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美

作品数:50 被引量:185H指数:8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切除
  • 13篇肿瘤
  • 11篇再灌注
  • 11篇缺血
  • 11篇灌注
  • 11篇肝切除
  • 10篇肝癌
  • 9篇切除术
  • 9篇外科
  • 9篇静脉
  • 8篇再灌注损伤
  • 8篇缺血预处理
  • 8篇门静脉
  • 8篇灌注损伤
  • 8篇肝脏
  • 8篇肝肿瘤
  • 7篇肝切除术
  • 6篇手术
  • 6篇缺血再灌注
  • 6篇肝硬化

机构

  • 49篇徐州医学院附...
  • 4篇徐州医学院
  • 4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 1篇沛县中医院

作者

  • 50篇李文美
  • 18篇李向农
  • 12篇杨小勇
  • 10篇侍阳
  • 7篇路逵阳
  • 5篇温泉
  • 5篇史卫海
  • 4篇沈士刚
  • 4篇宋军
  • 4篇刘斌
  • 3篇陈治平
  • 3篇陈闯
  • 3篇邹晓明
  • 3篇王人颢
  • 3篇陈坚
  • 3篇丁志龙
  • 2篇任泽强
  • 2篇邝耀麟
  • 2篇张冲
  • 2篇戎亚雄

