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圣祥

作品数:84 被引量:1,226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9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4篇水稻
  • 15篇栽培
  • 12篇野生
  • 12篇野生稻
  • 12篇栽培稻
  • 9篇育种
  • 7篇稻种
  • 7篇杂交
  • 7篇种质
  • 6篇性状
  • 6篇旱稻
  • 5篇电镜
  • 5篇电镜观察
  • 5篇选育
  • 5篇籼稻
  • 5篇微卫星
  • 5篇微卫星标记
  • 5篇粳稻
  • 5篇基因
  • 4篇等位

机构

  • 75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中国农业大学
  • 8篇国际水稻研究...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水稻研究...
  • 3篇浙江省安吉县...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西安近代化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马鞍山钢铁股...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省文物考...

作者

  • 83篇汤圣祥
  • 35篇余汉勇
  • 30篇魏兴华
  • 20篇王一平
  • 20篇袁筱萍
  • 14篇闵绍楷
  • 12篇江云珠
  • 11篇徐群
  • 5篇张文绪
  • 5篇张云康
  • 5篇李自超
  • 5篇裘宗恩
  • 4篇张洪亮
  • 4篇蒋玉铭
  • 3篇余柳青
  • 3篇倪树标
  • 3篇罗玉坤
  • 3篇曹永生
  • 3篇王美兴
  • 3篇王象坤

