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伯钧

作品数:74 被引量:162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5篇腭裂
  • 14篇唇裂
  • 12篇解剖学
  • 12篇口腔
  • 12篇唇腭裂
  • 10篇手术
  • 10篇外科
  • 9篇单侧
  • 8篇下颌
  • 7篇单侧唇裂
  • 7篇整复
  • 7篇肿瘤
  • 7篇显微外科
  • 6篇应用解剖学
  • 6篇护理
  • 6篇畸形
  • 5篇心理
  • 5篇颌面
  • 5篇颌下
  • 5篇颌下腺

机构

  • 37篇柳州医学高等...
  • 27篇桂林医学院
  • 18篇广西科技大学
  • 17篇桂林医学院附...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74篇王伯钧
  • 35篇秦小云
  • 19篇韦进
  • 15篇玉铭
  • 13篇夏春波
  • 8篇周思
  • 8篇蒋才丽
  • 7篇吴滨
  • 6篇朱冬敏
  • 5篇刘漫君
  • 5篇侯增辉
  • 5篇潘孟雄
  • 4篇骆耐香
  • 4篇王国华
  • 4篇韦舜
  • 3篇马祥伟
  • 3篇杨珍
  • 3篇唐小岚
  • 3篇郑晟
  • 3篇韦青松

