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欣

作品数:134 被引量:687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12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0篇肠癌
  • 66篇直肠
  • 59篇肿瘤
  • 48篇直肠癌
  • 42篇肠肿瘤
  • 37篇直肠肿瘤
  • 28篇结直肠
  • 27篇切除
  • 27篇细胞
  • 23篇预后
  • 22篇手术
  • 19篇淋巴
  • 18篇蛋白
  • 17篇结肠
  • 17篇癌细胞
  • 16篇切除术
  • 16篇腹腔
  • 16篇大肠
  • 15篇结直肠肿瘤
  • 15篇肠癌细胞

机构

  • 133篇北京大学第一...
  • 11篇北京协和医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 3篇北京大学肿瘤...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天津市第五中...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医院
  • 2篇郑州大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北京大学第五...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胜利油田中心...

作者

  • 133篇汪欣
  • 61篇万远廉
  • 54篇刘玉村
  • 50篇吴涛
  • 32篇潘义生
  • 31篇武颖超
  • 29篇姜勇
  • 28篇朱静
  • 26篇张峻岭
  • 25篇王鹏远
  • 22篇陈国卫
  • 21篇汤坚强
  • 12篇戎龙
  • 11篇左帅
  • 9篇刘涛
  • 9篇张继新
  • 8篇黄珊君
  • 7篇姚宏伟
  • 6篇蔡云龙
  • 6篇孙烈

传媒

  • 24篇中华胃肠外科...
  • 15篇中华普通外科...
  • 13篇北京大学学报...
  • 10篇中华外科杂志
  • 10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结直肠肛门外...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中华结直肠疾...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年份

