相,从而证明了资本主义乃是一种历史性存在。
- 王南湜
- 关键词:辩证法先验逻辑历史科学
-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现代性精神现象
- 2013年
- 以往关于马克思的现代性问题的研究中,人们大多比较关注其劳动异化理论,而对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兴起所带来的社会基本结构,亦即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却往往未给予多少关注.但正是这一方面的变化具有更为基础性的意义,而现代性问题正是深深地植根于这一变化之中的.其根本之处在于现代性所造成的观念革命同时带来了一个深刻的矛盾,那就是,传统社会中人的有限性的实际存在,与“天人合一”或“神人合一”的人生之终极理想,是无矛盾的,而现代社会中的人的自主性或主体性观念或理想,与人的有限性的实际存在之间则是矛盾的.在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性精神生活的危机,正是根源于这一深层矛盾.对于这一现代性之精神后果,大致上可能有四种类型的回应方式:启蒙主义的天真,康德式的直面,黑格尔主义的辩证神义论,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怀疑与解构.从历史上看,这四种回应方式对应于不同的时代.而在当代中国,由于现代性急剧到来所带来的时代的叠加,这四种类型的回应并非全然不能相容,而是可能并存也需要并存的。
- 王南湜夏钊
-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