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一

作品数:84 被引量:265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8篇肿瘤
  • 35篇膀胱
  • 21篇细胞
  • 19篇病理
  • 17篇膀胱肿瘤
  • 15篇细胞癌
  • 15篇膀胱癌
  • 12篇预后
  • 10篇诊治
  • 10篇尿管
  • 9篇切除
  • 9篇文献复习
  • 9篇复习
  • 8篇原发性
  • 8篇肾肿瘤
  • 8篇输尿管
  • 8篇腺癌
  • 6篇上皮
  • 6篇上皮癌
  • 6篇肾细胞

机构

  • 80篇天津医科大学
  • 6篇天津市泌尿外...
  • 2篇滨州医学院附...
  • 2篇延安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唐山市人民医...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临淄区人民医...
  • 1篇遂宁市中心医...

作者

  • 84篇王一
  • 71篇孙光
  • 38篇刘晓强
  • 38篇郭战军
  • 24篇刘雨
  • 14篇吴长利
  • 10篇邹雲
  • 10篇牛海涛
  • 9篇李常颖
  • 8篇王滨帅
  • 8篇畅继武
  • 8篇李涛
  • 6篇胡海龙
  • 6篇张淑敏
  • 6篇韩兴宝
  • 6篇潘建刚
  • 5篇李晨光
  • 5篇梁博
  • 5篇牛远杰
  • 5篇张一兵