传媒

  • 13篇广西医学
  • 12篇中国临床解剖...
  • 8篇华夏医学
  • 4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第七次国际微...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吉林医学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微创医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10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5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Black术式修复完全性双侧唇裂畸形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Black术式修复先天完全性双侧唇裂畸形效果.方法 应用改良的Black术式修复先天完全性双侧唇裂畸形36例,其中前唇组织特别短小者19例,皮肤、唇珠组织不足,均采用裂隙侧唇组织修复.结果 术后随访全部受术者3个月至3年,前唇部唇高正常,两侧唇高对称,唇珠丰满,唇弓静态及动态自然,上唇无明显过长、过紧,唇珠与红唇颜色无差异,切口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 改良术式弥补了Black术式修复双侧完全性唇裂前唇组织特别短小的患者时,出现中央唇高不足、唇珠不够丰满的缺陷,使修复的上唇功能及美容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王伯钧韦元强杨建德罗三彤韦进
关键词:双侧完全性唇裂
口轮匝肌的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功能性整复的有效方法。方法在应用解剖学的基础上,结合单侧唇裂整复术的最新进展,对唇裂修复更精细的成形技术要求,术者在2.0~3.0倍的便携式手术显微镜下采用现代显微外科技术对126例单侧唇裂进行了唇裂显微外科整复术,术后2周观察修复效果,评价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26例均得到随访,其中123例整复效果良好,上唇动态及静态时均无明显畸形,双侧唇部的对称平衡及上下唇宽度的比例适当;3例整复效果不明显。结论唇裂整复术理念上的进步对提高唇裂的整复效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伯钧秦小云周思
关键词:口轮匝肌显微外科微创
单侧唇裂整复术中红唇的美容修复探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整复术中红唇的美容修复方法,提高整体整复质量。方法对126例Ⅰ°~Ⅲ°单侧唇裂患儿在常规Millard术式和口轮匝肌功能整复的同时,采用肌肉嵌入法修复红唇。结果除2例分别于术后第2天、第3天因缝线脱落效果不佳外,120例红唇外形、解剖标志恢复良好,成功率95%。结论对于单侧唇裂整复手术,在常规Millard术式和口轮匝肌功能整复术的基础上,根据个体特点,配合卷入式、直接式、交叉式肌肉嵌入法修复红唇,整体效果更加完美。
吴滨王伯钧韦舜韦进
口腔颌面外科应用解剖学研究
秦小云王伯钧唐小岚周思吴滨何旗群韦舜梁志成韦进
该课题分为二部分。一是下颌骨内外侧面副孔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将60例120侧成人下颌骨以染料浸泡后,观测下颌骨内外侧面与网状骨髓腔相通的着色副孔数及分布,其研究方法在国内首先报道,并将研究结果首先应用于临床26例,效果良好...
关键词: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应用解剖学显微外科技术
改良下三角瓣法及L瓣法联合应用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畸形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遵循几何原理改良下三角瓣法及L瓣法联合应用极大提高单侧完全性唇裂的手术效果。方法:通过几何原理,分析了唇裂设计中鼻小柱基部与患侧鼻翼基部的定点变化规律,阐明了唇裂畸形的本质,提出了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联合患侧唇缘L瓣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唇、鼻畸形。结果:采用改良下三角瓣法联合L瓣法整复,手术效果满意,能较好恢复上唇两侧唇部及鼻部对称性的病例,占90%以上。结论:改良下三角瓣法各个定点都较明确,有严格的理论基础,整复效果稳定可靠,再结合L瓣法,能显著地纠正单侧完全性唇裂畸形。
韦进王伯钧蒋才丽韦燕春
关键词:唇裂改良法
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修复单侧唇裂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由于单侧唇裂传统方法手术效果不稳定,故应予以改进,提出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方法通过几何原理,分析唇裂设计中鼻小柱基部与患侧鼻翼基部的定点变化规律,观察比较鼻小柱基部中点与两侧唇峰点所成三角形在正常上唇与唇裂患者中的差异,提出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并进行临床应用。结果采用改良下三角瓣法整复158例,随访145例,139例整复效果满意,上唇三角形两侧唇部对称。结论改良下三角瓣法各个定点都较明确,有正确的理论基础,整复效果稳定、可靠。
王伯钧韦进蒋才丽
关键词:单侧唇裂几何学对称性
中晚孕引产患者围产期实施超前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本课题通过对中晚孕引产患者的围产期实施超前镇痛,解决患者的疼痛,以保证患者围产期镇痛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 VAS 疼痛评分达3分时予超前镇痛,即开始给予口服药物镇痛,塞来昔布胶囊400mg/次、草乌甲素片0.4mg,直到产后2天,24小时后追加1次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00mg、草乌甲素片0.4mg;对照组未予任何镇痛处理,自然等待分娩.结果 观察组未出现呼吸抑制、 低血压、恶心呕吐等过度镇静症状,疼痛视觉模拟 VAS 评分比较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宫缩启动时间、总产程及总出血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7.5%(39/40)和55.0%(2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中晚孕引产患者的围产期实施超前镇痛,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的心理,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朱冬敏王伯钧覃桂莲
关键词:中晚孕引产围产期草乌甲素
脑组织损毁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脑组织损毁实验装置,包括中空管状的导向管,该导向管内设有相适配的内针,所述内针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下端为用于切割的刀刃,所述导向管的底部为弧形曲面,该弧形曲面上开设有供内针下端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
夏春波秦小云王伯钧何丽霞覃泱雷芳叶桂山唐智生李小红胡璟刘漫君
文献传递
咽缩肌神经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1995年
在12例(24侧)儿童头颈部标本上观察了咽缩肌神经的起源、走行和分支分布。支配咽缩肌的神经为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分支混合组成,其主要组成平面在舌骨大角之上1.6±0.4cm。咽缩肌神经位置较为恒定,分支相对规则,两侧基本对称,其终末支通常有三种形式,位于舌骨大角平面上3.0±0.2cm。根据肌的神经分布特点,提出了蒂在上的改良咽后瓣手术的切口设计。
王伯钧秦小云
关键词:儿童
桂林地区816例唾液腺肿瘤临床病理统计分析被引量:1
1994年
桂林地区816例唾液腺肿瘤临床病理统计分析侯增辉,王伯钧,王国华唾液腺肿瘤较为常见。本科对桂林地区1970~1990年间,经病理确诊的816例唾液腺肿瘤作统计分析。资料来自桂林医学院附院452例,南溪山医院152例,桂林市第一人民医院30例,桂林市第...
侯增辉王伯钧王国华
关键词:唾液腺肿瘤临床病理统计分析粘液表皮样癌口腔组织病理学颌下腺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