传媒

  • 13篇徐州医学院学...
  • 10篇中国普通外科...
  • 6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普外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6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脾切除(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和开腹脾切除(open splenectomy,OS)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LS术20例和OS术21例治疗HS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 d血红蛋白升高量、术后3 d红细胞的升高量。结果:41例手术均获成功,LS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3 d血红蛋白升高量、术后3 d红细胞的升高量与O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HS,LS的近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OS,是一种具有安全有效、微创、恢复快等优点的手术方式。
陈宝鹤杨小勇李文美
关键词:腹腔镜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缺血预处理对肝硬化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对肝硬化大鼠的肝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复制的肝硬化大鼠及肝部分I/R损伤模型,分别比较肝缺血45min后,再灌注0,1,24h,缺血预处理(IP组)和非预处理(NIP组)大鼠的肝功能(AST,ALT,LDH)、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ATP含量及组织学变化。结果肝缺血45min未作再灌注时,IP与NIP组比较,各项检测指标,除LDH外,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肝缺血再灌注1h和24h后,IP与NIP组比较:血清AST,ALT,LDH活性(AST,nkat.L^(-1),48±12 vs 71±20,P<0.05和17±5 vs33±7,P<0.01;ALT,nkat.L^(-1),13.5±3.1 vs 35.2±8.5,P<0.01和5.8±1.6 vs 8.8±2.1,P<0.05;LDH,nkat.L^(-1),119±26 vs 264±70,P<0.01和39±9 vs 54±13,P<0.05)与肝组织MDA含量(μmol.g^(-1),4.4±0.6 vs 5.3±0.7和4.6±0.4vs 5.4±0.7,P<0.05)明显降低,而肝组织SOD活力(knu.g^(-1),152±15 vs 133±14和154±10 vs 138±11,P<0.05)与ATP含量(μg·g^(-1),396±92 vs 229±87,P<0.01和544±94 vs375±104,P<0.05)显著提高,肝I/R损伤的组织形态学表现亦明显减轻。结论 IP在肝硬化大鼠肝缺血后再灌注时对肝I/R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李文美陈坚路逵阳
关键词:肝硬化病理学再灌注损伤缺血预处理
肝内胆管癌与肝细胞癌临床特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ICC)的临床特征,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42例经病理证实的ICC患者(ICC组)及80例肝细胞癌(HCC)患者(HCC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与HCC组比较,ICC组组内无性别差异(HCC组男性多于女性);既往或现有合并胆石症的例数增加,且结石与瘤灶多位于同一侧肝脏;HBs Ag与AFP阳性率及检测值均明显降低,但CA19-9阳性率与γ-GT增高比率及检测值均明显升高;影像学检查更多显示有腹腔淋巴结肿大、胆管结石、肿瘤周围胆管扩张及肝包膜凹陷征或肝叶萎缩的特点;术前误诊率较高、组织学上细胞分化较差、腹腔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手术方式更多采用肝脏病灶切除加腹腔淋巴结清扫,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CC具有一定的不同于HCC的临床特征,通过提高对ICC的认识,可减少其误诊、误治。
杭轶杨小勇李文美
关键词:胆管肿瘤
大鼠30%小体积肝移植模型两种切肝方法的比较
2011年
目的探讨建立理想的成功率较高的大鼠30%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可靠方法。方法采用改良"二袖套法"非动脉化法建立大鼠30%小体积肝移植模型。实验组分为两组:A组,右叶+三角叶+尾状叶做供肝的30%小体积肝移植组,共40例;B组,中叶做供肝的30%小体积肝移植组,共40例。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和术后3 d生存率。结果 A、B组切肝时间分别为(11±3)、(14±3)min,P<0.01;术后发生肝后下腔静脉狭窄分别有2例、8例,P<0.05;术后3 d生存率分别为53%(21/40)、40%(16/40),P>0.05;断面出血、胆漏和感染的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技术改良,可以以右叶+三角叶+尾状叶为供肝建立稳定的大鼠30%小体积肝移植模型。
宋军丁志龙徐为李文美李向农王学浩
关键词:肝移植小体积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例被引量:3
2011年
患者女,54岁。因右上腹不适20余天入院。体检:腹部平软,无明显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肝区轻度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腹部CT检查示:(1)肝脏右叶稍低密度影,范围约5 cm×6 cm,性质待定;(2)胆囊结石。γ-谷氨酰转肽酶(GGT)60 U/L,
邹晓明侍阳李文美
关键词: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病例报告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15-脱氧前列腺素J2对小移植肝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对小移植肝大鼠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0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1)15d—PGJ2预处理组;(2)15d—PGJ2+GW9662组;(3)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检测术后6、24、72h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检测术后24h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检测肝组织中髓性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反映中性粒细胞的浸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观察术后24h光镜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NS组和15d—PGJ2+GW9662组比较,15d—PGJ2预处理组术后6、24、72h血清ALT和AST水平明显降低(P〈0.01);术后24hSOD活性明显升高而MDA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组织中TNF-α含量及MPO活性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显示:NS组和15d—PGJ2+GW9662组术后24h,表现为明显的肝细胞空泡变性,肝窦扩张,炎症细胞浸润;15d—PGJ2组较其他两组肝组织损伤轻微。结论PPARγ激动剂15d—PGJ2对小移植肝术后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及减轻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宋军徐为丁志龙李文美李向农王学浩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肝移植再灌注损伤
肝缺血再灌注后肝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肝脏缺血再灌注(I/R)后肝内分流(IHSF)和功能性肝血流(FHBF)的变化。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 2只,作右侧颈动脉、颈静脉插管;开腹后,经回结肠静脉作门静脉插管,分别用以输血、输液、给药、留样、检测等。大鼠经部分肝I/R制模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1)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术中只分离肝周围韧带,不作肝门阻断及再灌注。(2)缺血再灌注组(I/R组,实验组),进行4 5 m in的肝门阻断及6 0m in的再灌注。然后两组均经门静脉输注D-山梨醇(1 0mmol/L,0.2mL/m in),2m in后同时取颈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血各1mL。测定门静脉血流量(PVF)、肝动脉血流量(HAF)。计算肝脏山梨醇摄取率、FHBF和IHSF。结果两组PVF,HAF及总肝血流量(THBF)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比较,I/R组肝脏山梨醇摄取率和FHBF减少,IHSF增加(P<0.0 1)。结论肝I/R后,肝内血流动力学变化表现为肝内门-体分流开放,功能性肝血流减少。
侍阳李向农李文美丁伟
关键词:肝缺血
入肝血流半肝阻断与全肝阻断在肝脏手术中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入肝血流半肝阻断(half—hepatic vascular exclusion,HVE)是肝切除时仅阻断病侧半肝人肝血流,不阻断健侧的方法。门静脉淤血是导致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乃至死亡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探讨了HVE法和Pringle法在肝切除后肝功能恢复方面的优劣及其原因。
康复笑李文美何长青陈闯贾高磊张昌稳张冲
关键词:入肝血流肝脏PRINGLE法肝切除后门静脉淤血
肝癌切除联合门静脉、肝动脉置泵化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联合门静脉、肝动脉置泵化疗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1998年3月至2002年3月采用肝癌切除63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24例仅行肝癌切除,Ⅱ组39例肝癌切除时联合门静脉、肝动脉置泵化疗,58例获随访。结果 5例手术后3个月内死于肝肾功能衰竭,53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2,3年复发率和生存率据统计学检验,Ⅱ组的手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Ⅰ组(P< 0.05),Ⅱ组的手术后生存率明显高于Ⅰ组(P<0.01)。结论肝癌切除联合门静脉、肝动脉置泵化疗, 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杨玉国蔡敬国马元华刘加升李文美
关键词:肝肿瘤门静脉插管肝动脉插管化疗
胆石性胰腺炎后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探查指征探讨被引量:4
2006年
胆石性胰腺炎(gallstone pancreatitis,GP)是由于胆石-过性或持续性梗阻于Vater壶腹部所致,保守治疗后的复发率较高;因此在适当的时机应及时切除胆囊,并清除胆管内可能存在的结石,以防病情复发,传统的观点认为GP后行胆囊切除时应行胆总管切开探查,近年来根据术前术中的检查,
刘斌王人颢李文美任泽强李向农
关键词:胆结石胰腺炎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