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蕾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3篇爱伦·坡
  • 2篇审美
  • 2篇怪诞
  • 1篇代文
  • 1篇短篇
  • 1篇修辞
  • 1篇修辞意义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人名
  • 1篇审美观
  • 1篇审美价值
  • 1篇审美现代性
  • 1篇死亡之美
  • 1篇俗化
  • 1篇启蒙
  • 1篇启蒙现代性
  • 1篇主题
  • 1篇唯美
  • 1篇文学
  • 1篇现代文

机构

  • 5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潘蕾
  • 1篇许祖华

传媒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高等函授学报...
  • 1篇华中学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鲁迅小说风俗化人名的修辞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鲁迅小说中风俗化的人名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数字人名,一类是拟音人名,还有一类是与绍兴地方掌故有密切关系的人名。这三类人名,不仅具有鲜明的风俗化特征,而且其艺术修辞的特征和效果,还从一个特殊的方面显示了鲁迅小说这个海纳百川的艺术世界的个性色彩以及与之相关的思想和情感倾向。
许祖华潘蕾
另类聚焦的审美价值——鲁迅《死后》与爱伦·坡《失去呼吸》叙述模式的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随着叙述模式的演变,中外文学中出现了异于传统的聚焦方式。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死后》和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失去呼吸》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创作。两篇作品的创作时间和社会背景相去甚远,题材和叙述角度却十分相似。怪诞的创作风格带来全新的文学体验,本文试图比较《死后》和《失去呼吸》两篇文学作品,来分析这种超理性的风格带来的审美价值。
潘蕾
关键词:怪诞审美
特殊的结构 深刻的主题——海明威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运用拉波夫的口头叙事结构理论对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进行划分,通过对不同部分的对话和语言进行细致的分析,证明在客观而极度简洁的叙事状态下,运用特殊的叙述结构,海明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海明威式的英雄,即故事中的老人,并且用三个典型的人物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不同年龄阶层人们的精神状态。
潘蕾
关键词:拉波夫
论爱伦·坡的美学观中艺术、生命与死亡之美
爱伦·坡是美国的独具特色的作家之一。由于他的创作手法和文学理论与当时的文学环境格格不入,坡在文学界的声誉一直不好。他的创作直到二十世纪,才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虽然当时在美国本土得不到认可,坡在欧洲和拉丁美洲受到了热...
潘蕾
关键词:爱伦·坡审美观唯美怪诞
文献传递
爱伦·坡在中国现代的传播与接受
文坛“另类”作家爱伦·坡于上世纪初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他作品的传播和影响力的展开经历了一些起伏变化。在二三十年代,其不同类型的小说和诗歌得到了较多的关注,部分作品被反复的重译和介绍。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中的哥特风格和心理描...
潘蕾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爱伦·坡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现实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