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强

作品数:113 被引量:371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科委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9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6篇膀胱
  • 39篇肿瘤
  • 24篇细胞
  • 20篇膀胱肿瘤
  • 18篇膀胱癌
  • 14篇预后
  • 11篇尿管
  • 11篇文献复习
  • 11篇细胞癌
  • 11篇复习
  • 9篇蛋白
  • 9篇原发性
  • 9篇切除
  • 9篇外科
  • 8篇尿道
  • 8篇前列腺
  • 7篇诊治
  • 7篇上皮
  • 7篇手术
  • 7篇输尿管

机构

  • 105篇天津医科大学
  • 16篇天津市泌尿外...
  • 4篇河南大学
  • 4篇南昌大学第二...
  • 4篇武警医学院附...
  • 2篇天津市海河医...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临淄区人民医...
  • 1篇遂宁市中心医...
  • 1篇天津市第二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12篇刘晓强
  • 82篇孙光
  • 38篇王一
  • 30篇郭战军
  • 25篇陈业刚
  • 22篇刘莉
  • 21篇刘雨
  • 15篇吴长利
  • 9篇林英立
  • 7篇江伟凡
  • 7篇刘硕
  • 7篇李晓东
  • 7篇陈少峰
  • 6篇李晨光
  • 6篇畅继武
  • 5篇张淑敏
  • 5篇梁博
  • 4篇邹雲
  • 4篇王滨帅
  • 4篇张新

传媒

  • 23篇中华泌尿外科...
  • 15篇临床泌尿外科...
  • 8篇中华男科学杂...
  • 8篇现代泌尿生殖...
  • 7篇中国现代医学...
  • 6篇中国男科学杂...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首届京津冀中...
  • 4篇中国内镜杂志
  • 4篇山东医药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开卷有益(求...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年份