传媒

  • 32篇中华泌尿外科...
  • 9篇临床泌尿外科...
  • 7篇现代泌尿生殖...
  • 5篇山东医药
  • 4篇中华男科学杂...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现代泌尿外科...
  • 3篇中国内镜杂志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第六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6
  • 12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6
  • 2篇2005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膀胱小细胞癌五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分析膀胱小细胞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提高对膀胱小细胞癌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膀胱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0~78岁,平均64岁.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4例,健康查体发现膀胱占位1例.B超检查示肿物直径2.1~4.0 cm,平均3.0 cm,中等回声肿物3例,低回声肿物2例;行CT检查3例,双肾积水伴盆腔多发淋巴结增大1例.5例均先行诊断性TURBT术,其中3例未进一步手术,单纯化疗1个疗程,另2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术后化疗3个疗程.结果 病理检查:肿瘤细胞体积小,呈圆形,片状排列,核浓染,缺乏巢状结构.免疫组化染色:2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3例嗜铬素A(+),3例突触素(+),诊断为膀胱小细胞癌.3例接受TURBT加术后化疗者中2例在术后7、8个月死亡,1例随访32个月未见复发、转移;2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术后化疗患者随访16、26个月,未见复发、转移.结论 膀胱小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膀胱恶性肿瘤,预后差.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配合术后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若采取保留膀胱的手术应配合全身化疗.
王滨帅刘晓强王一郭战军邢庆菲王英亮孙光
关键词:膀胱肿瘤小细胞癌
2005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阴茎勃起功能障碍诊断治疗指南》概况被引量:9
2006年
王一李涛郭战军牛海涛孙光
关键词:勃起功能障碍
原发性前列腺黏液腺癌并印戒细胞癌一例报告被引量:1
2007年
患者,60岁。主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8个月于2005年11月20日入院。夜尿4~6次,排尿等待时间长,尿线无力,偶有分叉。直肠指诊:前列腺Ⅱ度增大,中央沟变浅、质韧、无结节、无压痛,指套无染血。B超示前列腺5.2cm×4.7cm×4.6cm,内部回声欠均匀,可见较多钙化强光团,边缘包膜欠清晰。中叶向膀胱腔内突出,突出部位黏膜欠光滑。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tPSA1.36ng/ml,fPSA0.23ng/ml,F/T值16.8%。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中见前列腺中叶凸向膀胱内口,切面似有黏液状物质分泌,透明、较粘稠,未见明显结节。电切至前列腺包膜,置20F三腔尿管,术后持续冲洗,预防应用抗生素48h。术后5d拔除尿管,排尿通畅。
王一孙光李涛任秉煌郭战军潘建刚张淑敏
关键词: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原发性前列腺包膜排尿困难胸部X线片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 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其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2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占同期收治肾癌的3.03%.男17例,女8例.年龄24~76岁,平均54岁.肿瘤直径1.5 ~ 9.0 cm,平均4.5 cm.临床分期Ⅰ期16例,Ⅱ期5例,Ⅲ期4例.并与随机抽取的同期100例肾透明细胞癌的影像学资料作对比. 结果 乳头状肾细胞癌皮髓期、实质期及排泄期的CT值显著低于肾透明细胞癌,不均匀强化明显少于肾透明细胞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行根治性肾切除术21例,保留肾单位手术4例.术后病理分期为pT1N0M016例,pT2N0M05例,pT3aN0M02例,pT1N1M01例,pT2N1M01例.病理分型:Ⅰ型8例,Ⅱ型17例.25例随访6~60个月,1例死于肿瘤转移,1例死于脑血管疾病,其余23例均无瘤生存. 结论 乳头状肾细胞癌是一种发病率较低、预后较好的特殊类型肾细胞癌,术前可依据影像学检查与肾透明细胞癌鉴别诊断,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术后全身辅助治疗有待研究.
邹雲王一梁博孙光
关键词:乳头状肾细胞癌肾透明细胞癌
PSA及F/T对中国人群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游离 PSA 与总 PSA 的比值(F/T)在中国人群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以“Prostam-specific antign”、“prostate cancer”、“di...
王一孙光牛海涛
文献传递
个旧矿粉诱导的肺癌细胞中分化抗原9的表达及基因突变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分化抗原9(CD9)在个旧矿粉诱导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恶性转化为肺癌细胞过程中的异常表达和基因突变。方法以BEAS-2B为对照组(20瓶),以个旧矿粉体外诱导BEAS-2B所产生的恶性转化细胞为实验组(20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CD9蛋白在BEAS- 2B和恶性转化细胞中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CD9 mRNA在BEAS-2B和恶性转化细胞中的表达;并对其RT-PCR产物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CD9蛋自在BEAS-2B中的表达率(100%,20/20)与其在恶性转化细胞中的表达率(35%,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9 mRNA在BEAS-2B中的表达强度(0.91±0.09)明显高于其在恶性转化细胞中的表达强度(0.34±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A序列测定显示,在BEAS-2B的恶性转化细胞中CD9基因存在2处点突变,在第231位置发生G-→T转换;在第119位置发生T→A转换,而且这2处的替代引起的错译突变均导致了编码氨基酸的改变,第40位氨基酸由谷胺酰胺(Gln,Q)变为组氨酸(His,H);第3位氨基酸由缬氨酸(Val,V)变为天冬氨酸(Asp,D)。结论CD9的表达缺失或下调以及基因突变在个旧矿粉诱导BEAS-2B恶性转化为肺癌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梁锐金克炜王志强畅继武马富玲王一高倩
关键词:矿物质肺肿瘤
右侧完全性重复肾畸形伴同侧输尿管癌及输尿管结石一例报告被引量:2
2013年
患者,女,77岁。主因间断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3个月于2011年4月26日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腰痛、发热。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超声检查:右侧肾窦回声分离4.2cm,右肾窦中部可见分隔;上位肾延续出管状结构,其输尿管末端可见多发强光团,最大直径1.3cm;下位肾输尿管扩张至膀胱,扩张的输尿管末端管腔内可见5.7cm×3.0cm低回声影。
韩兴宝邹雲李晨曦王一刘雨孙光
关键词:重复肾畸形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癌无痛性肉眼血尿输尿管末端同侧
肾淋巴管扩张症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总结肾淋巴管扩张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8年12月、2010年6月收治的2例肾淋巴管扩张症患者临床资料。例1,女,37岁。右腰腹部痛8d。B赳检查示双肾周混合性回声,与肾脏分界欠清。CT检查示奴。肾被膜下低密度影,内混有散在点状高密度影。保守治疗3周后疼痛缓解。3个月后右侧腰痛加重,CT检查示右肾周被膜下大量积液,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后积液消失;2个月后复查B超示左侧肾周少量积液,穿刺抽液后行积液常规及瘤细胞检查。例2,女,32岁。左腰部酸痛不适3年。B超检套示左肾周围不规则囊性病变,CT榆查示左肾后外侧分叶状囊性病变,与肾实质分界不清,左肾受压前移。诊断为左肾淋巴管瘤,硬膜外麻醉下行淋巴管瘤切除术。结果例1囊液涂片见大量淋巴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考虑为淋巴液,临床诊断为肾淋巴管扩张症,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例2术后病理检查囊壁衬以扁平上皮细胞伴淋巴细胞浸润,淋巴管呈囊状扩张,诊断为肾囊性淋巴管瘤。术后随访9个月末见复发。结论B超、CT检查有助于肾淋巴管扩张症的诊断,穿刺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无症状者可密切随访,有症状者可穿刺引流,但复发率较高;也可手术切除扩张淋巴管+无水乙醇破坏内皮细胞治疗,复发率低,但可能发生淋巴漏。
李刚张烨杨智陈靖郭宗华张金刚王一牛远杰
关键词:肾脏囊性淋巴管瘤淋巴管扩张症
乳头状肾癌的临床与病理分析(附24例报道)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提高乳头状肾癌的诊治水平和对此类型肾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乳头状肾癌的临床资料。24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其中2例为腹腔镜肾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均为乳头状肾癌。采用2002年AJCC肾癌TNM病理分期:pT1N0M0 11例,pT2N0M0 7例,pT3N0M0 3例(其中pT3aN0M0 1例,pT3bN0M0 2例),pTN2M0 3例,病理分级:G1 14例,G2 7例,G3 3例。16例获随访,随访5~35个月,平均21个月,1例死于心脏病,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1例局部复发,13例无瘤生存。结论:乳头状肾癌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和表现的少见肾癌类型,肾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乳头状肾癌的首选方法,与其他类型肾细胞癌相比,乳头状肾癌预后较好。
谢文虎孙光刘晓强刘雨王一
关键词:肾细胞癌病理学
同期双侧肾盂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附7例报告)
2013年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肾盂癌的临床诊治要点和问题。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7例同期双侧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7例患者由术前影像学和细胞学检查初步诊断为同期双侧肾盂癌,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条件综合考虑,6例行一侧肾盂癌根治,对侧肿瘤段肾盂壁切除、残端肾盂输尿管吻合术,1例行腔内微创手术。术后7例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出院后辅助全身化疗和规律膀胱灌注,中位随访时间2年,开放手术患者均未出现尿路上皮癌复发。结论双侧肾盂癌患者行一侧肾盂癌根治,对侧局部肿瘤切除术,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后辅助化疗,效果可靠。
韩兴宝邹雲王一郭战军李晨曦刘雨孙光
关键词:肾盂癌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