传媒

  • 2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8篇中国稻米
  • 11篇作物学报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世界农业
  • 3篇浙江农业学报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杂交水稻
  • 2篇第一届全国野...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农村生态环境
  • 1篇Journa...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中国种业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农业考古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10篇1998
  • 11篇1997
  • 5篇1996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生物多样性稳定控制水稻病虫害被引量:30
1999年
汤圣祥丁立王中秋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稳定控制生物多样性
中国地方稻种资源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被引量:139
2003年
以国家品种资源库编目入库的中国地方稻种资源 5 0 5 2 6份的 2 6个数量和质量性状为基本数据 ,研究了中国地方稻种资源的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 ,包括分组原则、组内取样比例和组内取样方法。分组原则为按丁颖分类体系、按中国稻作生态区划、按中国稻作生态区内分籼粳两亚种、按中国行政省或自治区、按中国行政省或自治区内分籼粳两亚种、按单一性状等分组和不分组的大随机 ;组内取样量按组内个体数量的简单比例、平方根比例、对数比例和多样性指数比例确定 ;组内取样采用随机方法。应用遗传多样性指数、表型方差、表型频率方差、变异系数和表型保留比例等 5个参数来检验各取样策略所得的核心种质。结果表明 ,以丁颖分类体系分组、按平方根或对数比例在组内随机取样的策略为中国地方稻种核心种质初级样品的可行策略。在初级核心种质取样量上 ,以计算机提取 6 % ,加上人工定向取样增加优异种质和极值材料约 2 % ,使初级核心种质总数达 4 0 0 0份 ,约占总资源的 8%。
李自超张洪亮曹永生裘宗恩魏兴华汤圣祥余萍王象坤
关键词:地方稻种核心种质稻种资源
巴西陆稻IAPAR9的引进评价和利用被引量:9
1997年
余汉勇汤圣祥朱新华江云珠
关键词:陆稻巴西陆稻IAPAR9
中国粳稻地方种资源核心样品的构建方法研究被引量:30
2000年
以《中国稻种资源目录》中的 16 791份中国粳稻地方种为材料 ,根据完全随机、变种类型 (丁颖分类法 )下随机和系统聚类 3种取样方法和 4种核心样品规模 (12 .5 %、10 %、7.5 %和 5 % )设计 12个核心样品 ,以 8个编目性状的平均数变幅、方差和变异系数加以评价。结果表明 :(1)变种类型下系统聚类取样方法是构建中国粳稻地方种资源核心样品的适宜方法 ;(2 )样品规模 5
魏兴华汤圣祥余汉勇江云珠裘宗恩
关键词:水稻粳稻
不同地理来源旱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3
2007年
用38对SSR引物对144份不同地理来源的早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37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3.6个,等位变异范围2~9。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e)在0.440(RMl62)~0.854(RM335)之间,平均O.598。早稻种质资源亚种问SSR多样性差异明显,籼稻的等位基因数目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Na=3.5,胁:0.558)明显高于粳稻(Na=3.2,He=0.415)。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以亚洲最高,非洲最低,亚洲其他国家(He=O.594)〉中国(He=0、593)〉南美(He=0.545)〉非洲(He=0.512)。AMOVA分析表明,早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亚种内(占总变异的76.3%),亚种间遗传分化极显著。系统聚类能较好地区分籼粳亚种,但不能区分地理组。早稻种质资源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水稻节水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条件。
王一平魏兴华华蕾袁筱萍余汉勇徐群汤圣祥
关键词:SSR
中国台湾栽培稻种质资源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被引量:8
2005年
分析了中国台湾省 1 591 份亚洲栽培稻 14 个等位酶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酶谱(Pgi1、Pgi2、Amp1、Amp2、Amp3、Amp4、Sdh1、Adh1、Cat1、Icd1、Est1、Est2、Est5 和 Est9)。结果表明,被检测的台湾稻种含有 47 个等位酶等位基因,占亚洲栽培稻该类等位酶己鉴定出的60个等位基因的78.3%,其等位基因频率变幅为0.001 ̄0.997,基因多样性指数(Ha)变幅为0.006 ̄0.585。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Ht)和平均多态性指数(DP)分别为0.239和18.3%。基因频率低于 0.05 的等位基因共 24 个,占 51.1%;基因频率在 0.05 ̄0.95 的 18 个,占 38.3%;基因频率高于 0.95的有 5 个(Amp1-1、Adh1-1、Icd1-1、Est1-1 和 Est5-1)。1 591 个台湾品种共有 182 种等位酶基因型,且等位基因 Est9-null 仅存在于 3 个台湾品种中。遗传分化系数(Gst)和聚类分析表明,台湾品种在 Amp2、Cat1、Pgi1、Est2 和 Pgi2 的基因位点上出现了明显的籼粳差异。台湾栽培稻具有较丰富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是中国栽培稻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汤圣祥魏兴华江云珠余汉勇王一平袁筱萍
关键词:稻种等位酶亚洲栽培稻籼粳等位基因PGI2
水稻品种改良技术讲座(6)──水稻杂种优势利用被引量:3
1997年
闵绍楷汤圣祥
关键词:水稻杂种优势
中国水稻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及其近50年变化趋势被引量:103
2006年
利用36个微卫星标记和42个表型性状对453份选育品种进行分析,研究中国水稻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地理分布及其近50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微卫星标记和表型性状分析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籼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大于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一直下降,80年代降低到最低水平,90年代又有显著提高;在地理上华中稻区的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最大,东北稻区和西北稻区遗传多样性最小.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江西和西南地区的四川等地是中国水稻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最大的地区.东北地区作为重要的粳稻生产基地,遗传基础非常狭窄,应该发掘新的种质资源拓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齐永文张冬玲张洪亮王美兴孙俊立廖登群魏兴华裘宗恩汤圣祥曹永生王象坤李自超
关键词:水稻选育品种表型性状
不同品种及有关外因对水稻纹枯病抗性的影响被引量:40
2004年
选择 9个具不同纹枯病抗性的水稻品种 ,采用 3个纹枯病菌株和 2种接种方法 ,在 2个生长季进行水稻品种纹枯病抗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生长季、接种方法和菌株极显著地影响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反应 ,其中 ,以生长季因子的效应最大。不同接种方法对水稻纹枯病发病程度的影响因生长季的不同有所变化。不同品种在同一生长季、接种方法和菌株条件下 ,抗性反应存在极显著差异。在本试验中 ,籼稻品种“白叶秋”在 2个生长季、2种接种方法和 3个菌株接种条件下表现了较稳定的纹枯病抗性 ,可作为纹枯病抗性种质用于水稻抗病育种。
袁筱萍魏兴华余汉勇王一平汤圣祥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抗性综合评价生长季接种方法
辐射诱变育种被引量:20
1997年
闵绍楷汤圣祥
关键词:水稻辐射育种诱变育种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