  • 7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14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14篇2011
  • 15篇2010
  • 13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3
  • 2篇2002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_1期低级别膀胱癌电切术后吉西他滨灌注临床效果分析:67例单中心经验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比较膀胱癌术后行吉西他滨(GEM)或表柔吡星(EPI)灌注的临床结局。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于我院诊治的膀胱肿瘤患者,入选标准:膀胱灌注GEM或者EPI;病理分期为pT1期低级别的患者;排除标准:膀胱全切;病理分期pT1期高级别以上患者;其他灌注药物或未行灌注患者。结果:共入组264例患者,中位随访16(3~26)个月,其中行GEM灌注67例(GEM组),行EPI灌注197例(EPI组);GEM组发热患者22例(32.8%),EPI组发热患者30例(1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M组出现明显膀胱刺激症状15例(22.4%),EPI组23例(1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M组中位灌药时间(26.3±16)min,EPI组中位灌药时间(31.2±1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M组灌药后血尿7例(10.4%),EPI组灌药后血尿21例(1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M组患者中位肿瘤无复发生存期为10.9个月,EPI组患者中位肿瘤无复发生存期为9.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M组随访期内复发14例(20.9%),EPI组随访期内复发49例(2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灌注EPI患者相比,膀胱癌术后行GEM灌注者有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但有更长的肿瘤无复发生存期,可以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基本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注药物。
张新杨永姣刘莉陈业刚程天木陈延航刘晓强
关键词:膀胱灌注吉西他滨表柔吡星
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umor supressor in lung cancer 1,TSLC1)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免疫Balb/c雌性小鼠,通过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技术制备TSLC1单克隆抗体,并测定效价;同时选取膀胱尿路上皮癌蜡块65例(低危组40例,高危组25例),正常膀胱黏膜20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TSLC1蛋白表达情况,由两位病理医生根据染色情况确定阴性(-)、弱阳性(+)、强阳性(++)。利用SPSS 13.0软件对不同病理分级的TSLC1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制备TSLC1单克隆抗体IgG1,测其效价为1∶100 000;免疫组化示细胞质、细胞膜显色。高危组TSLC1蛋白表达阴性为88%(22/25),弱阳性为12%(3/25);低危组TSLC1蛋白表达弱阳性为75%(30/40),阴性25%(10/40);正常膀胱黏膜移行上皮均为强阳性表达,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LC1蛋白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呈负相关,在评价肿瘤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是膀胱肿瘤生物学行为中有价值的标志物之一。
武立伟刘晓强张霖罗艺王一孙光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效价
保留肾单位的腹腔镜与开放肾肿瘤切除术治疗小于4cm肾肿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对比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laparoscopic nephron-sparing surgery,LNSS)与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opennephron-sparing surgery,ONSS)治疗直径<4 cm肾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96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行LNSS,57例行ONSS。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热缺血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血清肌酐水平;并进行长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LNSS组中2例因出血明显中转开放手术,术中输血800 ml,余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12.8%);ONSS组中2例输血400 ml,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10.5%)。两组相比,LNSS组手术时间及术中肾脏热缺血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LNSS组均优于ON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肌酐升高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LNSS手术时间及术中热缺血损伤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操作难度较大,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但与开放手术相比,LNSS具有患者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合理选择适应证、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与缝合技术的前提下,LNSS有望代替传统开放手术成为治疗小肾癌的新金标准。
王一刘晓强郭战军邹雲刘雨胡海龙吴长利孙光
关键词: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腹腔镜检查剖腹术
天津地区泌尿外科和男科医师对男性不育诊治行为的调查
2016年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环境污染的加重,男性不育已成为困扰男性的一大健康问题。据统计,全球范围内不育症约占育龄夫妇的15%,其中由男方因素导致的约为50%。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男性不育已成为困扰泌尿外科和男科医师的常见难题之一,并且,泌尿外科和男科医师的诊疗水平和用药习惯也存在较大差异。
刘莉杨永姣王尚任龙安安陈业刚刘晓强孙光
关键词:男性不育问卷
原发性下段输尿管尿路上皮癌保肾手术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下段输尿管尿路上皮癌保肾手术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9年收治的108例原发性下段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资料。男75例,女33例。年龄42—85岁,平均62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保肾手术(kidney—sparing surgery,KSS)组(27例)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手术(radical nephrouretereetomy,RNU)组(81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2种术式术后肿瘤复发率的差异。结果KSS组Ta期3例均无复发;T1期8例,复发1例(12.5%);T2期11例,复发4例(36.4%);T3期5例,复发4例(80%)。RNU组Ta期6例均无复发;T1期26例,复发4例(15.4%);T1期30例,复发10例(33.3%);T3期19例,复发7例(36.8%)。2组Ta-T2期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SS组T3期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RN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SS组G1级肿瘤复发1例(33.3%),G2级3例(18.8%),G3级5例(62.5%);RNU组G1级肿瘤复发2例(22.2%),G2级9例(20.0%),G3级10例(37.0%);KSS组G1~G2级肿瘤复发率与RNU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SS组G3级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RN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期分级原发性下段输尿管尿路上皮癌行KSS手术安全可行。
陈业刚林英立郭战军刘晓强吴长利孙光
关键词:输尿管肿瘤外科手术
肾盂癌根治术联合经尿道电切治疗肾盂癌(附22例报告)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肾盂癌根治术联合经尿道电切治疗肾盂癌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实施肾盂癌根治术联合经尿道电切手术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46~80岁),随访5~56个月,平均31.3个月。首先结扎输尿管下段,插入输尿管导管,行肾癌根治术、中上段输尿管切除,从输尿管断端向膀胱插入输尿管导管,并在输尿管断端缝一针丝线穿过输尿管导管并结扎固定,换截石位,经尿道将输尿管套入膀胱后,电切镜切除输尿管壁内段及袖口状切除周围1cm膀胱壁,止血后保留尿管。结果:22例手术均获一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05min,平均出血量110mL,无并发症,平均随访31.3个月,5例复发膀胱肿瘤(占22.7%),无肾窝及远处转移。结论:肾盂癌根治术联合经尿道电切治疗肾盂癌是一种安全、简单、根本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陈业刚吴长利刘晓强林英立孙光
关键词:肾盂癌肾输尿管切除术经尿道电切
不育患者精子中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的表达及意义探讨
2009年
目的探讨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SLC1)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首先免疫小鼠制备TSLC1单克隆抗体(McAb),然后分别选取30份正常组和40份不育组精液标本,Percoll梯度离心分成精浆和精子,将分离出的精子与制备出的McAb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正常生育组精子的TSLC1蛋白表达均为阳性。在不育组中,30例弱精子症患者,25例TSLC1蛋白表达为阴性,10例少精子症患者,8例TSLC1蛋白表达为阴性。正常组与弱精子症组、少精子症组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弱精子症组与少精子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中TSLC 1蛋白的低表达或不表达与男性不育密切相关。
武立伟刘晓强张霖罗艺王磊王一孙光
大鼠勃起功能障碍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dysfunction,ED)是指男性持续不能达到和/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阴茎勃起是一个受多系统调节的复杂过程,正常的阴茎勃起依赖于正常的性心理反应,正常的生理结构,正常的神经、内分泌和血管功能。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常都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由于影响阴茎勃起的因素较多,研究者们针对不同的病因设计了不同的大鼠ED模型,根据ED的临床分类将大鼠ED模型叙述如下。
张红林英立陈业刚刘晓强
关键词:勃起功能障碍
替西罗莫司与顺铂联合应用对膀胱癌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分析替西罗莫司(CCI-779)与顺铂(DDP)联合应用对膀胱癌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协同作用机制.方法 2011年3-10月,采用噻唑蓝法检测CCI-779、DDP及CCI-779联合DDP对膀胱癌T2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24细胞p-mTOR、p-p70S6K、p21蛋白的表达;制作小鼠膀胱癌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检测CCI-779、DDP及CCI-779联合DDP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体外实验中,CCI-779、DDP单用能够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明显增加对T24细胞的抑制作用;75 nmol/L浓度时,CCI-779及DDP对T24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7.01%、38.89%,而二者联合应用抑制率为85.56%,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p-mTOR、p-p70S6K、p21蛋白的表达在CCI-779及CCI-779与DDP联合治疗组中明显低于DDP单独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在CCI-779与DDP联合治疗组中的表达低于单独CCI-779治疗组(P<0.05).在体内实验中,降低DDP使用剂量后与CCI-779联合应用,较单独使用CCI-779或DDP能够明显地抑制肿瘤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减少DDP单独作用时的不良反应.结论 CCI-779与DDP联合应用,能够增加DDP对膀胱癌T24细胞的治疗作用,二者起协同作用;CCI-779与DDP联合应用,能够增加裸鼠移植瘤对DDP化疗的敏感性,其机制是通过mTOR抑制剂对细胞周期蛋白p21的抑制作用而实现.
陈业刚王建民杨拓刘晓强孙光
关键词:顺铂膀胱癌化疗
中国泌尿外科医师慢性前列腺炎诊治行为十年变化
康家旗杨永姣刘晓强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