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斌
- 作品数:11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痛泻要方对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及抗炎机制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NBS/乙醇灌肠法制备结肠炎大鼠模型,光镜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并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2、IL-10、IL-6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2、IL-6含量均明显升高,IL-10含量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痛泻要方高、中、低剂量组血清IL-2、IL-6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而IL-10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能够通过下调促炎因子IL-2、IL-6的表达,升高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促进抗炎和抑炎因子的平衡,调节肠道异常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反应,修复溃疡,进而防治UC。
- 朱向东王燕段永强李兰珍曹燕飞汪斌
- 关键词:痛泻要方
- 芍药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及血清抗炎和促炎因子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观察芍药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大鼠中10只为空白组,30只采用TNBS/乙醇灌肠法制备UC大鼠模型后分为模型组、芍药苷组及SASP组,光镜观察各组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并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10、IL-6水平。[结果]与空白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2[(43.05±8.42)ng/L]、IL-6[(248.05±46.56)ng/L]含量均明显升高,IL-10[(23.47±7.66)ng/L]含量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芍药苷组血清IL-2[(28.25±1.25)ng/L]、IL-6[(186.56±47.14)ng/L]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而IL-10[(42.29±5.11)ng/L]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芍药苷能够通过下调促炎因子IL-2、IL-6的表达,升高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促进抗炎和抑炎因子的平衡,调节肠道异常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反应,从而修复溃疡。
- 汪斌朱向东段永强李兰珍曹燕飞
- 关键词:芍药苷
- 四神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及血清抗炎、促炎因子平衡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四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机制。方法:采用TNBS/乙醇溶液灌肠法建立UC大鼠模型,光镜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并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6、IL-10、IL-2含量。结果:四神丸可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能明显降低血清IL-2、IL-6含量,升高血清IL-10含量。结论:四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理想,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抗炎因子IL-10和促炎因子IL-6、IL-2的表达,促进其恢复平衡有关。
- 王燕朱向东段永强李兰珍曹燕飞汪斌
- 关键词:四神丸溃疡性结肠炎抗炎因子促炎因子
- 小儿胎生病探赜
- 2011年
- 胎生病是小儿在母体胚胎时期得的病,我国古典医籍对本病早有深刻认识与论述。注重先天,防范后天,防患于未然,胎教等理论组成了中医养胎护胎的理论体系,发扬这些优势与特色有望在胎生病的预防保健方面有所探索与突破。
- 汪斌李兰珍
- 关键词:遗传病
- 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泄泻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对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泄泻进行探讨。方法:将小儿泄泻进行分类。用推拿手法对一名患儿进行治疗,推拿2次/d。结果:患儿按摩一周痊愈。结论:用中医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李学涛汪斌牟慧琴
- 关键词:推拿手法小儿泄泻
- 延髓为命门之探讨被引量:3
- 2012年
- 有关命门的研究历代医家都有不同的见解,如《黄帝内经》的"命门者目也",孙一奎的"命门动气"学说等。众多医家从功能、位置等不同的侧重点论述了命门在机体中的重要性,将这个重要性与延髓的特殊功能相比较,认为延髓很有可能是中医命门之所在。本文就延髓为命门探讨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 汪斌李兰珍
- 关键词:延髓
- 浅论天人合一观在《内经》中的体现
- 2014年
- 《礼记·中庸篇》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表明了我国古代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不是单独以个体存在而是结合在一起的.而这种具体的体现在被誉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的《黄帝内经》中了,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 田常丽汪斌
- 关键词:天人合一《黄帝内经》整体观
- 痛泻要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及血清中相关因子含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及血清中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及痛泻要方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以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法制备UC大鼠模型,同时,痛泻要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原药材11、22、44 g/kg剂量灌胃,SASP组按0.3 g/kg剂量灌胃,灌胃体积均为10 mL/kg,空白组、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3周。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并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4水平。结果 HE染色显示,各治疗组结肠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改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IL-4含量显著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痛泻要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降低,而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痛泻要方通过下调促炎因子IL-lβ、TNF-α的表达,升高抗炎因子IL-4的表达,调节肠道异常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反应,修复溃疡,进而防治UC。
- 朱向东李兰珍段永强曹燕飞汪斌
- 关键词:痛泻要方溃疡性结肠炎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4
- 黄褐斑病因探赜被引量:11
- 2014年
- 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复杂,至今真正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南宋陈言据张仲景"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论点,结合临床实践与《内经》有关论述,将病因归纳为三大类:内因;外因;不内外因。本文就黄褐斑其发病病因作一概述。
- 田常丽汪斌
- 关键词:黄褐斑病因
-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动态表达规律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4的动态表达规律。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乙醇组10只,模型组40只(3、7、14、21 d各10只),采用TNBS/乙醇灌肠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于制模后3、7、14、21 d 4个时间点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β、TNF-α、IL-4水平,光镜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并评分。结果制模后3 d大鼠结肠出现炎症和溃疡,且随着时间推移而加重,7~14 d溃疡和炎症最为严重,21 d溃疡和炎症已经有所修复。模型组各时间点大鼠血清促炎因子IL-1β、TNF-α均高于空白组和乙醇组,抗炎因子IL-4水平均低于空白组和乙醇组,以7 d和14 d升高或降低更为显著(P<0.05、P<0.01);7、14 d组与3d组比较,IL-1β、TNF-α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而IL-4水平进一步降低(P<0.01);21 d组与7、14 d组比较,IL-1β、TNF-α水平下降,而IL-4水平则升高(P<0.05)。结论促炎因子IL-1β、TNF-α和抗炎因子IL-4在UC发病中起重要作用,UC的发病及严重程度与促炎因子IL-1β、TNF-α、IL-4的动态表达及失衡密切相关。
- 朱向东曹燕飞王燕汪斌段永强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