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源锋
- 作品数:19 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疼痛被引量:6
- 2022年
- 目前研究表明,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同时或后期出现头痛、腹痛、关节痛、肌痛、骨痛和或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相关症状。为了加强疼痛科医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疼痛的认识,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疼痛的诊断水平和完善相关治疗方案,本文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疼痛的发病率、可能机制和影像学表现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有效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疼痛提供参考。
- 解小丽林永健李斌飞苏圣贤林志光杨源锋GONG Jason
- 关键词:疼痛新型冠状病毒
- 21G针头引导下单次腰麻的体会
- 2013年
- 目的:探索21G针头引导下单次腰麻的优势和操作要领。方法:回顾分析50例21G针头引导下的单次腰麻操作。结果:50例操作中,2例因进针顶到骨质而改变穿刺方向,其余均成功穿刺,腰麻效果好,符合手术要求,术后无头痛和腰背痛。结论:21G针头引导下行单次腰麻操作简便、创伤小,值得推广。
- 杨源锋李斌飞张志刚
- 关键词:腰麻
- 盐酸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剖宫产术后血清TNF-α、SP表达及VAS评分的影响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究盐酸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剖宫产术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物质(SP)表达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4月至2019月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行剖宫产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5例。其中研究组给予盐酸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注射。比较2组气管导管拔管后6(T1)、12(T2)、24 h(T3)镇痛效果;观察2组手术开始切皮时麻醉平面、麻醉初始平面;比较2组麻醉前(t1)、切皮后10 min(t2)、气管导管拔出后10 min(t3)时血清因子水平[TNF-α、白细胞介素-6(IL-6)、SP],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术后6、24 h时镇静评分(Ramsay)、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 T1时,2组VAS评分基本维持在3分以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开始切皮时麻醉平面、麻醉初始平面较对照组均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1时TNF-α、IL-6、S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研究组TNF-α、IL-6、S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2组患者IgG、IgM、Ig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研究组IgG、IgM、Ig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2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研究组Ramsay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生1、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超前镇痛用于剖宫产镇痛效果明显,可有效缩小麻醉平面,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改善镇静状态,且不会对新生儿身体状况有影响。
- 苏圣贤解小丽林志光杨源锋
- 关键词:超前镇痛镇痛效果新生儿评分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方法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与分析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输液港植入术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进行诊断,对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的形成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00例患者中,有213例出现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占比42.6%(213/500),其中体内导管广泛性纤维蛋白鞘形成15例、体内导管弥漫性纤维蛋白鞘形成26例、体内导管末端局部纤维蛋白鞘形成172例。经尿激酶溶鞘治疗后,体内导管广泛性、弥漫性以及局部纤维蛋白鞘形成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0、100%(26/26)、100%(172/172)。结论: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可采用DSA进行有效评估,而经尿激酶溶鞘治疗后能够达到显著效果,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 凌泉陈勇李斌飞杨源锋林志光
- 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 术前镇静药对老年患者NI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术前镇静药对老年患者Narcotrend指数(NI)的影响。方法行宫腔镜检查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M组)、鲁米那组(L组)和对照组(C组)3组(n=20),术前30min肌肉注射咪达唑仑2mg(M组)、鲁米那0.1 g(L组)和生理盐水0.5 ml(C组),麻醉诱导用药为静脉注射芬太尼0.1 mg,丙泊酚靶控输注血浆效应室浓度为2.5-3.5μg/ml。术中持续泵入丙泊酚,术毕迅速停药。分别记录患者入室时(T1)、麻醉诱导后(T2)、手术开始时(T3)和苏醒时(T4)的NI、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麻醉停药到苏醒的时间。结果在T1时间点,M组和L组的NI、HR、MAP比C组的NI、HR、MAP数值小(P〉0.05)。在T2、T3、T4 3个时间点,3组的NI、HR、MAP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麻醉停药到苏醒的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使用不同镇静药(咪达唑仑和鲁米那)可降低老年患者的NI数值。
- 刘瑾杨源锋李斌飞秦莹
- 关键词:镇静药老年患者NI
- 不同颈内静脉穿刺点的选择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7年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输液港)是一种完全埋藏于皮下且长期留置于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特别适用于肿瘤患者。输液港植入术多选择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有研究推荐中位穿刺点(环状软骨水平)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1]。随着超声引导技术的临床应用,经低位穿刺点(锁骨切迹上2cm)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的优势逐渐显现。
- 陈勇李斌飞凌泉杨源锋林志光
- 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静脉穿刺点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颈内静脉穿刺长期留置
-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分析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86例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既可改善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又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林志光苏圣贤解小丽杨源锋李斌飞
- 关键词:脊髓电刺激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评价
- 2021年
- 评价对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应用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的疗效。方法:研究开展时间是2019年11月到2021年2月,将该阶段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纳入到研究中,共60例,以掷骰子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与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睡眠质量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更高;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睡眠质量评分与疼痛评分均下降,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下降幅度均更大;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应用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的疗效确切,能够使其症状缓解,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提高其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杨源锋苏圣贤解小丽林志光
- 关键词: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疼痛情况
- 超声在椎管内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4年
- 背景超声成像技术是一种可视化技术,已逐步应用于椎管内麻醉。目的介绍超声应用于椎管内麻醉的特点和优势,并对目前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内容阐述脊柱的超声图片、超声的应用步骤、超声应用的优势、实时超声的应用和超声在小儿的应用。趋向超声用于椎管内麻醉是很实用的,它使得椎管内麻醉能更安全准确的实施。
- 杨源锋李斌飞张志刚
- 关键词:超声椎管内麻醉
- 脊髓电刺激和神经阻滞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比较脊髓电刺激和神经阻滞以及二者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接受带状疱后遗疹神经痛治疗的2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患者病史,收集其基本信息,并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脊髓电刺激治疗组(79例)、神经阻滞治疗组(85例)、脊髓电刺激和神经阻滞联合治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57例)。每组再根据年龄是否超过65岁,细分为低年龄亚组和高年龄亚组。电话随访患者,记录患者术后12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经3种方法治疗后,患者第1、3、6以及12周的VAS评分和PSQI评分均显著性降低(P<0.05);且低年龄组降低的程度显著大于高年龄组(P<0.05)。在3种方法治疗期间,患者均出现轻微且相似的不良症状。结论脊髓电刺激、神经阻滞及联合治疗均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良好的缓解作用,联合治疗能快速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因此,从远期效果来看,联合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解小丽苏圣贤林志光杨源锋
- 关键词:脊髓电刺激神经阻滞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