  • 3篇2024
  • 11篇2023
  • 13篇2022
  • 9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 9篇2005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盆腔脏器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术后盆腔局部复发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评价全盆腔脏器切除术(totalpelvicexenteration,TPE)治疗盆腔局部复发直肠癌(locallyrecurrentrectalcancer,LRRC)的疗效。方法对1989—2003年行TPE治疗的3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行TPE30例、保肛TPE2例、TPE联合骶、尾骨切除2例、TPE联合半骨盆切除1例。根治性切除率80%,手术死亡率3%,术后盆腔再复发率48%。全组术后5年生存率16%,根治性切除组为19%,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24%,有淋巴结转移者为0。结论TPE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严格的适应证选择和作到真正的根治性切除。
潘义生万远廉刘玉村汪欣吴涛黄珊君
关键词:全盆腔脏器切除术直肠癌盆腔局部复发肿瘤
脏器联合切除治疗T_4期胃癌69例分析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评价脏器联合切除术治疗T4期胃癌的疗效 ,探讨其手术指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年~ 2 0 0 1年行脏器联合切除 (CR组 )的 6 9例T4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并与同期 4 5例姑息性胃切除患者 (NCR组 )相比较。 结果 CR组 6 9例中 ,根治性切除 5 4例 ,姑息性切除15例 ;其中联合横结肠切除 2 4例 ,胰体尾脾切除 2 2例 ,肝左外叶切除 8例 ,胰体尾脾横结肠切除 6例 ,胰十二指肠切除 5例 ,胆囊切除 2例 ,膈肌、脾脏切除各 1例 ;总淋巴结转移率 88 4 % ,围手术期死亡 3例 (4 3% ) ,合并症发生率 14 5 % ,CR组和NCR组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6 9%、39 1%、2 6 8%和 33 4 %、7 4 %、0 (P <0 0 1) ,根治性脏器联合切除组 5年生存率为 34 1%。结论 脏器联合切除术可提高T4期胃癌的
万远廉刘玉村汤坚强汪欣吴涛潘义生黄珊君黄莚庭
关键词:手术治疗手术指征淋巴清扫术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附35例临床分析)
<正>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1983年~2004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外科接受治疗的35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对其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赵宝玉边大鹏汪欣
文献传递
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9年
胃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其重要治疗方案,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较低,而术后癌灶复发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内医学水平不断发展,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得以不断改进,其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长期临床实践表明预防性运用腹腔热灌注化疗可明显降低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率并提高其5年生存率,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总体临床疗效方面的作用明确。本文旨在对中国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王洪波汪欣刘斯王鹏远
关键词: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
精准医疗背景下进展期胃癌抗血管靶向治疗的现状与挑战被引量:8
2020年
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传统的手术和化疗等治疗手段对于晚期胃癌的疗效较差。针对HER-2阳性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取得了一定成功,但由于胃癌患者中HER-2阳性率极低,因此获益患者数量有限。胃癌的血管生成及其相关通路对胃癌的转移、复发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其关键分子的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为提高晚期胃癌疗效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kinase inhibitor,TKI)、单克隆抗体以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等几类,尽管一些TKI的疗效尚不尽如人意,但阿帕替尼和雷莫芦单抗等一系列临床研究表明,抗血管靶向治疗是改善晚期胃癌治疗新的希望。未来可通过二代测序技术探索新的分子靶点,并联合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以及更为精准的个体化治疗进一步改善晚期胃癌抗血管靶向治疗的疗效。
张峻岭汪欣
关键词:胃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化疗
直肠癌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研究直肠癌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nery,IMA)根部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探讨IMA根部淋巴结清扫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5--2008年间接受直肠癌手术并进行IMA根部淋巴结清扫的10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未行IMA根部淋巴结清扫的204例直肠癌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为9.5%(10/105),淋巴结有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20.0%,2/10)明显低于无转移者(76.9%,70/91)(x^2=21.546,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Wald=5.764,P〈0.05)为pT3、pT4,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未分化的直肠癌患者(Wald=7.818,P〈0.05),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IMA根部淋巴结清扫与否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1.3%(72/101)和70.6%(142/2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99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9%(2/105)和7.4%(15/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58,P〈0.05)。结论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并不能提高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但是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率;对于肿瘤浸润深度为T3、T4,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未分化的直肠癌,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降低了局部复发率。
武颖超汪欣刘玉村万远廉黄珊君
关键词:直肠肿瘤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切除术结直肠外科手术
Pyk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研究Pyk2(proline richtyrosinekinase 2)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与胃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 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59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和52例胃癌组织标本中Pyk2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yk2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6. 44% (51 /59),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19. 23% (10 /5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高分化胃癌中表达阳性率为47. 37% (9 /19),而在中、低分化胃癌中表达阳性率为3. 03% (1 /3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yk2表达阳性率在不同TNM分期胃癌中分别为:Ⅰ期66. 67% (6 /9),Ⅱ期30% (3 /10),Ⅲ期3. 45% (1 /29),Ⅳ期0% (0 /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Ⅱ+Ⅲ+Ⅳ)νⅠ,χ2 =15 767,P<0. 05) ]。结论:本研究观察到Pyk2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有表达,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或几乎无表达,并且其表达随着胃癌恶性度和TNM分期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提示Pyk2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郭宏杰汪欣刘玉村万远廉尹洪芳李挺朱静
关键词:PYK2胃癌组织胃黏膜组织癌组织标本高分化恶性度
非编码RNA在结直肠癌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治疗耐药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结直肠癌(CRC)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和第二位。而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等)的应用,仅可以改善部分RAS原癌基因(RAS)野生型/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野生型CRC患者的预后。并且几乎所有开始对抗EGFR治疗敏感的CRC患者,也会在用药后的3~12个月内发展为继发性耐药。非编码RNA(ncRNA)主要包括微小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既往研究表明,ncRNA可影响多种生物学进程,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并与多种药物的耐药密切相关。除此之外,研究结果显示ncRNA在对抗EGFR治疗耐药的CRC细胞中和CRC患者体内存在表达异常的现象。本文将针对miRNA和lncRNA在CRC抗EGFR治疗耐药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探讨miRNA的表达量在预测CRC患者对抗EGFR治疗敏感性中的潜在作用。
张筱倩王金贵文龙陈善稳张峻岭汪欣
关键词:非编码RNA结直肠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耐药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24
2021年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同一手术团队实施的302例行腹腔镜ISR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90例,女性112例,年龄60(14)岁(范围:20~84岁)。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独立样本t检验、U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吻合口漏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完成列线图预测模型的绘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302例入组患者中24例发生吻合口漏,其中A级漏10例,B级漏9例,C级漏5例。吻合口漏相关病死率为8.3%(2/24),吻合口漏相关二次手术率为12.5%(3/24),吻合口漏愈合时间74(58)d(范围:14~180 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吻合口漏发生与性别、术前血白蛋白水平、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及是否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有关(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6.052,95%CI:1.535~23.860,P=0.010)、新辅助同步放化疗(OR=4.098,95%CI:1.318~12.821,P=0.015)、未保留左结肠动脉(OR=16.699,95%CI:3.051~91.406,P=0.001)及未行预防性回肠造口(OR=21.218,95%CI:4.341~103.710,P<0.01)是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40(95%CI:0.766~0.914)。经内部验证,模型的一致性指数值为0.840。结论男性、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术中未保留左结肠动脉及未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是低位直肠癌腹腔镜ISR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刘军广陈贺凯汪欣汤坚强
关键词:直肠肿瘤吻合口瘘统计学
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孤立侧方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孤立侧方淋巴结转移(isolated 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iLLNM)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收治并且施行直肠癌根治术+侧方淋巴结清扫术的4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病理证实侧方淋巴结转移(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LLNM)患者92例。根据有无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将LLNM患者分为iLLNM组(无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n=24)和non-iLLNM组(有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n=68)。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情况(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疾病生存情况(disease-free survival,DFS)。结果407例患者中,男性248例、女性159例;平均年龄为(56.9±11.5)岁;255例(62.7%)接受单侧侧方淋巴结清扫术,152例(37.3%)接受双侧侧方淋巴结清扫术;2例患者于围手术期死亡。92例LLNM患者中,与non-iLLNM组相比,iLLNM组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的患者比例和存在神经侵犯的患者比例均更低(均P<0.05);i LLNM组侧方淋巴结转移均局限于闭孔、髂内淋巴结区域,iLLNM组侧方淋巴结转移数目更少(P<0.05),两组侧方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3年OS率、3年DFS率分别为83%、72%。iLLNM组的3年OS率和3年DFS率均高于non-iLLNM组(OS率,78.6%vs.47.2%;DFS率,65.7%vs.24.9%;均P<0.05)。结论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孤立侧方淋巴结转移患者具有较好的病理特征,对于术前评估无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而怀疑LLNM的患者应积极施行区域侧方淋巴结清扫术,有可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梅世文胡刚邱文龙周思成梁建伟汪欣刘骞汤坚强
关键词: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